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辽宁本溪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中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包(zhā) 袅(nuó) (hùn)沌 (qū)曲折折

    B.敛(jù) (qián)诚 (jiā)被 百(gě)争流

    C.执(niù) 木(nè) (yùn)帖 一(chuán)破屋

    D.(duó)步 装(zháo) 忸(ní) (kē)磕绊绊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赂者赂者丧                      加之师旅

    B.后人哀之不鉴之                    源不深望流之远

    C.构怨诸侯                          西取由余

    D.庖丁文惠君解牛                    朝歌夜弦,秦宫人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是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的作品,是《楚辞》的代表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它与《木兰诗》齐名,它们合称为“乐府双璧”。

    D.《归园田居》共有五首,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A.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B.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任中国工程院院长4年,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一整套增选制度以及实施办法,保证了增选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

    C.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世界影都洛杉矶。

    D.中国画的发展,无论是技法变化上还是美学思想上,中国传统哲学都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天人合一”等哲学观点。

  •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望梅止渴、虎踞龙蟠、刮目相看、乐不思蜀、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皆出自《三国演义》。

    B. 《三国演义》写刘备在赤壁之战前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这也是刘备得民心的重要原因。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刘备家后园桃园结义之后,一直亲如手足,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

    D. 《三国演义》写官渡一战,曹操大战袁绍,初大败,后守官渡月余,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欲弃官渡退回许昌,是郭嘉建议他继续留守官渡,相机而动。

    E. 《三国演义》中写官渡一战,袁绍大败,后悔未听田丰之言,沮授诬陷他说:“丰在狱中闻主公之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所料!”袁绍因而怒杀田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旧事土黄

    孙君飞

    那年冬天,父亲一声不响地递给我一把镰刀,磨出宽大刀刃。我说有割草的镰刀,也刚刚磨过。父亲说不是叫我割牛吃的草,而是荒地里的草。我仍旧不懂,父亲终于说,他要开一片荒地,种黄豆油菜芝麻瓜果蔬菜……荒地里槐枝上的刺生得泼辣,艾蒿人高马大,刺蓟密密麻麻,真乃一块荒蛮宝地。父亲一扭身,“刺刺啦啦”地割起来。我掂着镰刀,却怎么也钻不进去。刚一探手,刺蓟一下子刺中我,疼得我“咝咝”地吸溜了几声。父亲放倒的艾蒿很整齐,我做不到,速度却要跟上。两张镰刀在灌木丛里撒欢,它们的声音一个老辣,一个生猛,谁也不服谁。草汁溅到衣服上,不怕,这件衣裳早就五颜六色。十根手指头一会儿工夫变成青黑色。碰到槐刺,不得不小心,但还是扎中手指手背胳膊。父亲割刺槐也如割小麦,一直弯腰不直腰,茶不喝,烟也不抽,汗水太旺,如刚洗过头,脊梁上的衣裳湿透一大片。我们一直割到天黑,一直不搭话。我骨头发软、肌肉发酸,父亲拿毛巾擦脸,眼睛里的光竟还熊熊骇人。收工前,他收回我的镰刀,我心里一紧:他担心我累得提不动一把缺口的镰刀?

    听母亲说,她在父亲的手上挑出七根槐刺。我自己给自己挑,只挑出一根。我出门上学,一周回家一趟,弟弟们还小,母亲要忙其它庄稼活和家务,开荒地的事情全交给父亲……又听母亲说,黄牛刚下荒地,还没动犁,就高亢地哞叫起来。荒地的坚硬父亲早已料到,草根草须在土里面编织成实心的巢,他也早已料到。然而只见黄牛的脖子忽一抖,皮褶子像拉开的手风琴眨眼间折叠起来,隆出一个大包,还没等吆喝出第二句,人和黄牛的步伐还没有迎合上,便听到一声脆响,半截入土的犁铧竟然折断了,这是父亲万万料不到的。父亲带回折断的犁铧,黄牛也拴回牛屋,只扛了镢头、锹锨出来。

    母亲没有讲述父亲是怎样全靠人力开荒的,我也不愿想,想出来的劳动场面又有什么意思?我从学校回家,第一眼要看的就是父亲开的荒地。他基本上完工了,简直是个奇迹!荒地里的料姜石,他全拣出来放在地边,给荒地镶上一道辉煌的金边。荒地里的土一锨一锨翻成倒扣的瓦片状,等北风再吹吹寒冷和厚雪再冻冻,它们就容易敲成碎块,种黄豆会肚子圆,种油菜会满身黄,种萝卜也会婴儿肥吧。父亲回到家,我看到他瘦了整整一圈,身板还结实,眼睛里发红,不知道是疲惫还是满足。他不说话,也不笑,跟往常一样,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多年以后,我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中读到一段话:“我看着他(父亲)把镢头举过头顶,镢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镢刺儿就似乎差一点儿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父亲那由直到弯的腰骨,这时会有一种柔韧的响声,像被奔跑的汽车轧飞的砂粒样,从他那该洗的粗白布的衬衣下飞奔出来……(他)将双手卡在腰上向后用力仰几仰,让弯久的累腰响出特别舒耳的几下嘎巴嘎巴的声音,再半旋身子,找一块高凸出地面的虚土或坷垃,仰躺上去,面向天空……”我脑袋里嗡的一声,不由眼热心跳,暗暗叫起来:这个开荒的父亲不也活脱脱是我的父亲吗?我想不出的开荒场面,阎连科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来了。他们的土地是黄色的,我们的土地也是黄色的,里面都有料姜石;他们需要开荒,我们也需要开荒,开荒的父亲简直就是同一个父亲啊。不同的是他们的荒地最后收归公有,我家的荒地则一直属于自家,种出圆滚滚的黄豆,炒熟后丢嘴里咬烂嚼碎,虽不耐饥,但那焦脆油香味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片荒地并不能改变我家的命运,但父亲母亲毕竟用黄豆油菜芝麻的颜色覆盖了它的土黄和荒蛮……

    (选自2015年5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旧事土黄”为题,给“旧事”涂上土黄的颜色,为全文蒙上一层怀旧色彩。

    B. 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两张镰刀的描写,生动表现了父子二人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C. 第二段中,父亲没有料到犁铧会折断,这表明父亲对开荒的困难估计还是有所不足。

    D. 文中几次写到母亲,主要是通过母亲来正面描写父亲开荒的艰难,与前文的割草场面相互映衬。

    2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3文章第四段写到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有何用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2)《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

    (3)《离骚》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此时心情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上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

    (5)《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

    (6)《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语句是________

    (7)《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2)《念奴娇·过洞庭》上阕写月下洞庭与天地一片澄清的诗句是“________”。下阕中作者“_________”的胸怀,与之气象交融、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____”化用典故哀叹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

  •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____________,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史记·鸿门宴》)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扬文字,_____。(《沁园春·长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能保持宽厚,不能克制欲望,就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能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的。

    (3)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____________”;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__________”,要赏罚得当。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 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该物,点明时间。

    B. “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 “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D.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王欲召信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王问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见人喑呜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爵者,印刓敞,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诫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留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B.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C.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D.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欲召信拜之”的“拜”与后文“当封爵者”的“封”都是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B.斋戒是指祭祀或行大礼前举行的仪式,沐浴更衣、不吃辈、不喝酒等,以示虔诚。

    C.坛场是指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文中即指此意。

    D.武关,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因得不到汉王刘邦的重视而离开,经萧何的荐举刘邦同意重用。各位将领得知汉王将要设坛拜将的信息很高兴,都以为有可能是自己。

    B.韩信问刘邦军事实力与项羽相比谁强,刘邦回答说不如,韩信也认为不如。接着替刘邦分析项羽的诸多弱点,是让刘邦增强战胜项羽的信心。

    C.韩信认为刘邦如果针对项羽的弱点反其道而行,任用武勇,封赏功臣,将无所不诛,无所不服;率义兵而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将所向无敌。

    D.韩信认为秦地三个王深受秦地百姓痛恨,因为他们部下士卒遭到项羽坑杀他们却做了王。刘邦到了秦地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得到百姓拥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2)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

    【5】韩信为刘邦分析项羽“其强易弱”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语。而在2011年,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却向教育部建议:我建议高中之前,除数学外,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程。2021年4月,一篇名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文章引发热议,文章希望能够提高理工科学生的比重,因为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班会课要举行“文理之争”的讨论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发言,谈谈你的看法和见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