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泸州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C. 卒不起意   D. 长乐王回深父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

    B. 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兵刃接   既:已经

    C. 追亡逐 北:北边的军队 斩木为兵,竿为旗  揭:举起

    D. 申之以孝之义 悌:敬爱兄长 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假如

     

  • 4、下面对“使”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使辙交驰 使:让。   B. 而不在使者之目 使:出使。

    C. 使来者读之  使:让。   D. 使遇哨 使:假使。

     

  • 5、下列各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弟为“悌”。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中的“冠者”为二十岁以上的成年男子,“童子”为未成年的少男少女。

    C.元杂剧中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比如《窦娥冤》第三折的宫调是“正宫”,“端正好”“滚绣球”是曲牌名。杂剧中角色有旦、末、净等,比如监斩官的角色是外末,窦娥的角色是正旦,蔡婆的角色是卜儿。

    D.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剧作家。代表作有《日出》《原野》《北京人》《茶馆》等。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堪称国粹。在泱泱中华五千年璀璨而辉煌的文化殿堂中,中国诗歌创造了众多的体裁,有诗经体、骚体、乐府、格律诗、白话自由诗等。可以说,一部诗歌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

    诗为史,好诗必然得到世间的崇敬和传承。古往今来的好诗,往往是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高度统一。在卷帙浩繁的中国诗典里,诗人们真切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真实记载世间的百态万象,既有歌颂,也有批判,既有抒情,也有叙事,既简练精粹,又深邃隽永,既明白易懂,又朗朗上口,既是润物无声的甘霖、又是激人奋进的鼙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坛呈现新气象,许多诗人积极探索诗歌创新,好的诗歌也时而涌现,新诗创作成就毋庸置疑,但是,曾几何时,诗歌却逐渐淡出公众的阅读视野,诗歌的繁盛已经是“故事”。认真观察当今的中国诗坛,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诗歌已没有昔日的风光,诗歌也没有热闹的阅读市场;写诗的竟比读诗的多,一边是诗人们的自我陶醉;一边是人们对诗歌的不屑一顾、敬而远之!

    为什么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诗歌没有很好地为之歌唱反而在迅速衰落?

    这里有种种原因,但窃以为“三不到位”是重要症结之一:理论研究不到位、指导引导不到位、规范不到位。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直以来,有关方面还没有对新诗的继承与创新,对新诗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对新诗作者的培养和提升等问题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不仅如此,有的报纸杂志和文学教授还对诗歌的这种衰落现象推波助澜,他们对诗歌不做科学的批评,只有无原则的吹捧;一些诗歌编辑喜欢编发云遮雾罩、高深莫测的诗作;有些大学“权威”教授还一味推崇西方诗歌这个“流”、那个“派”,怂恿一些诗人尤其是年轻诗歌作者迷失历史担当、远离实际生活,把中国诗歌特有的传统和精华抛到九霄云外,固执地陷在所谓的后现代的怪圈旋涡之中不能自拔。

    在中国当代诸多文体中,为什么新诗下滑衰败最为严重?一言以蔽之,是诗歌偏离了时代,偏离了社会,偏离了人民大众;诗歌自然被小众化和边缘化!

    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重振诗歌雄风十分必要。让中国诗歌走出困境,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诗体,刻不容缓。那么,诗歌路在何方?

    1957年1月14日,毛泽东约臧克家和袁水拍谈诗:“新诗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一方面要继承优良诗歌的传统,包括古典诗歌和五四以来革命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要重视民歌。诗歌的形式,应该是比较精炼,句子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也就是说具有民歌的风格。”鲁迅说到诗歌创作一针见血:“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还告诫青年作者“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对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这些论述无疑是真知灼见。纵观我国诗歌发展史,以胡适倡导“五四”白话新诗为开端,中国新诗至少有过30年的探索和创造。尽管有了基本成型的新诗形态,但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探索和创新。

    今天我们何以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我认为,还需老老实实地走到毛泽东、鲁迅所指出的诗歌发展正路上去,通过古典诗词、民歌和“五四”以来自由诗的“三结合”产生新体诗歌。要坚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在内容上,新诗需担当时代和社会责任,多反映现实生活,为人民鼓与呼,敢于抒发“真的声音”。在形式上,至少有三条标准:一是语言简洁精炼,句式与段落整齐而美观;二是必须押韵且有一定节奏,易诵易唱易记,读之抑扬顿挫;三是通俗易懂,富有诗歌传统和民族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诚如诗歌研究者吴奔星所说,“新诗要有起色,要掀起真正的新诗潮,就不能老是在‘莫测高深’的迷魂阵里下功夫”。新体诗歌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新诗尚未形成,恐怕还要几十年”,“新诗改革最难,至少需要50年”。

    (摘编自桑士达《呼唤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诗歌领域曾经取得璀璨辉煌的成就,发展出了诗经体、骚体、乐府、格律诗、白话自由诗等众多诗歌体裁。

    B.好的诗一般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高度统一的特点,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记载了世间的百态万象。

    C.对新诗,有关方面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研究,有的报纸杂志和文学教授不做科学的批评,只有无原则的吹捧。

    D.新诗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迅速衰落,只是因为诗人追求个性的张扬,使用个人化的意象,让读者不知所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诗歌编辑或者大学教授如果在诗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就一定能使诗歌走向正确的方向。

    B.诗歌的功能就是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写人民之所感,发人民之所叹,新诗只有发挥其功能才能得到人们认可。

    C.虽然新诗已经存在若干年,但是毛泽东认为中国新诗还要几十年才能形成,需要继承优良传统,并学习民歌。

    D.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才能丰富我国诗歌体裁,使新诗沿着毛泽东、鲁迅所指出的诗歌道路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不属于“好诗”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B.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乌青《对白云的赞美》)

    C.红烛啊!你的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流泪开始之日。(闻一多《红烛》)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诗歌发展的现状。

    【5】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航海之人谈到瀛洲,觉得其“____________”,浙江一带的人说起天姥山,认为它“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息地流去,“____________”;天空中的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李白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星”,感到呼吸紧张,于是发出了一声长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的壮丽风景,更赞美历史上在这里涌现无数叱咤风云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诗人事业无成、身体衰老、失意窘迫的境况。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极富感染力。

    (4)《荀子·劝学》中,以“木”“金”为喻,目的是为了引出“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突出学习的重要意义。

    (5)《师说》中点明从师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根据课文内容正确填写。

    (1)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

    (4)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

    (5)句读之不知,______________,或师焉,____________

    (6)从明天起,______________,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可以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浴乎沂,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

    登采石矶   [清]张之洞

    艰难温峤东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时。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

    【注】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之洞由南京回到武汉任湖广总督,这首诗是他归舟经采石矶时所作。温峤:东晋名将,曾率领水军平定张峻起义。虞公:南宋大臣虞允文曾率军和完颜亮大战。夜泊诗:东晋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听到袁宏在邻舟吟诗,对他大加赞赏。

    【1】这首诗不似一般的登临之作,诗人不再是登临览胜,逸兴横飞,而是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你能说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感慨吗?(6分)

    【2】这首诗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如刘邦被称为汉高祖、李渊被称为唐高祖。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

    C.禁中,表示禁令所及范围之内,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有此称。

    D.陛下,陛,原指帝王的宫殿。“陛下”后来变成了尊称帝王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出身低微,以杀狗为生,当初和高祖在丰县起兵,高祖为沛公,樊哙为舍人,跟从沛公攻打沛县、胡陵、方与。

    B.樊哙有勇有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威胁沛公安全时,樊哙毅然闯入军帐,面对项羽慷慨陈词,明为责备项羽,实则为沛公开解。

    C.樊哙生性豪爽。在项羽帐中,大口喝酒,生食猪腿,不仅没有被项羽治罪,反而赢得了项羽的称赞。

    D.樊哙胆识不凡,忠心为君。高祖一度病重,不肯见人,樊哙率众闯入,以赵高作乱之事警示高祖。高祖一笑而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5】樊哙为什么能垂名汉廷,德流子孙?请结合文本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张潮在《幽梦影》中言:“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来再现“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