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资阳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 2、下列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艺术成就较高,鲁迅称“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B.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C.“更”是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晚上六时左右。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盗(zhí)        怨(jiē)        (qiónɡ)        前合后(yǎn)

    B.罪(qiān)       冤(xián)       (qiú)       湛青天(zhān)

    C.尾(shà)        (yǎn)        防(dī)       弘化碧(chánɡ)

    D.怨(mái)        (kān)        逆(wǔ)       荒阡(mò)

  • 4、周老师在黑板上写道:“天下没有一个人从不羡慕别人,只有少数人从没被别人羡慕过。”她请学生以图表来表示这句话,下列哪一张图表最恰当?

    A. A   B. B   C. C   D. D

  • 5、下列对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功臣,以示褒宠。“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姬姓始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炎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B.号,又叫别号、表号。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C.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D.郡望,是指某家族祖先受封之地的地名,或是显赫祖先住过的地名。古人常以此称呼族内名人或自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修辞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来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土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回到本乡本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竞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有删改)

    1下列对“悲剧与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悲剧能反映人生,但是它只是用修辞比喻的形式表现我们世界中的凶灾险恶,因而走进舞台,不须丢开世界。

    B. 悲剧所描写的也不外凶灾险恶,由于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悲剧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的生活较远。

    C. 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D. 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人情物理上笼着一层神秘障,因而让观众觉得剧中世界是另一个世界。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这是不懂戏剧的不近情理的特点所致,这样是将戏剧和现实世界等同了。

    B. 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这正体现了悲剧往往有些“古色古香”的特点。

    C. 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这些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主角们,具有我们没有的伟大魄力和那副傻劲儿。

    D. 曹雪芹为《红楼梦》设计“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可让另一世界的感觉因此而更加浓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戏剧或是其他文学样式,都需要有几分近情理来寻求人生的接触点,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以使舞台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所区分。

    B. 傻劲十足的平常人睁着大眼往人们易避免的灾祸里闯,这样就产生了悲剧。俄狄浦斯如果不杀人不娶妻,便能逃开弑父娶母的悲剧。

    C.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的“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D. 正因悲剧把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所以悲剧使人“从形相得解脱”,脱开了现实的重压。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大肆挥霍。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子荆柯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之景,被后人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

    (2)联想往往能起到绝佳的艺术效果,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就由琴声想到了珠玉之声。

    ⑶《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4)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 11、补写出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因潭水清澈而见到的于历历在目而又空灵的特点。

    (2)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伯乐”和“马”设喻,说明了要先有明主然后才能让人才涌现的道理。

    (3)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激励人们只要不断奋进、定当攀上人生高峰。

    (4)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同舍中其他求学者锦衣玉食,然而“____________”,作者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劝学》中以蟹作比,从反面阐述用心专一,不能急躁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是相同的。

    (9)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___________________

    (12)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13)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月的春帷不揭。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返照

    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 ,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注]①高枕:杨雄《解嘲》:“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②③绝塞、南方:均指夔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运用互文手法写白帝城黄昏时雨过天晴。

    B.诗题为“返照”,诗中仅第三句写返照,此诗只是拈二字为题,不是专咏“返照”。

    C.石壁倒映江中,归云缭绕树间,诗中有画,此情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D.诗人年老多病,夔州天气不好之时,只有早点关门睡觉,高枕则无忧。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昼者,字承君,阳翟人。其人物雄伟,议论慷慨,俱有前辈之风。邹浩志完者,教授颖昌,与承君游相乐也。浩性懦,因得承君,故遇事辄自激励。

    元符间,承君监京城门。一日,报上召志完,承君为之喜。又一日,报志完赐对,承君益喜。监门法不许出,志完亦不来,久之,志完除言官,承君始望志完矣。志完遣客见承君以测其意。客问承君:“近读何书?”承君曰:“吾观《墨子》,作诗‘知君既得云梯后,应悔当年泣染丝(注)’之句。”为邹志完发也。客言于志完,志完折简谢承君,辞甚苦,因约相见。承君曰:“斯人尚有所畏,未可绝也。”趣往见之,问志完曰:“平生与君相许者何如?今君为何官?”志完愧谢曰:“上遇群臣未尝假以声色独于某若相喜者今天下事固不胜言意欲使上益相信而后言贵其有益也”承君许之。既而朋党之祸大起,时事日变更,承君谢病归阳翟田舍。一日,报废皇后孟氏,立刘氏为皇后。承君告诸子曰:“志完不言,可以绝交矣。”又一日,志完以书约承君会颖昌中涂,自云得罪。承君喜甚,亟往,志完具言:“谏废立皇后时,某之言戆矣。上初不怒也,某因奏曰:‘臣即死,不复望清光矣。’下殿拜辞以去,至殿门,望上犹未兴,凝然若有所思也。明日某得罪。”志完、承君相留三日,临别,志完出涕,承君正色责曰:“使志完隐默,官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人哉!愿君无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志完茫然自失,叹息曰:“君之赠我厚矣!”乃别去。

    建中靖国初,承君入为大宗丞,宰相曾布欲收置门下,不能屈,除提举常平,亦辞,请知淮阳军以去。吏民畏爱之。岁大疫,承君日自扶医,户问病者,药之良勤。一日小疾不出,正昼,一军之人尽见承君拥骑从腾空而去,就问之,死矣。或曰为淮阳土神云。

    (选自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十五,有删改)

    [注]《墨子》中有染丝篇,墨子借染丝来比喻帝王要多亲近贤能之士,远离奸佞小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遇群/臣未尝假以声色/独于某若相喜者/今天下事固/不胜言意/欲使上益相信/而后言贵其有益也/

    B.上遇群臣/未尝假以声色/独于某若相喜者/今天下事固/不胜言意/欲使上益相信/而后言贵其有益也/

    C.上遇群臣/未尝假以声色/独于某若相喜者/今天下事/固不胜言/意欲使上益相信而后言/贵其有益也/

    D.上遇群/臣未尝假以声色/独于某若相喜者/今天下事/固不胜言/意欲使上益相信而后言/贵其有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现代一般指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师的职称,文中指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

    B.朋党,是指集团,派别,多为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文中指的就是此意。

    C.谢病,字面意思是因病辞谢,古人常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文中是后者之意。

    D.清光,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文中是指月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昼有前辈风范,堪为楷模。他言行出众,与性格怯懦的邹浩结成好友,在二人的交往中,邹浩遇事常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

    B.田昼待人真挚,心地坦诚。好友受朝廷重用,他真心为其感到高兴,但是也并没有因为好友比自己官高权重而有所讳饰奉承。

    C.田昼直言责劝,堪称诤友。皇上废孟氏另立刘氏为皇后,他当面指斥邹浩的无能失职,得知实情后又深感欣慰并进一步勉励。

    D.田昼在淮阳任知县恰逢淮阳暴发瘟疫,但他坚守岗位,努力抗疫,后感染疫病去世,可谓北宋时期的“最美逆行者”。事后有淮阳百姓说他是土地神,以表示对他的感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言于志完,志完折简谢承君,辞甚苦,因约相见。

    (2)岁大疫,承君日自挟医,户问病者,药之良勤。

    【5】志完听了承君的话后茫然自失还叹息自语,请概括他叹息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新时代的领路人

    ②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爱因斯坦

    ③华为非常重视与大学的合作,希望能助力大学的老师做深入的研究,与老师分享行业趋势、工业界需求以及世界级难题,并尽快让成果在社会上得到应用。——任正非

       科技是当今国际竞争的“硬核”,与我们日常生活也紧密关联。某报社副刊开辟了“大家说科技”栏目,向社会广泛征稿。请你以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青年学生的身份向该报社投稿。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