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记载,因感到“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广州地区及粤省士子,参加“群众的政治运动”,并因而“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从此滥觞。这一现象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新文化时期
2、公元前2770年左右,左塞在埃及建立古王国。他主持兴建了第一座金字塔。在左塞及其主要继承人的统治下,古王国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后代,其实际权力没有外在限制。这可用于说明,古埃及( )
A.封建王权受到神权掌控
B.文明形态颇具特色
C.王位传承影响国家发展
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3、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两幅宣传画。它们主要反映出“选好人办好事”“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C.“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4、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理想中,社会广大劳动者共同占有物质生产资料,大家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没有了,国家没有了,人与人关系的阶级划分也随之消失了,人是有着独立性和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完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这一设想( )
A.弱化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深刻反思了现存的社会制度
C.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兴起
D.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空想性
5、当意大利发出最后通谍时,孟尼利克二世向全国颁布了《告人民书》:“敌人从海外入侵,……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其目的是( )
A.唤醒民族意识
B.维护国家统一
C.支持民族经济
D.加强军队建设
6、观察下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 ②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④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英国19世纪的小说中,工厂的烟囱是财富的象征,是受人们欢迎的事物。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人们意识到农村的环境是他们想要的,于是搬到乡下居住,并在那里萌生了新的荒野观。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
B.政府加强对污染的治理
C.民众把健康放在首位
D.民众对工业革命的反思
8、《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说明《黄帝内经》( )
A.强调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B.助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
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已科学认识人体的形神关系
9、古代有人向当朝统治者提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的建议,此人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李斯
C.董仲舒
D.李贽
10、下图所示的唐朝城市中,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12、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认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是“三才”之一,人能凭借道德和智慧“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
B.儒家思想主流地位逐渐确立
C.知识分子主导国家命运
D.人文精神得到一定程度弘扬
13、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材料意在说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 )
A.欧洲国家起了主导作用
B.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均受益
C.欧洲和亚非拉作用相同
D.亚非拉国家起了关键作用
14、1850年,美国引进的谷仓技术无需大量人力,收割机使几个人就能收获大量庄稼。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人们通过极便宜的价格得到大片土地。随后40年里有5亿公顷土地加入农场行业。这说明美国农场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
A.《宅地法》维护农场主的利益
B.工业革命助力粮食规模生产
C.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日益壮大
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生产力
15、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
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
D.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16、如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京张铁路的修建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
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18、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19、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 )
A.打制石器技术发达
B.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农耕经济已经产生
D.手工业开始独立化
20、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类别 | 法律法规内容 | 数量(部) | 时间(年) |
综合性法规 | 商律、注册 | 7 | 1904~1906 |
行业性法规 | 铁路 | 10 | 1903~1908 |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 | 奖励公司章程 | 8 | 1905~1910 |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
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
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2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22、《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23、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
B.挫败了美国的干涉
C.推翻了独裁统治
D.制定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4、刘邦晚年与心腹之军功大臣订立了“白马之盟”。一方面保证了刘氏皇室独享王位的权力,另一方面,军功大臣因功而侯,因侯而相,形成了以丞相为核心的政府权力机构,事实上造成了政府权力对皇权的分割。这表明汉初政权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局面
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政治妥协
C.践行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优化了中央各部门相互关系
25、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________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________,具有________;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________④历代统治者采取________,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6、《九国公约》的实质是________。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 | 法律文件 | 政体 | 国家元首 |
英国 | ① | 君主立宪制 | 国王 |
② | 1787年宪法 | 民主共和制 | 总统 |
法国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民主共和制 | ③ |
德国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④ | 皇帝 |
(1)西方近代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形成了近代民主国家,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填充表格。
① ② ③ ④ .
材料二
条约名称 | 条约内容(节选) |
A |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
B |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
C |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
(2)根据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2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29、________的胜利(填战役名称)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3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31、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________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3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33、1949年9月,毛泽东发表《________》,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学说。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________》,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矛盾和矛盾;《________》,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多极格局。
35、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渐进过程。请回答:
(1)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以李鸿章为代表)在学造器物方面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列举19世纪90世纪年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两位维新思想代表人物。
(3)20世纪初,提倡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6、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选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37、背诵默写:总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8、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
(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39、通过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学习,你如何看待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