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安石以此信回答司马光,本文可谓是一篇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言辞含蓄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表明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明“名实”人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
D.文章结尾处,作者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五百多年共三百零五篇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从表现手法上可分为“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
B.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六一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茶馆》等,其中《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D.维克多·雨果,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3、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 吊:安慰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B.逮奉圣朝 逮:及、至
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C.听臣微志 听:听从
余久卧病无聊 无聊:精神空虚
D.刘病日笃 笃:病重
大类女郎也 大类:很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 。你想中国什么样,你就朝什么样去努力。点点滴滴,从我开始。
①要把怨气化成勇气,批判加上反省
②不可能心中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你又是个有希望的人
③一切由自身做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拿出勇气影响社会,才有一个光芒耀眼的自己
④现在社会有太多怨气
⑤人们习惯把负面事件放大,然后鞭挞周围,却忘了问自己,会不会做得更好
⑥佛经云:万法唯心造
A.⑤③②④①⑥ B.⑤②④⑥①③ C.④⑤⑥②③① D.④①③②⑥⑤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操童子业,久不售 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探石发穴,愿计不施 窥父不在,窃发盆
C.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D.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惟傍徨瞻顾,寻所逐者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许雪梅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都是因为疫苗起了作用。
特别是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播性强的疾病来说,疫苗研发更是必须的。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新冠肺炎未来不会成为流感样常态化传染病,如果能够研制出特效疫苗,就如同为人体增加了一道屏障,这是最理想的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方法。
一般来说,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微生物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类型。
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是基因序列,在实验研究筛选获得候选疫苗后,再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尽管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相关部门加快了对疫苗研发生产的各项审批,但鉴于疫苗研发的自身特点,需要严格遵守2019年发布的《疫苗管理法》,在保证疫苗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生产阶段。因此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成功尚需时日,疫苗离投入生产也还有不短的距离。
《生命时报新冠疫苗还要等多久?》
材料二:
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络讨论。好消息纷呈沓至,人们热切盼望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和疫苗早日问世,尽早用于疾病治疗,挽救更多生命。但是,药物和疫苗研发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程序。
无论是新药还是新疫苗的研发,都面临三大风险或困难,即巨额成本、漫长研发周期、低成功率。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研发中心的评估,研发一种新药并上市需要27亿美元。英国《自然》杂志也指出,新药研发成本约为26亿美元。从时间上看,需耗时10年左右,并且成功率不到1/10。疫苗研发也大致相当。
此外,研发药物和疫苗还必须遵循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也就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现在的研发抗御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例,需要随机采用至少两个小组的人群、动物。一组用药,一组给予安慰剂,但是两组试验对象的条件大致相当,如年龄、性别等,对同一种药物进行试验。双盲则是指,医生和志愿者(包括参加试验的病人和正常人)都不知道是在试验什么药物。
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之下,要进行体外(细胞)试验、动物试验、临床人体1-3期试验,以及药物上市之后的第4期试验。主要是验证和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以及利益与风险关系。整个试验完成后,才能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和进入临床使用。
《光明网·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也要遵循科学规律》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
材料四:
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尽管它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称,自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摘编自李颖《“类SARS”病毒到底有多厉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未来有可能成为流感样常态化传染病,研制出特效疫苗是最理想的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方法。
B.《自然》杂志称研发一种新药成本约为26亿美元,现在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正处于启动阶段,估计其研究成本也非常高昂。
C.新冠肺炎疫情引发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主要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D.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来说,疫苗虽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研发手段却是大体相同的。
B.如果医生和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后没有不良反应,整个试验完成后,那么拿来试验的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
C.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介入式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
D.很多病毒感染者都表现出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肾功能衰竭和死亡。
【3】前三则文字材料分别侧重讲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7、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______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______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闻道有先后, ______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清荣峻茂, ______ 。(郦道元《三峡》)
(6)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______ 。(《诗经•蒹葭》)
(7)防民之口, ______ 。(《国语•周语上》)
(8)______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理想,即使身死多次也不后悔的决心。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赞美之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又用“____”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游褒禅山记》中,“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2)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提到自己最厌恶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3)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或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之险峻后,发出呼唤,劝行人不必前往蜀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的《离骚》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执着的理想追求。诗中的“___________”一句,表明他愿意为践行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正道而献身;而“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现了自己与各有所乐的众人不同的爱好与追求。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进艇①
杜甫
南京②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③无谢④玉为缸。
【注】①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寓居草堂之时。②南京:指当时的成都。③瓷罂: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④无谢:犹不让,不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南”两“北”各当句自对,“南”“北”又上下句互对,音韵和谐,自然流畅。
B.颔联紧扣诗题,描写诗人在晴朗的白日里,与老妻幼子乐游于清江之上,富有生活情趣。
C.颈联写浣花溪畔“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的美景,意在表达对此地环境的喜爱之情。
D.尾联写作者与家人享用茶浆,虽用的是粗陋的瓷器,但作者却认为足以比得上玉制容器。
【2】明末清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公艰难入蜀,得携妻子,此不幸中之幸也,故形之于咏歌。”请分析诗人的“不幸”与“幸”在本诗中的表现。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1】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
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
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2)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看到一条微博消息,标题上的一个词组很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个词组就是“精神长相”。长相通常指人的外表,比如脸蛋、头发、身材、皮肤等等,还包括表情、服装打扮……而长相之前加“精神”两字,指的则是人的内在素质,比如自信、善良、正直、诚信等,延伸一点,还包括宽容、风趣、幽默……评价一个人,有的认为看长相,认为好的颜值更能博得别人的眼球,有的人认为看精神,认为内在气质才是一个人真正打动别人的法宝。
(2)2018年6月,高考结束后不久,许多大中城市的美容整形医院迎来毕业学生潮。面对动辄数万元的高额消费,许多同学表示“若能以更好的形象拥抱大学生活,一切都是值得的”。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