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知其所贱恶而辟   然则一文人名于世,足重哉

    B.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其怖故,不能战斗

    C.此理想与写实二派由分   ,而母立于兹

    D.一日,大母   卒令不闻其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悟已往不谏

    B.犹不能不之兴怀   请息交绝游

    C.寄所托   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D.所述   实迷途未远

  • 3、与例句“千乘之国”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 B.以师旅

    C.夫子哂 D.求也为,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 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

    A.师也过,商也不及(比不上)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努力向前)

    B.有所不行(不可以):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貌节制)

    C.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卑鄙无耻) 恶讦以为直者(把……当作)

    D.果敢而窒者(果断而勇敢) 人不学,不知道(懂得道理)

  • 5、下列对联与赞颂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①一代君权痛委宣,千秋史笔溯龙门。

    ②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重,莫作空头文学家。

    ③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④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 孔子 陆游 李密 杜甫

    B. 孔子 鲁迅 李密 范仲淹

    C. 司马迁 鲁迅 屈原 范仲淹

    D. 司马迁 陆游 屈原 杜甫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部署。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溘然长逝。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熠熠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

    (取材于张素2017年10月10日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采访对象:李菂,“中国天眼”副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李菂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观测的照片。由于长年做远程观测,在工地,或者开国际、国内电话会议,他已习惯了随时随地工作。他看王小波、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尤其喜欢余秀华的诗。对他而言,探测宇宙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中国天眼”还要调试两三年

    广州日报:去年9月25日竣工以来,“中国天眼”的运行情况怎样?

    李菂:世界大型望远镜,没有一个在竣工时就能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年才能正式运行。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望远镜,2012年6月举行了竣工仪式,2013年10月才获得第一条谱线;2016年10月,有三分之一的天线调试完毕,可以协同工作,并开始了早期科学计划。依照国际惯例和大型地面设备的规律,“中国天眼”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紧张调试。调试过程中也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如高压滤波器的升级改造等。

    预计发现上千个脉冲星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是不是边调试边收集数据?“中国天眼”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观测目标是什么?

    李菂:是的。采集数据本身就是调试的一部分。我们观测天空中的亮源,例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标定系统温度、面型精度等望远镜性能。调试后期,我们期待开始产生新发现。预计“中国天眼”未来会发现上千个脉冲星,实现中国相关领域的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也是“中国天眼”的目标。

    通过发现原子氢,也就是中性氢,可以发现新的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寻找地外文明。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的观测范围有多大?运行后,将怎样巡天?

    李菂:可以看到一半的银河系,往南可以看到天赤道以南十几度的天区,比之前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观测范围大两倍以上。

    “中国天眼”的特点和独特优势推动我们创建更有挑战性的巡天模式,即多科学目标同时扫描巡天:脉冲星搜索、气体星系搜索、银河系中性氢成像和快速射电源搜索。将四大目标同时进行,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我们已经有了方案,做了实验,希望在“中国天眼”验收前,构建出比较有效的扫描巡天模式,提供给全国的天文研究者,产生系统性的发现和重大突破。

    (取材于2017年9月5日《广州日报》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0月10日宣布,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中国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是科学家们多次实地考察和综合论证的结果。这个天然洼地,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县城,无线电环境相当理想。射电望远镜正需要这么一处静土,因为最灵敏的天线相当于最娇弱的耳膜,轻声耳语对它无异于大喊。  

    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看得越远。全世界的射电天文学家都追求建造更大口径的“锅盖”,以提高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中国天眼”口径500米,主反射面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成球冠,拥有约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它比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有效接收面积扩大了2.3倍,其灵敏度分别是VLA(美国的特大天线阵)、阿雷西博和印度GMRT(巨型米波射电望远镜)的5.4倍、2.3倍和1.5倍。

    “中国天眼”大射电望远镜不是金属堆砌的“傻大粗”,而是最精密的天文仪器。由于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的馈源平台,加之馈源舱内的并联机器人二次调整,它在馈源与反射面之间无刚性连接的情况下,可实现毫米级指向跟踪,确保精确地聚集和监听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对于“中国天眼”的天文学家来说,寻找脉冲星的工作,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中国天眼”目前的指向调节尚不灵活。而脉冲星信号非常暗弱,它的辐射束周期性快速扫过地球,发出的脉冲在到达地球前,会受到各种星际介质影响,出现“色散”。天文学家要经过艰难的“找周期”和消色散之后,才可以找到大量“看着好像是脉冲星信号”的候选体。

    虽然有软件可以帮忙筛选,但要从这些候选体中找出脉冲星,最终还是需要天文学家用肉眼查看每个候选体相应的参数。毫不夸张地说,看过几万张数据结果图后,能找到一颗未知的脉冲星,就谢天谢地了。

    (取材于2017年10月11日的《济南日报》及乔健等人的相关文章)

    链接材料:

    2016年12月20日,“汉语盘点2016”揭晓,“中国天眼”入选“十大科技焦点名词”。评选数据基于国家语言资源语料库。语料来源包括国内17家报纸、26家电视台以及两个门户网站,约20亿字语料。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项自主创新技术助其领先世界   B. 它问世前中国从未发现过脉冲星

    C. 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器   D. 未正式运行就有系统的科学产出

    2新闻稿中的小标题,往往用来概括、介绍稿件重点内容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二第三个小标题的一项是

    A. 可以看到一半银河系   B. 四大目标同时扫描巡天

    C. 多科学目标都将实现   D. 构建有效扫描巡天模式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竣工,目前还处在调试阶段。

    B. 发现脉冲星,对研究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意义重大。

    C. 借助发现中性氢,可发现新的星系,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

    D. “中国天眼”将会为全国的天文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发现。

    4根据材料二,下列形容“中国天眼”调试工作特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紧锣密鼓   B. 循序渐进   C. 一马平川   D. 任重道远

    5根据材料三,下列不是用于说明“中国天眼”具有高灵敏度的一项是

    A. 大窝凼洼地无线电环境相当理想   B. 接收面积远大于阿雷西博望远镜

    C. 精确聚集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D. 脉冲星的辐射束周期性扫过地球

    6下面的图表反映了2016年“中国天眼”一词在新闻媒体中的使用情况,请对此作简要说明,并依据上面三则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一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主人给客人送别时的设宴地点;“_____”一句则写出晚宴有酒无乐的尴尬,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2)屈原的《离骚》中的“____________”,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高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

  • 8、(1)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归思难收。(《八声甘州》柳永)

    (2)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韩愈)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师说》韩愈)

    (4)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 郴州旅社》秦观)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饮酒》陶渊明)

    (6)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7)皮之不存,________? (《左传》)

    (8)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

  • 9、请补充下列诗句。

    ①秋月照层岭,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答柳恽》)

    _______________,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③柔条纷冉冉,_________________。(遭植《美女篇》)

    ④日暮风吹,_____________。(吴均《青溪小姑歌》)

    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⑥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⑦皎皎云间月,____________。(陶渊明《拟古》)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描写内外大臣们为报答先帝厚遇而毫不懈怠、舍生忘死为国情形的两问是“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观点。

    (3)苏轼的《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人生苦短和自然永恒的感叹。

  • 1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离骚》,就不能体会到屈原面对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而喊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苦痛。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着力描写沙漠冰封、云朵昏暗的自然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和取舍中写尽了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

  • 1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的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借古讽今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 果不能以秦亡为戒,仍会重蹈历史覆辙。

    (3)《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各题。

    宿台城山绝顶(注)

    (元)萨都剌

    江白潮已来,山黑月未出。

    树杪一灯明,云房人独宿。

    近水星动摇,河汉下垂屋。

    四月夜寒深,繁露在修竹。

    (注)此诗作于元至顺三年(1332),即萨都剌在江南任职期间。台城山在江宁府上元县(今属江苏南京)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写景,描述了诗人在台城山绝顶远眺,看到江面上潮水涌来、月亮还未升起的景象。

    B. 树梢上看到一盏灯火,高可入云的房子里有人独宿,点明诗人借宿的地点地势高而险峻。

    C. 诗人以不同的视角把景物摄入诗中,有动有静,有远有近,体现出诗人精于捕捉瞬间景象的才华。

    D. 四月的山中,寒气仍然很重,层层露珠凝结在竹叶上,烘托出诗人对深山村民的深深敬意。

    2本诗的颈联“近水星动摇,河汉下垂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温公行状(节选)

    苏轼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蠲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粜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迩英阁进读,至萧、曹事。公曰:“曹不变萧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B.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C.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D.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状,也称“状”,一种文体,用于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B.曹不变萧法,指的是成语“萧规曹随”,西汉时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爽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C.巡狩,指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与“巡狩”相对应的是“述职”,封疆的诸侯向天子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以评定其是否称职。

    D.宾客,可以解释为“门客”,如“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还可以解释为“依附豪族显宦的人”,文章里指后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因父亲在杭州任职,为了就近侍奉,辞去所任的官职,请求调任苏州,终因双亲不断离世,连续守孝服丧,未能成行。

    B.庞籍在麟州任职时,采纳了司马光的建议进行防卫。但因手下军官狂妄,夜晚外出遇敌战死,而受到牵连,被朝廷降职调离麟州。

    C.给皇帝讲读时,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国之法,有几年一变的,也有百年不变的,主张进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现在国家不具备变法的条件。

    D.司马光侍奉的四朝皇帝都很敬重他。神宗时,他的言论经常会违逆皇上的心意,但他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皇上的恭敬和报答。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募民有能耕闲田者,蠲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粜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

    ②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孩子在树荫下玩,这时,一个孩子好像发现什么似的,惊叫道:“咦?光会走呢!这片叶子刚才还在树荫里,现在却在光里。”两个孩子一会儿看看树荫,一会儿看看光,好像在探究着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