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及革命实践极其广泛,恩格斯却用短小的篇幅将其表现出来。
B.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之本,国家应当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
C.作为汉剧艺术的代表人物,陈伯华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并对汉剧唱腔艺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D.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其实是国内某些人臆想的“洋规矩”。对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常常是国内热火朝天,而国外莫名其妙。
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C.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D.初阳岁: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3、下列各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A.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B.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D.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4、下列寓言故事按出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揠苗助长 ②守株待兔 ③贤贤易色 ④三虱争讼
⑤坎井之蛙 ⑥郢书燕说 ⑦邯郸学步 ⑧望洋兴叹
⑨以五十步笑百步⑩里仁为美
A.①②⑨/③④⑦⑩/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④⑥/⑤⑧/⑨⑩
C.①②⑦⑨/③④⑤/⑥⑧⑩
D.①⑨/②④⑥/③⑩/⑤⑦⑧
5、下列诗歌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近似圆周的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一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还有一些初级形态的生物。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
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节选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高中语文必修三)
材料二
在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中国将会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探索,并一次性完成对火星的“绕落巡”三大任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由于火星离地球的距离较远,所以在探测火星的时候,必须要选择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机,而这种时机大约26个月才有一次。今年的七八月份,恰好就是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双方的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我国推出火星探测计划后,美国航天局也立即公布了他们的火星探测计划。美国航天局表示,将会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实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将新一代火星车送入火星。据了解,“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是美国航天局最高优先任务之一,“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就是搜寻火星上过去生命存在的证据,并储存样本在未来返回地球。
简而言之,美国发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火星人”,去发现火星生命潜力。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疯狂的举动。但这对美国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毕竟在1976年的时候,美国的“海盗1号”探测器便成功登陆了火星。所以对美国来说,登陆火星并没有什么难度,他们登陆火星的目的,也从探测火星表面,变为了寻找生命痕迹。
(摘编自《我国火星探测详细计划曝光,发射时间确定在今年》,搜狐网,2020年6月4日)
材料三
中国行星探测首站为何选择火星?李春来说,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5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共仅有22次。“可以说,除月球之外,火星是最受关注的天体。”
他认为,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不仅在于探究火星生命的存在和演化过程等问题,更可借此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预测地球的未来变化趋势,同时也为人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寻找潜在目标。探测和研究火星,最终目的是为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摘编自《中国行星探测为何首选火星?》,中国新闻网,2020年4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系的行星分为两类,一类为岩石星球,一类是气体星球,前者位于内太阳系,后者距离太阳较远。
B.对火星的探索表明,火星表面不仅有与地球相似的火山、裂谷、沙暴等自然环境,还有火星生命存在。
C.人类对宇宙探索充满热情,而火星凭借独特的条件成为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受关注程度仅亚于月球。
D.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开始于1961年,但探测活动难度比较大,迄今为止超过--半的任务都遭遇失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选择在今年七八月份实施,是因为此时火星与地球距离最近,而这与它们绕着太阳运转的轨迹有关。
B.发射火星探测器寻找“火星人”是疯狂之举,但对于美国来说登陆火星的难度并不大,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中美两国即将开展的火星探测活动,虽具体任务各有侧重,但探索的总体目标基本是一致的,而且相互之间颇有竞争的态势。
D.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似、距离又最近的行星,这说明它有可能适合人类生存,最具有成为人类新家园的潜质。
【3】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相关信息,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乙:(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6)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 ”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李清照《醉花阴》中,既写出了时间漫长,又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词人百无聊赖的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指责天地,认为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天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做了深刻颠覆。
(2)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指现实善恶错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应有的天道公理形成鲜明对比。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其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作者交代陈涉的身份时,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3)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4)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卷。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________,______。
(2)杜甫《书愤》中用典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疑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描写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始闻秋风
[ 唐 ]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颜状:容貌。拳毛:攀曲的马毛。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 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廙俱渡江,为扬州刺史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徙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谘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顗遇害,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B.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C.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D.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B.中兴,皇帝年号。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
D.左右,左右两边。文中指在旁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句里的“左右”意思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彬少称雅正,不汲汲于权位。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王廙一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就任。
B.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顗被害后,主动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于当面为忠良说话。
C.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D.王彬能够得到族人信任。他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只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
(2)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处世间,总免不了两种行动姿态:昂首与低头。昂首,清高孤傲;低头,摧眉折腰;昂首,舍我其谁;低头,忍辱负重;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是谦卑的风度……为人处世,是始终昂首,还是适时低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请以“昂首与低头”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