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宜宾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怨灵修之浩荡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恐美人之迟暮

    C.总角之,言笑晏晏/偭规矩而改错

    D.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惟草木之零落

  •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桴止响腾 B.被发行吟泽畔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 4、下列是我市青果路街区的广告语,与它们的经营场所不对应的是

    A. 朵朵时光,真情芬芳——朵夏美发

    B. 驻足一刻,玩足千年——博印古玩

    C. 火边世界,炉上乾坤——食尚餐厅

    D. 今夜无眠,相约明珠——明珠歌城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属于同一类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①如田今日当一切不事②必其根本③则思知止以人④不念居思危⑤以膏泽斯民⑥则思心以纳下⑦恭而不心服,⑧兹九德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⑤⑦⑧ D.④⑤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强化规划引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意见》指出,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其富民效果日益凸显,然而乡村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仍待开发,更要赋予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摘编自李海楠《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材料二: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五张图看懂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安研究员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目前已形成五种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三是农业新村;四是农村古村落的开发;五是农业的绝景和盛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和云南的元阳梯田等。

    中国乡村旅游虽然时间很短,伴随规模的快速扩大,转型速度很快,已开始呈现多层次、综合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一批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众多旅游景区中独放异彩。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向:(1)地方政府主导力度加大。把乡村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着力扶持和培育。(2)投资多元化趋势明显。乡村旅游在起始阶段,一般以农户自发开展为主。随着市场日益扩大,既有农户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等城市资本也纷纷介入。(3)开始注重追求产品的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者大多已完成原始积累,他们一方面要求开创更大的事业,一方面已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要求把乡村旅游事业做大做强。而新介入的投资者一般实力较强,他们想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后发优势,起点必须高,并采取错位竞争策略。

    (摘编自傅德荣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材料四:

    中国网12月3日讯11月30日,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在浙江湖州安吉召开。会议指出,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渠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民宿和全域旅游工作。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民宿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乡村民宿发展的正确方向,统筹规划布局、狠抓基础建设,加强资源利用、提升开发水平,强化标准引领、塑造优质品牌,加强宣传营销、引导有效供给,创新利益联结、带动脱贫致富,切实聚焦重点难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化乡村民宿发展环境,释放乡村民宿发展活力。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工作指导、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督促检查和首批县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等各项工作。

    会议要求,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规范管理,加强人才培训,努力把我国乡村民宿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不断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摘编自伍策楠雪《文化和旅游部: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2012-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近三倍,而增长率各年均不同。

    B.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率呈波浪式发展,2016年为五年最低,2017年情况则有了一定的好转。

    C.2015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占国内旅游总人数比重较上年大幅增长,但同期乡村旅游收入占比增加却不多。

    D.2012-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比重保持稳定;2015年起,乡村旅游收入占比开始逐年增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7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召开全国专题会议,可见乡村旅游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心。

    B.乡村旅游发展应立足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最终目标,走市场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C.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培育,地方政府可从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基础建设、环境优化、品牌塑造等方面入手。

    D.我国乡村旅游在起始阶段为农户自发开展,当前的投资方式包括农户个体或合伙经营、村集体经营、城市资本介入等。

    3材料一、三、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亲近贤巨远离小人和亲近小人远离贤臣两种做法分别是“_____”和“_____”的原因。

    (2)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上古传说和神话中原有的“_____”的鸟道和五丁开山时的“_____”的道路,来表现蜀道自古难行的状况。

    (3)《赤壁赋》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月出》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卫风•氓》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6)《兰亭集序》中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 (《滕王阁序》)

    ④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⑤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⑥同学们即将升入高三,老师鼓励大家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我们要志存高远。”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用对比手法,道出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遥想往昔,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在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1)姜夔《扬州慢》中写诗人对眼前的扬州的初步印象,一片荒凉,与传说中的繁华大相径庭的句子是_____

    (2)姜夔《扬州慢》中用声音描写表现扬州城破败与凄凉的句子是_____

    A.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B.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C.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D.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与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一脉相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注] 此词为南唐破国后所作,词作者当时作为“违命侯”被囚于汴京。

    1词中的“锁”用得十分传神,请写出其中寓意。

    2“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的“滋味”具体指:

    3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能体现这首词意境的描述性文字。(60字以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文段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名闻诸侯:一般指分封制中的各方君主,这里指各路义军。

    B.项羽乃悉引兵渡:一般指黄河,这里指漳河。

    C.釜甑:一般指瓦锅,这里指头盔。

    D.美人名腐:一般指美女,这里指妃子。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A.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D.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3写出两段文字所形成的三个成语。

    4文段一中“莫敢仰视”与文段二中“莫能仰视”两句,虽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试做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19年5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一百年后,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活法的“佛系青年”火遍网络。鲁迅先生曾经说:“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