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
B.尧舜其犹病诸 病:担忧
C.慎而无礼则葸 葸:畏惧
D.月攘一鸡 攘:拿
2、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非常敏锐,看静的东西 很迟钝。 虫子在飞, 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 能分辨清楚。
A.却 只有 尽管 都
B.却 只要 无论 都
C.都 只要 尽管 却
D.都 只有 无论 却
3、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选出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其中“柏森森”三个字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B. 颔联两句“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
C. 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D. 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里的“英雄”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感吾生之行休 蹑足行伍之间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已闻名全国。
B.两次特大台风给广东、福建等沿海人民造成的灾害,已被党和人民解决了。
C.我们学校成立了行政值班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到各班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D.文字和字音不可分割,因而文字和语言就可能不相符合。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络渡
聂鑫森
这条奔淌在湘省东部大山中的河,叫野马河。嵌在野马河中段的小渡口,叫金络渡。摆渡人,叫钟水生。
钟水生五十好几了,身板宽厚、挺直。他怎么也想不到,高中毕业后当了四年海军,转业时本可以在城里安排工作,却回老家来摆渡,一口气当了三十年的“河军”!
这块地方偏僻,还穷,又最冷清,不可能花大钱去架一座钢筋水泥桥,但河两岸总有人要来来往往,于是就有了摆渡人。摆渡人是由镇政府聘请的合同工。三十年前,钟水生每月工资七十元,眼下也就每月一千元。但每年全镇评“五好家庭”,钟水生的家总是上红榜。他的爹娘、老婆和孩子,都把农活、家务活包揽了,让他一门心思当好摆渡人。每早出门,爹总是嘱咐他:“当好摆渡人,代我们全家去感恩。”他听了都会落泪,连连点头。
又是莺飞草长的春天。
野马河上的雾气渐薄渐淡,太阳逐渐露出热情的笑脸。渡口,这时候静了下来。钟水生看了看手表,上午十点钟。他用拖把开始擦洗船头上、船舷上、船舱里的泥巴脚印。野马河河滩一年四季潮乎乎的,人们都得走过这段河滩路,才能上船。从早上六点钟到现在,渡船穿梭来往,船上留下了许多泥巴脚印,但上年纪老人和学生伢的脚印都不会沾上泥巴,因为是他一个一个背上船的。
钟水生除了寒冬穿套鞋外,其余季节都打赤脚。人们上船后,他洗干净脚上的泥巴,在船尾操起双桨,高喊一声:“坐稳了哟——开船了!”渡船便离开渡口,稳稳地驶向对岸。
这一幕旷日持久,又平常真切。
老人说:“水生呀,我的儿孙都没你这样耐得烦。”
小学生说:“穿再漂亮的鞋子,也不会弄脏,谢谢钟爷爷。”
钟水生灿烂地笑了,说:“应该的。我小时候上学和回家,都是由摆渡人背来背去的,我是比着他的样子学哩。”
有人问:“那个摆渡人是谁呀?”
“我叫他宫大爷。”
“你已五十出头,宫大爷该过九十了?”
“他老人家不在了。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野马河发大水。他为救一个坐船不慎落水的妇女,卷进了一个大旋涡里……那个被救起的人,就是我娘。那一年我正在当兵。”
钟水生把渡船弄得干干净净。阳光下,他又想起了他高中毕业后去参军,转业的时候,爹对他说:“你回老家来吧,当摆渡人。人家嫌这工作不赚钱,又苦又累,镇政府着急找不到合适的人。为了死去的宫大爷,为了过河的父老乡亲,你必须做这件事!”
钟水生说:“我愿意。”
钟水生知道,他也会有划不动船的那一天,好在他有两个儿子,都在本乡本土做泥工、木工,都很乐意做摆渡人。想到这里,钟水生不由得仰天打了个哈哈。
河岸上忽然有人喊:“摆渡的,我要过河!”
钟水生抬眼一望,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手提一个大公文包,西装西裤一色白,黑衬衣上系一根红领带,一双黑皮鞋贼亮贼亮。他站在河滩那一端,头昂得高高的。
“要过河?走过来上船!”
“我是去镇政府谈投资的,这烂泥巴路怎么走?麻烦你背我过去,我付钱就是。”
钟水生说:“你既是来这里投资的,虽不是老人、小孩,我破例背你一次。”
钟水生赤脚下船,走过河滩,蹲下来,背起中年人。离船还有四五米远时,中年人嘀咕了一句:“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话音未落,钟水生双手一松,腰一挺,把中年人丢在烂泥里,火爆爆地说:“背人上船,我从不收钱。你有钱,去找鬼推磨吧。”
中年人跌得一身是泥,气得大喊大叫。
这时候,河对岸有人招手、喊话,有人要过河到南岸来。
钟水生抄起浆,让空空的船飞快地过河去了。
一河波浪,在阳光下,闪着金子般的光泽。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交代了钟水生早年的经历与现在的处境,一句“怎么也想不到”写出其从海军到一口气当了三十年“河军”内心的淡淡失落。
B.钟水生全家为其做好摆渡工作而包揽了农活和家务活,足见其家人对钟水生工作的支持,这是他一心搞好摆渡工作的基础。
C.宫大爷为救钟水生的娘而献出了生命,当兵复员后的钟水生义无反顾地接替了宫大爷的摆渡工作,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传承。
D.小说用景物描写作结,富有意蕴,“金子般的光泽”一句既是对波浪的描写,也象征了钟水生那金子般的心灵。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钟水生的性格特点。
【3】投资中年人的出现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两句以雕刻为喻,从正面说明学习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成就。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善飞善攀的动物反衬山势之高危、人行的艰难。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水拍打江岸的情形,“_______”勾勒出周瑜的儒将形象。
8、请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归园田居》中使用了叠词,写出了村落、炊烟的美好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
③《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⑤《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过程。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3)《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_______________,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__________!朝飞暮卷,________________;雨丝风片,________________——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写出了初闻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后的神奇效果。
(2)《曹刿论战》中,曹刿的同乡认为打仗是当权者所谋划的事情,劝阻曹刿不要参与,曹刿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自己平民也可谋事的观点.
(3)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例来说明小年,以冥灵和大椿之寿来说明大年,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小大之辩。
12、名篇名句默写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出蜀道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①
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絙②枯桐。
清商激西颢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④何由聪。
(注)①吴武陵:因得罪权贵被流放永州,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最亲密的友人之一,诗中“美人”即指吴武陵。②絙(gēng):紧绷。③西颢:秋天。④聋俗:指蒙昧无知的流俗之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景,凄雨侵竹、惊鸟翻飞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第三句表明诗人与友人分隔两地,第四句中的“一夕”照应诗歌标题,体现“夜坐”。
C.“若人”两句描写吴武陵的琴弦和琴身的华丽与名贵,为下面描写琴声做了铺垫。
D.本诗前八句为第一层,以写景为主;后八句为第二层,以侧面写琴音和抒情为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百禄字子功,第进士。熙宁中,邓绾举为御史,辞不就。提点江东刑狱,加直集贤院。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熊本治泸蛮事,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旱,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五路置三十七将,专督所部兵,至许辟置布衣参军谋。百禄察其中,或以恩泽市,或以败收,或未历边方,或起于群盗,疏列其亡状者十四人,将佐颛教阅,余付之州县,事多施行。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配。百禄曰:“苟绳以重典,黥面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命百禄行视,百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乃止。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许。经数月,复为翰林学士,拜中书侍郎。是岁郊祀,议合祭天地,礼官以“昊天有成命”为言。百禄曰:“此三代之礼,奈何复欲合祭乎?‘成命’之颂,祀天祭地,均歌此诗,亦如春夏祈谷而歌《噫嘻》,亦岂为一祭哉?”争久不决,质于帝前。宰相曰:“百禄之言,礼经也;今日之用,权制也。陛下始郊见,宜以并事天地为恭。”于是合祭。
(选自《宋史•范百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
B. 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
C. 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
D. 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可指古代官府向上级奏事的文书,或指向下发布征召,晓谕的通告文书,也可指用于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B.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 黥,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D. 郊祀,指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的活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在一年中某些重要时日,君王带领三公九卿等诸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百禄善于进言,敢于劝阻。有夷人首领力竭请求投降,熊本的副将贾昌言想要杀了他来报功,范百禄进言熊本,予以劝阻。
B. 范百禄勤于民事,不居功自傲。任开封府尹时,监狱中没有被关押的罪犯。僚属想以监狱空的事上奏朝廷以求功,范百禄认为:这是皇上的恩德,不是府尹的功劳。未答应。
C. 范百禄熟悉政事,反对舞弊。五路军队将领众多,专门统率所在地的军队。范百禄深知其中的违规情况,于是上书,陈述其中不法者十四人,提出让武官专管教练检阅等,多被采纳。
D. 范百禄坚守礼制,反对合祭。郊祭时,礼官等建议合祭天地,范百禄反对,并以春夏祈谷之礼为喻来争论。宰相认为应该采纳范百禄的建议,因为他的说法符合礼的常制,而合祭只是权宜之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岁旱,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
(2)百禄曰:“苟绳以重典,黥面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劳乐的散文《玫瑰花和肉丸子》中,玫瑰花象征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肉丸子则代表着世俗和物质。有人津津乐道于“肉丸子”,却错过了路边的“玫瑰花”。有人为心中的“玫瑰花”魂牵梦萦,却对身旁的“肉丸子”视而不见。
对此,你有何所思所感所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