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她是那么的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女孩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
B.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地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C.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
D.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兄弟间依据长幼排序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B.鼎最早是陶制的,商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大锅相仿。
C.明清时乡试在春季举行,故名春闱;京城会试,均在秋季举行,故名秋闱。闱指考试的地方。
D.“扫榻”是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拂席”是擦拭坐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坐,表示敬意。
3、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东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框架里,华夏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注重群体整合的文化,这与注重个性的西方文化框架有很大的不同。
B. 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D. 要是比不过他,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然最后下不来台的还是你。
5、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抛弃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突然
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即——即刻 D.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比——近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ニ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ロ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ト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
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2】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写士大夫这类人从地位尊卑的角度为自己不从师学习进行辩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渴望“广厦千万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而杜牧在《阿房宫赋》批判秦始皇的阿房宫奢华得让天下的人“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最后感叹“____________”,这与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借问廉颇“______”所表达的悲怆之情类似。
8、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___。(《渔父》)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的手法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的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最能表现诗人性格及本诗的主旨。
(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由游览褒禅山生发人生感慨,其中与“险以远,则至者少”相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旬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 ,_______ ,______”的观点。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______________”。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____________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飞天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①,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律:万物生长的周期,自然节候的规律。②望春台:即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诗捕捉住早梅的姿态、颜色、生长环境等特征,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描摹,十分生动传神。
B.张诗借“白玉条”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塑造了早梅的风貌与气质。
C.齐诗一个“递”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寒风仿佛对早梅充满爱怜;从侧面烘托花香清幽怡人。
D.齐诗尾联语义双关,表面是祝愿梅花明年应时早发,实则是表达出自己意欲大展宏图的愿望。
【2】自古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两首咏梅诗,都侧重写一个“早”字。请结合诗句分别分析这两首诗的“早”是如何体现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也。少举明经,累迁至凤阁侍郎。长寿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员,时选昭德与娄师德、侯知一为之。是岁,又迁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检校内史。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司农卿韦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茸。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
时则天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则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承嗣亦尝返谮昭德,则天曰:“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承嗣俄转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
时朝廷谀佞者多获进用,故幸恩者,事无大小,但近谄谀,皆获进见。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诸宰相诘之,对云:“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资笑。是时,来俊臣、侯思止等枉挠刑法,诬陷忠良,人皆慑惧,昭德每廷奏其状,由是俊臣党与少自摧屈。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B.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C.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D.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的名称,也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大型都市的称谓。
B.明经,唐代科举中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清代用作贡生的别称。
C.凤阁,官署名,武则天时改中书省为凤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最高长官称内史。
D.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副职,负责保护太子,与太师、太傅及其副职都属东宫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昭德年少有才,为官治事有方。他曾经参与都城改建事务,广受人们赞誉;又巧妙地运用积石分流,解决了桥梁漂损问题。
B.李昭德很有见解,深得女皇信任。他说服武则天解除武承嗣的机要大权;而武承嗣对他的诬陷,则被武则天坚定地予以反驳。
C.李昭德生性强直,不畏权贵皇亲。在王庆之聚众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一事上,李昭德主动问责,态度强硬,最终杖杀王庆之。
D.季昭德痛恨谀佞,敢于揭露指斥。来俊臣等歪曲刑法,诬陷忠良,人人惧怕,李昭德常于朝上奏其恶行,使其党羽略有收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
(2)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
15、作文。
材料: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因故意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为何同样环境熏陶下的兄弟俩,命运截然不同呢?当人们问起其中的原因时,两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碰上了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一篇作文。2.不要脱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