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白杨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以”字用法与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相同的一组是( )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⑧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   论:判罪

    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死   当:应当

    C.扶辇下,触柱折辕   除:殿阶

    D.律前汉归匈奴   负:背叛

  • 3、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那么胜负存亡的命数,如果和秦国相较量,或许没有那么容易判断。

    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译文:从这五个人的死看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译文: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 4、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相同的一组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⑧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⑦

    D. ④⑥⑧

  • 5、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遂散六国之从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河海不择细流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戎装在身

    孙晓青

    北京正是盛夏,我却想到一个冰雪世界的故事,但愿能给酷暑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2001年冬天,解放军某部机炮一连奉命开进帕米尔高原,在海拔四千三百多米的红其拉甫边防一线扎营。山沟里流淌下来的水冰冷刺骨,战士们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头发沾水结冰,没几天手便皴裂了。可军装却不能不洗,巡逻执勤,摸爬滚打,作训服容易脏,洗起来手生疼。

    连里有个新兵小吴,来自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个侗族之家,个子不高,长着一张娃娃脸,小号军装穿在身上还嫌大。看到战友们为洗军装打怵,小吴不禁想到家乡人劳作时常戴的一种胶皮手套。十八岁生日那天,他给家里打电话,父母不在,电话是小姨接的。

    “老二,今天是你的生日,想吃点什么好的,姨给你寄。”小吴在家排行老二,家人之间不称姓名,都这么“老二、老二”地叫他。

    “小姨,部队伙食不错,别寄吃的,能不能给我寄点手套?”

    小姨很敏感:“是不是很冷?”

    小吴把情况简单说了说,但是没提零下30摄氏度的事。他觉得,提也没用,家乡人想象不出那是个什么滋味。

    小姨说:“没问题,我马上给你买副皮手套寄去。”

    “那倒不用,部队发了皮手套。”小吴说:“我想要可以罩住半截胳膊的胶皮手套,就是你们干活儿时戴的那种防水的。”

    小姨感到好奇:“你们当兵的戴这种手套干什么?”

    小吴解释说,山上很冷,洗衣服时先戴上线手套,再套上这种胶皮手套,手就不会皴了。小姨笑着答应了,但马上又被一个数字吓着了:“九十双?你要那么多干什么?”

    “如果太少,这个用那个用,很快就会坏掉,我想送给全连每人一双。”小吴的父母外出在广东打工,家里并不富裕。

    小姨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老二,你长大了。”

    十多天后,九十双胶皮手套加急寄到红其拉甫。

    在连队,小吴最佩服黄排长。他有颈椎病,家里寄来的偏方草药,都是排长帮他敷;他的字写得不好,也是排长给他布置作业,让他每天端端正正写五百个字;排长不仅自学英语,还经常推荐好书,在排里发起“写日记、看好书”活动,要求大家利用训练执勤的间隙,学一点有用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排长的影响下,小吴有了学习的紧迫感,自费订了四种杂志,打算退伍后继续上学,多学知识。

    父亲得知他的这个想法后很高兴,来电话说:“老二,你想念书我支持,我再去广东打工,给你挣出学费来。”小吴回答:“爸,从当兵那天起,我就决定将来自己挣钱,自己攒学费。”父亲一愣,继而也像小姨那样,在电话上说了一句“老二,你长大了。

    当时,小吴的哥哥在湖南省怀化市上农校。为减轻家中负担,小吴当兵后,经常往哥哥的银行卡里打钱,哥哥很感激,不止一次地表示:将来我成功了,一定加倍补偿。小吴说:“哥,偿什么,我没有失去什么呀!”他把这事讲给黄排长听,排长同样表扬他说:“小吴,你真的长大了。

    小姨、父亲、排长都这么说,这让陶醉于自己“长大了”的小吴很自豪。当兵以来,他的身向从一米六三长到一米六六,可军装还是显得有点大,而且那张圆圆的娃娃脸,笑起来还是一副孩子样。我端详着这张纯真可爱又黑里透红的士兵面孔,仿佛读出了一名士兵成长的印记。

    像小吴这样的年轻士兵,我在南疆边防见过许多。高原艰苦,斗争复杂,无论翻山越岭巡逻,还是爬冰卧雪潜伏,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家常便饭;有时参加国防施工,一些三四十岁的精壮民工都不愿干的重活,却被这些看起来还是孩子的士兵扛在肩上。这不能不让我思索:他们的信念、意志、力量、勇气究竟从何而来?这些士兵,入伍前大多是农家子弟、青年学子,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山村、一片平原或者一座小镇上,尽管他们也知道国家这个概念,但是未必清楚自己与国家的关联。然而一旦穿上军装,来到边防,他们就像换了一个人,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成为和平生活的守望者,国家安全的保卫者。他们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转变:从农民的儿子、工人的儿子、教师的儿子、干部的儿子、商人的儿子,成长为国家的儿子。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小吴,但我始终记得这个喜欢说自己“长大了”的可爱的小兵,记得他穿着那套有点大的军装努力做出成熟的样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冰雪世界”的故事开篇,寓指帕米尔高原的恶劣气候。“清凉”一词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奠定了本文伤感的基调。

    B. 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遣词用句颇有匠心。“小吴的父母……家里并不富裕”看似闲笔,实际上若删减此句的话,文章的表达效果便大打折扣。

    C. 文中的小吴是一位纯真可爱的战士。他用节省下的津贴贴补哥哥,拒绝了哥哥许诺的加倍补偿。在他看来,兄弟之间的情谊比金钱更重要。

    D. 作者善于使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小吴“有点大的军装”和不高的个子、稚嫩的娃娃脸形成了反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姨、父亲、排长都对小吴说“你长大了”,但含义各有不同。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小吴在哪些方面有所成长。

    3稚气的小吴长大了。通读全文,你认为促成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3)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2、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 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 五六句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

    D. 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祝福(节选)

    鲁迅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笫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我”成为了鲁镇社会和小说人物活动的摄像机,“我”对祥林嫂命运的近距离观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B. 首段环境描写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多角度地描写了鲁镇年终的热闹气氛,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C. 第二段中连用三个“如此”,强调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统治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也说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后农村习俗依旧。

    D. 作者多处运用精细的笔法描写,其中包括陈腐、压抑的年节气氛的描写,包括封建势力代表人物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2如何理解选段中对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描与?

    3请结合《祝福》全文,赏析第三段对祥林嫂的描写。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不少于700字。

    受新冠疫情影响,三个多月来我们不得不居家学习生活。疫情可以阻拦我们的脚步,却阻隔不了我们的心灵,请以“居家寻   (如:乐/友/爱/梦/诗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并将题目完整地抄写在答题纸上。②可以写实,也可以想象。③事件过程要有一定的波折或冲突。④能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体现人物主要的品质追求等。 ⑤作文中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