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每次大的灭绝事件,都能在相对短时期内造成80%~90%以上的物种灭绝。
②灾变引起的环境变化也给新物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③而少数生命力或逃逸能力强的物种能够忍受灾变造成的极端恶劣的环境,或逃离灾区至异地避难而留存下来。
④造成生物集群灭绝的原因很多,如天外星体撞击地球、火山活动、气候变冷或变暖等灾变。
⑤大灭绝期间幸存的和新生的物种在灭绝事件后开始复苏和发展,并进而开创生物演化的新篇章。
A. ④①③②⑤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③②④⑤ D. ⑤④①③②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用心一也 D.范增数目项王
3、对下列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子路旁若无人脱口而出的情态鲜明地表现了他坦率、直接的性格。
B.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庖丁解牛三年后,能认识牛的全身结构并将其视为可以拆解的东西。
C.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此句是魏征的谦辞,向太宗表明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绝不明哲保身。
D.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蟋蟀,轻捷善斗
成名的儿子变成了善斗的蟋蟀,荒诞的情节背后是民不聊生的现实。
4、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秋佳节,甄士隐邀请贾雨村到家中喝酒,贾雨村借酒赋诗吐露心声,甄士隐送他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并写了两封推荐信。
B.贾雨村考中进士后,因才干优长,做了知府,后因恃才侮上,被贬职,经朋友推荐到巡盐 御史林家做馆。
C.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了宁荣二府的基本情况,尤其提到了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说他喜欢女 孩子伴读,挨父亲打时,宝玉一叫“姐姐”“妹妹”便不觉疼了。
D.林如海写信给贾政帮贾雨村起复,于是,贾雨村到金陵应天府补缺,门子是当年葫芦庙的 小沙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菜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头上已经袅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热乎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抓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来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吐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还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棵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棵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棵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华啊好大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总,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咱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中,真不是钱的事儿……新年好,古得拜!”老王桂断电话,开上车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呢,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又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他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一到村口,杨经理就给拦下了一位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一手拄柄关公大刀,一手拿个电喇叭,坐在路中间,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村。
杨经理忙从口袋里掏出口罩,一边戴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反省,不,隔离呢。”
杨经理闻听,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横幅的上边写着“别来无恙”,下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动静,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总,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不能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总,武汉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里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啥啊?鱼?鹅?”老王打断杨经理的话,“对,对,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摘掉口罩,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叙述了河南农民老王和商人杨经理给武汉送爱心菜的故事,文字朴实,情节设计巧妙,人物形象鲜明。
B.老王两次毫不客气地斥责老伴“废话”,多次反驳老伴的提议,都表现了老王对老伴思想觉悟不高的不满。
C.小说对守村口的老大爷着墨不多,却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还借助他解除了杨经理的误解,推动了情节发展。
D.小说结尾,老王和杨经理不约而同地把送往武汉的菜命名为“爱心菜”,表现了“中华一家亲”的主题。
【2】老王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杨经理买菜送菜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7、(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又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表明大丈夫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诗。
【2】就诗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结合全诗,写一段鉴赏文字。
9、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扈跸①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②,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①扈跸:护从皇帝出行。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②土木:土木堡,地名,明英宗在此被瓦剌军俘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按:巡查
B.责以督率修缮 责:责备
C.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望:怨恨
D.擅举人自代 擅:擅自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于谦正直的一组是
①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②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③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 ④太行伏盗皆避匿 ⑤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 ⑥劾谦以久不迁怨望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小时候,有个和尚认为他奇异不凡,将来长大后可以做救世的宰相。
B.于谦做事有魄力,能为百姓着想,从而得到皇帝赏识,越级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
C.由于于谦不向当时把持朝政的“三杨”行贿,而受到打击陷害,被捕入狱三个月。
D.也先入侵,皇帝被俘,有人主张迁都,于谦果断地阻止了这一行动,安定了民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
(2)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梁漱溟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而登山亦如人生,面对人生,你认可哪种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