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他那优秀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校长请著名数学专家来校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D.在新时代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部获悉,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立的近圆对接轨道上,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
B.《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C.中国犹如一艘航行在茫茫海洋上的巨轮,这艘巨轮正是通过不断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并不断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步一步地驶向美好的彼岸的。
D.南科大这届毕业生之所以备受外界关注,不仅因为他们是该校“去筹转正”后招录的学生,更因为他们是南科大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录取、并获得教育部认可学历的大学。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刀刃若新发于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当代文化研习活动中,某班研究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各项中,不适合这一主题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D.四海之内皆兄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荀子
王善鹏
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直到上初中才惊讶地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情便油然而生。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1.5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也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兰陵的另一位名人,他是被茅盾先生称为“午夜彗星”的近代作家王思玷先生。王思玷先生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仅留的几篇作品被家兄王善民先生编入《午夜彗星》。在兰陵,王思玷是名人,甚至胜过荀子。如果你有机会去兰陵,站在西街口上,一定能看见西山上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王思玷先生神采奕奕,戴一副近视眼镜,留中分头,面对近两公里外长眠的荀子,不知感想如何。
面对一代宗师,王思玷先生像是在背诵荀子的那篇名作:“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王思玷先生的雕像是在地方政协的倡议下,兰陵的仁人志士们自筹资金树立的,雕像下面的石座四周密密麻麻刻满了捐钱人的名字。这不难看出,兰陵人还是挺慷慨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行》却情有独钟。兰陵酒的商标上不仅有李白的诗篇,更有李白的头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这难道不是兰陵人的精明?
《客中行》不是诗,更像广告词,比那个铺天盖地的推销词“相信我没错的”说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内涵。李白为兰陵酒制造的名人效应持久不衰,使兰陵人世代受益。兰陵人把一个酿酒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集团公司,除了兰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没。
兰陵人知恩图报,在美酒厂的办公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大雄壮的太白楼,据说这座太白楼的建造施展了兰陵人大胆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楼,使人联想到李白当年把酒临风醉卧兰陵的洒脱风采。看得出,兰陵人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彩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愁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政府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荀子墓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苍山县革委会另立保护标志碑一座。
我定眼看看兰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无言以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因为家乡沉睡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圣贤——荀子而感到自豪,但同时也为家乡人对荀子墓的冷落而感到不安。
B.文章引用明朝诗人李晔的诗极有意义,它一方面展现了历史上荀子墓一直以来的荒凉,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C.作者想象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像是在对着荀子墓背诵荀子的著名篇章,这表明作者认为荀子应该得到包括王思玷在内的人们的尊重。
D.作者思路开阔,笔法灵活,将与兰陵有关的名人一一写来,挥洒自如,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
【2】本文的题目是“寂寞荀子”,文中却又写了另外两个人物——王思玷和李白,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文章倒数第二段转而写荀子墓(庙)的历史,有何意图?请结合文章进行探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是用银钗打拍子敲碎,就弄脏衣服也不在意,表现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①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②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③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③殊方:异城他乡,此处指夔州。下句“旧国”指故乡。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颇能显示出杜甫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B.首联紧承题目“九日”,写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想要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
C.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D.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所特有的物候做对比,让人体会到,诗人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
【2】这首诗饱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继昌字世长。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颇不悦。
开宝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
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等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以身免。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继昌曰:“当俟主帅命。”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
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阁门使。俄以目疾求归京师。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继昌以疾表求休致。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二年冬,卒,年七十二。
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正残忍好杀,尝有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B.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C.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D.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尚,在此意为被选中与公主婚配。据《宋史》载,驸马尚主后,在家族中会提高一个辈分,与父亲同辈。
B.开宝,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主帅,是统率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其麾下辅佐的副将称为“裨将”。“三个臭皮匠”中的“皮匠”其实是“裨将”的谐音讹传。
D.休致,本义是将职位还给朝廷,在古代,官员可因年老或身体原因主动请辞,休致后仍然可能被朝廷重新启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继昌忠于职守,不临阵脱逃。在平定王均叛乱时,他不因主帅身陷困境而率部逃脱,仍然等候帅令调遣。
B.李继昌足智多谋,打消贼人戒备。叛贼首领喻雷烧用金带行贿,李继昌假意收下,使贼人放松警惕,后为民除患。
C.李继昌为政有方,宽严兼济。他严苛执法,使大名府税收增加;他宽厚待下,使护送粮草误期的县胥免遭一死。
D.李继昌深得圣心,颇为皇帝倚重。他以目疾求归,稍有好转就被委以重任;得知他赴公主寿宴,皇帝特意恩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2)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1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偶像”是风靡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影视明星”、“歌星”等,令广大青少年“追星族”们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古今中外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经济诸领域,较有定论、人生意蕴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物,如马克思、邓小平、梁思成、沈从文、霍金、梵高、贝多芬、项羽、苏轼、李白、谭嗣同等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创造才能、精神旨趣也让广大青少年魂牵梦萦;也有人认为心中无偶像,有的甚至认为偶像就是自己。
关于偶像的话题你也一定有话要说,什么样的人可作为偶像?偶像的内涵和意义是怎样的?我们是否需要偶像?如果需要,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偶像?此外,你也可以发挥想象,让自己和偶像生活一天,感受偶像的魅力,或者抒写自己的感受、思考。
请你以“偶像”为话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是围绕“偶像”的话题进行,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