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伊春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熙熙攘攘,顷刻间都到了上空。

    B.很多人认为,在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之后,依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复兴可谓倚马可待

    C.宋与金的历史,对明末崇祯皇帝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中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弱无能的君主。

    D.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老大嫁作商人妇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3、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3)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

    (4)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A.鲁迅     苏轼        庄子       欧阳修

    B.鲁迅     辛弃疾       曹雪芹      欧阳修

    C.老舍     辛弃疾       曹雪芹      韩愈

    D.老舍     苏轼        庄子       韩愈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加之以师旅(侵略) ②比及三年(等到) ③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 ④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 ⑥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⑦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

    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

  • 5、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自此以后

    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

    个人品德是公民个人在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方面的道德依循,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体到个体、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链条。“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了明礼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锤炼个人品德,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更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醉驾入刑”,推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蔚然成风;立法强制垃圾分类,节约资源渐成文明时尚;以法治破解高铁“霸座”,无赖行径受到严惩……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能否成风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成就以德兴国的中国力量,必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摘编自《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及今,中华民族一直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其精髓一脉相承,其要求基本一致。

    B.个人品德事关公民个人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是完整道德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C.修养个人品德任重而道远,须严格自律,应发自真心,持久不懈,积累于点滴之中。

    D.由好品行到好风尚,进而社会整体文明素养得以演进,这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促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引证法,从道德的重要性谈起,引出“个人品德修养”这一中心论题。

    B.文章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论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采用了对比式结构。

    C.引证和例证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经典语句和列举典型事例证明观点。

    D.文末把个人品德上升到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有力地深化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以德治国就是我们国家今后奋斗的主要方向。

    B.黄旭华、朱彦夫、武荷香等人成为时代楷模,与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密切相关。

    C.只要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崇德向善、践行道义,就能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D.法治对道德建设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我们在进行道德建没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是“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晚景颓废的状况。

    (3)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神话想象表现蜀道开山之难。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1],诗人例作水曹郎[2]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3]

    (注释)[1]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2]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3]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 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C. 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D.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E.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郗愔字方回。少不交竞,弱冠,除散骑侍郎,不拜。性至孝,父母,殆将灭性。服阕,袭爵南昌公,征拜中书侍郎。骠骑何充辅政,征北将军褚裒镇京口,皆以愔为长史。再迁黄门侍郎。时吴郡守缺,欲以愔为太守。愔自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朝议嘉之。转为临海太守。

    会弟昙卒,益无处世意,在郡优游,颇称简默,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后以疾去职,乃筑宅章安,有终焉之志。十许年间,人事顿绝。

    简文帝辅政,与尚书仆射江虨等荐愔,以为执德存正,识怀沉敏,而辞职遗荣,有不拔之操,成务须才,岂得遂其独善,宜见征引,以参政术。于是征为光禄大夫,既到,更除太常,固让不拜。深抱冲退,乐补远郡,从之,出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

    大司马桓温以愔与徐兖有故义,乃迁愔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虽居藩镇,非其好也。

    俄属桓温北伐愔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解职劝温并领己所统。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

    及帝践阼,就加镇军、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久之,以年老乞骸骨,因居会稽。征拜司空,诏书优美,敦奖殷勤,固辞不起。太元九年卒,时年七十二。追赠侍中、司空,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郗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属桓温北伐愔/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解职/劝温并领己所统

    B.俄属桓温北伐/愔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解职/劝温并领己所统

    C.俄属桓温北伐愔/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解职/劝温并领己所统

    D.俄属桓温北伐/愔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解职/劝温并领己所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忧”指“遭逢……的丧事”。旧制,官员在父母死后须停职守丧三年,服丧期满方能重新任职。

    B.“藩镇”是古代地方州郡的长官,掌握一方的军政大权。“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

    C.“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文中指登上皇位。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郗愔生性至孝。在为父母守丧期间,他悲伤过度,差点儿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B.郗愔看重亲情。弟弟郗昙死后,他悲不自胜,终日沉默寡言,与外界断绝往来十多年。

    C.郗愔淡泊仕进。对朝廷的任命,他曾多次推辞不受;即使曾身居要职,他也并不以之为好。

    D.郗愔德高望隆。他的德行操守曾得到朝中重臣江虨等人的肯定,后虽年老仍受到朝廷的高度赞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愔自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朝议嘉之。

    (2)于是征为光禄大夫,既到,更除太常,固让不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草与花

    在五颜六色的盛夏

    在山花烂漫的草原

    我们不得不惊叹

    每一种草居然都能开花

    上面这首小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