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德阳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指的是(   )

    A.黄埔军校 B.抗日军政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 2、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全面和集中体现中国戏曲精华的“国剧”是

    A. 南戏

    B. 昆曲

    C. 秦腔

    D. 京剧

  • 3、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隋文帝杨坚 B.唐玄宗李隆基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 4、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

    A.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B.依据门第选拔官员

    C.隋文帝不恤民力,暴政而亡 D.在制度、建设方面颇有建树

  • 5、在太原起兵反隋,于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唐高宗李治 D.唐玄宗李隆基

  • 6、读“清朝疆域图”(1820年),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南至

    A.太平洋 B.南海诸岛 C.葱岭 D.西伯利亚

  • 7、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文成公主进藏   D. 玄奘西游

  • 8、“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这是一首明末流行的歌谣,当时“闯王”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均田免赋 B.均贫富 C.奖励耕织 D.高筑墙,广积粮

  • 9、下图人物是我国目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是(   )

    A. 寇准 B. 岳飞 C. 铁木真 D. 文天祥

  • 10、下列哪部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 11、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很多重大变迁,一部武汉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在中国现代史开篇之际,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斐然,其中与武汉有关的是

    A.武汉第一汽车制造厂

    B.武汉长江大桥

    C.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D.武汉第一机床厂

  • 12、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唐朝对各派学说和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②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

    ③妇女骑马、打球成为时尚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勾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 14、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政权的更迭与分立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 15、两宋时期,政权并立。下列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

    A. 辽——耶律阿保机 B. 金——元昊

    C. 西夏——阿骨打 D. 辽——朱温

  •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

    A.南宋军民英勇抗金。 B.金朝统治者留恋北方生活。

    C.南宋王朝对金屈膝投降。 D.金朝无力统治南方广大土地。

  • 17、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 18、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下图),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民间交易也很发达。材料中的“”填写的内容是(     

    A.北宋建立

    B.契丹建国

    C.“澶渊之盟”

    D.辽灭北宋

  • 19、“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 20、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________一带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 22、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 23、填空题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4)元朝设置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娱乐兼商业场所____

  • 24、列举唐太宗任用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 2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下列事件所发生的朝代。

    (1)黄巢起义——

    (2)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3)郑和下西洋——

    (4)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 28、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 29、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 30、__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_________业兴起。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写出下列朝代的都城。

    (1)隋朝——

    (2)北宋——

    (3)元朝——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

    ——《泰州地方志》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

    (5)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