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破性发展。下列对小说《水浒传》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B.小说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
C.它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它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2、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 )
A.取消了行中书省 B.废除了丞相 C.分封了诸子为王 D.成立了特务机构
3、如图图文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在某电视台一个鉴宝节目现场,某专家对下图作品做出如下评述: “其楷书……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端庄劲美。”这幅作品可能是( )
A.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铭》
B.王羲之《兰亭集序》
C.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D.锺繇《宣示表》
5、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泛指人口)日繁,人物殷富”。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外贸易繁荣
B. 天朝物产丰富
C. 商品经济繁荣
D. 贫富差距缩小
6、唐朝时期,中原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政策
7、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他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他就是
A.唐高祖李渊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
8、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是国家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一级重要行政机构,请问,省级行政区域的出现,最早是在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9、元朝时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行省 C.台湾府 D.宣政院
10、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
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11、“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袈裟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请你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2、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不加掩饰地表达了他对集权的渴望。为此,雍正帝
A.建立行省制 B.设置特务机构
C.设立军机处 D.实行八股取士
13、清朝前期,大的商帮中除了晋商外,另一个能与晋商相匹敌的是
A.徽商
B.鲁商
C.浙商
D.闽南商
14、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5、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人们都只使用竹简写字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16、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不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派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西行天竺
C.设立宣政院 D.册封达赖班禅
17、中国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开放包容。下列对此叙述有误的选项是( )
A.鉴真东渡传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B.朝鮮半岛的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C.玄奘西行取经学佛,译经著书,为中印友好交流作贡献
D.玄奘西行取经地点被称为大食
18、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9、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20、2018年3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首次会晤时,就用“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高度评价中朝传统友谊。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
A.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B.僧人鉴真矢志不渝,六次东渡
C.唐玄宗册封怀仁可汗
D.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华
21、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仙”,_____________被誉为“诗圣”。
2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3、唐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24、五代十国时代特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5、1368年__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6、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_。
27、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文化和_______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入中国,外来的_______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28、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29、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30、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_______。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
31、连线题
32、列举题
(1)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2)请列出宋元时期两项著名的科技成就。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写出《资治通鉴》的时间、作者、体例、和记载内容?
(5)分别写出辽、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如图: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丝绸之路”有哪些突出特点?唐朝海上丝绸之路较为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宋代海外贸易向西最远到达哪些地方?宋代海外贸易如此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