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小说《红与黑》情节的表述,前后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唉,我的性格中或许缺少了点刚强,在拿破仑麾下,也不会是个好兵,不过,跟女人暂且逢场作戏,也可解闷消愁。”——于连处心积虑,准备制定计划勾引玛娣儿特小姐。
B.“天哪!所谓幸福、爱情,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渴望已久的东西,一旦如愿以偿,心灵反陷于了惊讶惶惑之中。”——这是于连第一次与瑞那夫人幽会后,内心发出的感慨。
C.“他不要不爱我了,唉!对他来说,我老得多了,比他大出十岁呢!”——玛娣儿特小姐在与于连约会之后,面对于连对她的态度,惴惴不安,不知所措,无法确定于连的情感。
D.“很明显,他们要我自蹈祸机,至少是想愚弄我。”“万一她是诚心诚意的呢?这样在她眼里,我成了十足的胆小鬼。”——于连在收到玛娣儿特的密信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E.“为什么要悔恨?人家肆意侮辱我,我行刺杀人,罪不容诛,如此而已。”——在没有得知瑞那夫人仍然生存的消息之前,于连整个人处于一种极度自责的精神焕乱的状态中。
2、下列各副楹联,不适合戏台剧院张挂的是( )
A.借虚事指点实事 托古人提醒今人
B.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丈地万里江山
C.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D.面目总非真 借己证人由他做作 事情多不假 居今鉴古要你思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B.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C.方山子亦矍然 D.使从事于其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1930年最后一条野生袋狼被杀于墨本纳……袋狼这个曾经繁盛的物种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B. 展厅里几乎看不见买车的顾客,销售人员没精打采地打发时间,而待售新车倒是停得满满的……
C. 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D.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B. 古人说:“文无定法”。鲁迅说,所谓“作文秘诀”都是“ 骗人”的;后来邓拓说写作只有一条“不要秘诀的秘诀”,其看法与鲁迅的实质相同。
C.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D. 水有动态美和静态美,静者如湖、沼、潭、池、泽;动者如江、河、溪、泉、滩、瀑……等等。
6、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写作。1920年胡适将其发表的白话诗结集出版,取名为《尝试集》,对于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批评者有之,贬低者更有之。有位北大毕业生到外地任教,登上讲台一句话没说,拿起粉笔随手就在黑板上写了胡适那首《两只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然后对台下的学生说:“这也叫诗!”后来《尝试集》多次再版,胡适将自己删过的本子又送给任叔永、陈衡哲、周树人和俞平伯,请他们再次增删。最后的定稿基本上冲出了“文言窠臼”,创造了白话诗的现代化语言形式。《尝试集》影响了一代诗人的成长,在胡适等人的熏陶、激励下,文学界涌现出郭沫若、冰心等许多新诗作者,胡适看到这些青年诗人大胆、新鲜的创作,看到新诗在这块古老的土地扎根发芽,非常兴奋,他在《尝试集》第四版自序中幽默地写道:“我现在回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我现在看这些少年诗人的新诗,也很像那缠过脚的妇人,眼看着一班天足的女孩子们跳上跳下,心里好不妒羡!”陆游曾有诗云“尝试成功自古无。”胡适则反其道而行之一自古成功在尝试。在一切都混沌迷蒙的新文学初期,胡适称得上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节选自《胡适:百年新诗第一人》,有删改)
【1】文中举北大毕业生的例子,用意何在?
【2】请简要概括文中画线的“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的内涵。
【3】根据文意,谈谈胡适《尝试集》的意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兵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2)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向他人学习不必在意对方年龄大小的观点。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孙权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带着孩子的穷苦母亲艰辛劳作的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古讽今是古人写文章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卒章显志,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朝统治者。
(3)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又暗含时光易逝之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上下文填写恰当的语句。
(1)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的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饮,享受室中之乐,心情愉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异曲同工。
(3)《浪淘沙》中,李煜借落花流水象征故国一去不回,表达亡国之君的悲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细致地写出茅草飘散各处的情景。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5)《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
(6)古人常把月光比作流水,而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喻月光,已颇见才气,而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月光中之影,更是颇具匠心,令人称绝。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中想象前行之路,以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双声子
[宋]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注]①三吴:说法不一,今采《水经注》之说,指吴兴(吴兴)、吴郡(苏州)、会稽(绍兴)。②姑苏台榭:指姑苏台,在苏州市郊灵岩山。春秋时吴王夫差与西施曾在此游宴作乐。③牢落:稀疏。
【1】从词的内容看,词人借_______的历史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怀古幽情,意境_______。
【2】试赏析这首词所用的艺术手法。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盛文肃察人
沈括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无,未曾发诗。” 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秀,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①。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②,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召试:应召赴考。 ②寝夺:停止任命,免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
⑵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
⑶公得诗不发封
⑷遂尔轻脱
【2】比较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肃骤称其才雅∕始见其气韵清秀
②今乃不读其诗∕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
A.①组中的两个“其”字相同,②组中的两个“乃”字不同。
B.①组中的两个“其”字不同,②组中的两个“乃”字也不同。
C.①组中的两个“其”字不同,②组中的两个“乃”字相同。
D.①组中的两个“其”字相同,②组中的两个“乃”字也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
⑵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4】“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表现出盛文肃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盛文肃对夏有章先后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孩子,只要你心里有奔头,还怕干不成事吗?”你心中的“奔头”是什么?
请以“我心中的奔头”为题,写篇小练笔,展示你为理想奋斗的过程(文章不出现校名和学生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