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调查某种昆虫的卵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
③在研究动物生长激素的作用时可以采用摘除—饲喂法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丰富度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的设计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参与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接受到特定抗原刺激后被激发而产生的,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D.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下列有关激素功能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
B.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的切除神经的小肠内,结果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调节
C.给予糖尿病狗注射从萎缩胰腺中提取的提取物,利用了“加法原理”
D.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被胰蛋白酶分解了
4、下列哪些因素不需要通过预实验来探究( )
A.IAA促进垂柳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枝条上芽的数量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富贵竹上叶的数量
C.探究光照强度对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时的NaHCO3溶液浓度
D.观察重力对植物生长方向影响的实验中光照的有无
5、如图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自然生态系统,P、R、S、T、F、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成分P、R、S、T、F、E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都相同
B.R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利用和被S摄入
C.该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基本持平
D.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平衡的基础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季节的更替会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B.由图可知6-8月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C.由图推算,该种群出生时间可能在2月底到6月之间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改变性别比例,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
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②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气孔关闭
③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
④油菜素内酯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
⑤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⑥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⑤⑦
D.①③⑥
8、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上挑战了极少尝试的1620难度动作,完美落地,为中国代表团摘得北京冬奥会的第三块金牌。谷爱凌能够完成一系列动作是各神经中枢协调配合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比赛期间运动员能准确地完成一系列动作与大脑皮层的调控有关
B.运动员在空中完成翻转后能平稳落地,与小脑有关
C.比赛期间运动员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D.比赛期间运动员能维持正常的呼吸,与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有关
9、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残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下图为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M、N表示营养级,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从M流向N时的传递效率约为11.8%
B.海水立体养殖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C.若增加海带养殖量,会使牡蛎的产量降低
D.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2488kJ/(m2·a)
10、捕蝇草每片叶子的顶端长有一个形似贝壳的小夹子。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当昆虫在叶片上来回走动摄取蜜汁时会碰到触发毛,“小夹子”就能“感知”到猎物从而快速关闭将其夹住。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下列关于捕蝇草说法正确的是( )
A.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由其内分泌腺分泌的
B.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才合拢叶片,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
C.以上分析得出捕蝇草与飞虫、蚂蚁之间进行单向信息传递
D.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仅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1、如图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X、Y、Z表示相应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腺,①~③表示相应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②可以作用于腺体X、Y
B.图中X表示下丘脑,③表示促性腺激素
C.若血液中的激素②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③含量下降
D.激素①③作用于X和Y的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
12、关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关系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
C.森林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液、血浆等
C.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
D.血浆的组成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14、下列与环状双链DNA 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 DNA 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连接在一起
B.该 DNA 的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该 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相等
D.该 DNA 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1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识别并结合HIV 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B.HIV 侵染初期,机体中的T细胞产生抗HIV 抗体清除大部分HIV
C.HIV 侵染后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经药物治疗的 HIV产妇因其乳汁中病毒含量低,最好选择母乳喂养
16、下图为深海冷泉生态系统部分食物关系图,其中的共生甲烷氧化菌可利用冷泉喷发的甲烷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通过与硫酸盐还原菌组成的联合体催化甲烷释放能量。自由生活的甲烷氧化还原菌可以利用有机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冷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海虾与共生多毛类动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甲烷氧化菌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D.冷泉中的冰蠕虫对人类医学的研究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7、某种瓢虫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红色(a)为显性。某一种群中黑色个体(AA)占10%,红色个体占30%,则a的基因频率为( )
A.10%
B.30%
C.40%
D.60%
18、下图1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
B.图1中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会引起B的数量的增加
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②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
19、牧场某区域因受到雷击引发火灾焚烧殆尽。为恢复该地的群落结构,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试验。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采取了两种处理方式: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第一年初人工播种多种草本植物种子)。调查试验期间这两种样地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地类型 | 初始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自然恢复样地 | 0 | 10 | 15 | 18 | 24 |
人工干预样地 | 0 | 31 | 27 | 24 | 24 |
A.自然恢复样地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人工干预加快了牧草地的群落结构恢复速度
C.第四年两类样地的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相同
D.自然恢复样地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逐年下降
20、细叶榕的种子被鸟吃掉,随同粪便一起排出落在了红壳松的树干或枝丫处后,种子就会萌发生根,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之后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状缠绕在红壳松上,依靠红壳松的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光照,最终将红壳松缠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叶榕借助红壳松争夺更多的光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细叶榕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种间竞争
C.鸟粪便中的能量不会随分解者的作用再次进入植物体内
D.小杜鹃鸟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鸟的生态位
21、以下关于桑葚胚、囊胚、原肠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发育的顺序是受精卵→桑葚胚→囊胚→原肠胚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其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桑葚胚期之前的细胞均未出现细胞分化
D.原肠胚的外胚层由内细胞团的表层细胞形成
22、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C.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产热速率往往大于散热速率
D.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以增加产热
23、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2,4-D对银杏插枝生根的影响”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
组别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2,4-D溶液的浓度(mol/L) | 10-8 | 10-7 | 10-6 | 10-5 | 0 |
生根数平均值(条) | 5.4 | 6.8 | 11.3 | 8.7 | 3.2 |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插枝上芽的数量是无关变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B.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
C.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高浓度2,4-D溶液抑制插枝生根的结论
D.若不设e组,通过a~d组相互对照也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24、根据图1突触间作用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2、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轴突l释放的递质可引起K+快速流出神经元M
B.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作用于与轴突2和神经元M
C.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动作电位
D.轴突l、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25、如图是用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几种育种过程。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培育出的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育种方法①称为__________,与方法②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_____________(是/否)发生了进化。
26、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实验图解,请分析实验结果([ ]内填写①或者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产生含14C的有机物,是由于在装置A中结构[ ] 进行了 反应,为在结构[ ] 中进行的 反应提供了 等物质的缘故。
(2)装置B中不能产生含14C的有机物,主要是结构①中缺少 和 。
(3)此实验说明进行光合作用完整单位是 。
27、如图1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图1中细胞①为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
(2)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________进一步清除。
(3)图2细胞为________细胞,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识别________细胞表面的CD4受体从而侵入细胞。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为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据图
(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导致尿失禁,其原因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处受损,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2)某实验小组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研究有关尿量生成的问题:
①分别设置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小鼠的尿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一方面乙醇作用于____________,抑制机体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乙醇能_____(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②刺激小鼠的迷走神经,发现小鼠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
③若给小鼠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致其尿糖,发现小鼠的尿量也明显增加,原因是______。
29、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观察与实验,并绘出相关坐标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电镜下观察绘制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1中①和③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光照条件下,结构②中形成的产物有___;光照条件下,结构④中酶的主要功能是___。
(2)图2表示某种植物黑暗条件下,在O2浓度分别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假定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在O2浓度为d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___,当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___倍。
(3)图3表示光照和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某种植物放在封闭温室大棚内,测得大棚中一昼夜CO2浓度变化的坐标图。图3的 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是____点。大田作物夏季中午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原因是____。据图3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有无午休现象?____。若连续三天,大棚的环境条件保持不变,则该植物的总重量发生的变化是___。
30、下图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①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2)请写出图1代表生物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X与图1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相同,其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M→N或N→M),如果合成出来的蛋白质是CFTR蛋白,可以有效缓解囊性纤维病,充分体现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1、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A基因的频率__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1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细胞,序号表示过程),图2是第一次感染某病原体时机体中的抗体浓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b和细胞c分别在_____中分化成熟;体液中的a细胞杀灭抗原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图1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填字母)。
(2)图1中①②⑥⑨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免疫;细胞g的效应是_____,若图中靶细胞是癌细胞,则过程⑨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3)图中过程③是指_____。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图1中过程_____(填序号)发生的免疫速度更快、更强;在图2中画出血液中的抗体含量变化。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