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喋(dié)血 淬(cuì)火 惩创(chuāng) 刀俎(zǔ)
B.挥斥方遒(qiú) 弄(nòng)堂 船舷(xián) 发酵(xiào)
C.彳亍(chù) 长篙(gāo) ##dot## 戮(lù)力 长歌当(dāng)哭
D.忸怩(ní) 瞋(chēng)目 忤(wǔ)视 叱咤(zhà)风云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参赛选手挥洒自如的创作,精湛的书法技艺充分展示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近日,第五十一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城举行,全球众多人工智能成果再次齐聚亮相,令人目不交睫。
③展销会上,有位顾客突发疾病,经过我的鼎力相助,这位顾客的病情慢慢舒缓过来,看到我忙前忙后的样子,他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④以往金融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领域金融风险集聚,时下防控金融风险已提升到如此高度,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已不可或缺。
⑤他聊起这一年安溪的大变化来如数家珍,如,茶产业正实现“二次腾飞”,园区建设助力安溪经济强势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满了
⑥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他神气十足,引起了参会来宾的共鸣和对赫基集团移动学习运营的好奇,将交流会推上一个小高潮,赢得了大家称赞。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你是什么?你是一个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________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A. 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B. 他们会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懂得人生的真谛。
C. 他们会懂得人生的真谛,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
D. 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懂得人生的真谛。
4、下列各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群臣侍殿上者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秦王购之金千斤 ⑦夫晋,何厌之有 ⑧敢以烦执事 ⑨取之百金 ⑩见燕使者咸阳宫
A. ①③/②④⑥/⑤/⑦/⑧/⑨⑩ B. 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C. ①③/②④⑦/⑤/⑥/⑧⑨/⑩ D. ①③⑤/②④⑦/⑥/⑧⑨/⑩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倒转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又何羡乎?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渺渺兮予怀 C. 客有吹洞箫者 D. 何为其然也
6、(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老去的木匠
王贵宏
①老一辈的木匠,都渐渐老去了。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工厂可以批量生产,那些靠木匠一斧一刨做出来的手工家具却正在一点点地消亡……
②木匠们几十年的手艺都集中在锯、斧、刨、墨线、凿子等工具上,原本一堆粗糙的木材几天工夫便成了一件件漂亮的家具。木匠们对工具很爱惜,干完活都整齐地放在一个帆布袋里。这些工具轻易不借人,也不允许别人随便动。过去没有电锯、电刨等机器,板方都是木匠用锯“哧啦、哧啦”一下一下地破出来,细碎的锯末在空中飞扬,像细碎的雪花。推刨的木匠弓着腰,前一步后一步一遍遍刨着凸凹不平的木料,薄薄的刨花片片飞散,像木头里开出的花朵。
③木匠同许多匠人一样,靠手艺吃饭,用辛苦赚钱。但也有做木工活不为稻粱谋,偏偏上瘾成癖的。明熹宗时,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④木匠的手艺有高低之分,手艺高超的木匠做的家具往那一放,俨然一件工艺品,人见人夸。所以顶级木匠活应该被称作“木器艺术”。一流的木匠都是雕刻大师,不仅能在木料上雕龙刻凤,而且那些手艺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他们做的木器不仅有实用的家具,也有可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可流传百世。从那些久远年代的木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某种温和与淡定。它会让人感到:真正的木匠,靠的不仅是经验和技艺,更多的还是情怀与思想。这样的木匠,是真正的手艺人,他的作品镌刻下了自身的语言和立场。
⑤木匠一生,与木为伴。他应该明白树木是有血肉经脉的生命体,他应该听得懂树木生长衰老的声息。对木匠来说,从一棵树到一块木材,那绝对不是生命的消亡,而是生命质地的变迁和飞跃。木匠必须用自己的手艺,让那些记录着树木沧桑年轮的树纹,以实用与艺术的姿态,来展示生命的重生。
⑥木工房有最独特的音乐和令人迷醉的木香,有木头世界里最奇妙的花纹和美丽的雕绘。如今想想,木匠的动作与姿态,蕴含着力量的壮美和灵巧的秀雅。那不断诞生的家具、木器里,有流行时尚的韵味,也有流传收藏的价值;有传统的延续,也有创新的思想。木匠人的手是粗糙的,而作品却是精致的。真正的手艺人生,就是手工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⑦如今,木匠和他们的手艺渐渐远去,让人十分怀念……(选自“新华网”)
【1】谈谈你对标题“老去的木匠”的理解。
【2】请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如何理解第⑤段中“从一棵树到一块木材,那绝对不是生命的消亡,而是生命质地的变迁和飞跃”?
【4】你还知道哪些传统工艺正在消亡?请举出两个例子。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___________。
(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句填空。
(1)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 _______ ,______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说法,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2)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9、补充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仅李白的诗歌中常有酒的意象,苏轼的诗文中也是如此,在《赤壁赋》中写他举起杯盏和客人相互敬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他以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向儒家道德中智、仁、勇这三个范畴,传达一种自信、理性、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荀子的《劝学》善于设喻。文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拉车为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中从“________”四字起,由忆往昔转而写眼前所见所闻。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虚实相生,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远的时间背景,风格雄浑苍凉。
B.“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是对“江山如画”的映照。
D.“羽扇纶巾”写的是诸葛亮,此处借诸葛亮衬托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的儒将形象。
【2】根据教材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读书小组要给《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写景·咏史·抒情。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笑。请你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争,未能得坚决也。吕后恐,不知所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日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良曰:“始上数在急困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四人年老矣,皆以上嫚娒士,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以死争太子。上阳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劝立萧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良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
(《汉书·卷四十·张良传》,有删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良从入关,性多疾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B.今上日欲易太子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C.以爱欲易太子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置酒,太子侍 沛公则置车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始上数在急困之中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然上高此四人 吾何快于是
C.上目送之 范增数目项王
D.客建成侯所 唯君图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难以口舌争也 以其无礼于晋
B.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 失其所与,不知
C.因疾不视事 因击沛公于坐
D.非天下所以存亡 所以遣将守关者
【4】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上怪,问曰:“何为者?”
A.百姓之不见保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莫之能御也
【5】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阳许之,犹欲易之 “阳”同“佯”,假装
B.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不
C.善刀而藏之 “善”同“缮”,揩拭
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同“型”,做榜样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
B.今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
C.今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
D.今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辨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B.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之子。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或称太子。
C.太傅,古代职位名,始于西周,常担任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汉后多为虚衔。
D.谥,君主时代在帝王、贵族、大臣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赞扬死者的一些称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入关以后,因为身体原因少食五谷,闭关炼气养生达一年多。
B.张良最后出了一个主意,让太子写一封谦逊的信并且用车去接被皇帝贬谪的四名士。
C.张良不想介入皇上家庭内部的立太子之事,虽然吕后曾经派建成侯吕泽去胁迫他。
D.张良因自己的聪明才智被皇上赏识,既出奇计攻下马邑,又劝皇上立萧何为相国。
【9】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空中课堂、网络直播课迅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修课。
复兴中学的语文老师们精选专题,大胆创新,为同学们送去了一份份精美的学习套餐。其中,李老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带领同学们遨游诗海,领悟现代诗的魅力。开学返校后,学校还准备举行一场新诗创作大赛,以此来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提升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当然,以“小理”为代表的部分同学,持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认为新诗更是读不懂,看不明白,对提升学习无用,与文学素养无关。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