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湾新竹2025届高三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关于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声声慢》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不增添词人的愁绪。下阕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 2、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墩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④③

  • 3、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zhǒng) 何可道(shèng)

    B. 然(yǎo) 有碑道(pú)

    C. (miù) 既往不(jiū)

    D. 王回深父(fǔ)无物以之(xiāng)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分别,妈妈见我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又是好吃的又是带我买衣服,关爱殷殷,无所不至

    B. 巨额买进,天价卖出,这种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体现出一个有实力、有气魄的投资家的远见卓识和经营魄力。

    C. 文章在对云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D. 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 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挥斥方遒  激浊洋清  博闻强记  短小精悍

    B.不寒而粟  步履蹒跚  草菅人命  廖廓江天

    C.图穷匕见  戮力同心  秋豪无犯  劳苦功高

    D.目眦尽裂  自矜功伐  陨身不恤  长歌当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从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对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从理念层面看,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利用,坚持制度先行、统筹推进,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提出并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广泛协商、凝聚共识,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100904版)

    材料二:

    近日,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张,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20195月联合国公布的全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75%的陆地环境,66%的海洋环境受到影响,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遭受灭绝的威胁。抓住时间窗口,逆转自然界遭受的破坏,只能靠所有国家联合起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促进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艰巨任务,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不懈努力,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的新路子;持续加大涉及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问题的打击整治力度;在湿地、森林、河流、荒漠等领域实施多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且成效显著;统筹推进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中国不仅切实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而且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借助一带一路 南南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爱知目标2011-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执行取得积极成效,20爱知目标中,3个目标进展超越预期,13个目标取得关键性进展,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成绩。中国爱知目标执行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警示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只有携手并进,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我们共谋人与自然谐共生之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摘编自《求是网》202110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只有尊重、顺应并保护自然,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是世界上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C.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需要各国坚持多边主义,责任共担,携手并进。

    D.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各国携手应对才是正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的发布,主要是介绍中国取得的成效,为世界树立一个榜样,让他国效仿。

    B.十八大以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爱知目标”不断取得进展,已基本达成。

    C.近年来,人类经济活动加剧,严重影响到了海陆环境,众多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D.生物多样性危机重重,致使环境进一步恶化,极端天气频发,新冠疫情肆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保护生物多样性”观点的一项是(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C.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D.为了保护天鹅种群,山东荣成利用独特地理优势,上百家公司大规模人工养殖天鹅,取得不错经济效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异同。

    【5】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三句,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酣歌的美丽动人景象。

    (2)《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中,表现庖丁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中,点明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鸿门宴》中表明大丈夫应该不拘小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书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男子未见恋人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2)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3)《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事的感慨,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畲田词五首

    王禹偁

    其二

    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树种明年似乱麻。

    其五

    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注]①北宋淳化二年,诗人担任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时所作。当时商州荒僻,仍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畲(shē)田:烧荒垦田。②劚(zhú):用刀、斧等工其砍削。③商於(wū):古地名,在今陕西商县、河南淅川县一带。④舍人:作者自称。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宰杀家禽,呼唤招待前来帮助垦田的乡亲,表现了热情互助的淳朴民风。

    B.烧荒垦田的耕种方式虽然受到质疑,但当地的农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判断。

    C.在劳作的过程中,人们自娱自乐,奏乐歌唱,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D.虽身为地方官员,但诗人融入民间,依照农人曲调填词,表达劳动者的心声。

    【2】这两首诗与杨万里的《插秧歌》在内容上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沛令,辟仇,从之客,因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选自《汉书·高帝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常咸阳   徭:服徭役。

    B单父人吕公沛令   善:与……交好。

    C从之客,因   家:安家。

    D进不满千钱,之堂下 坐:坐下。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B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C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D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高祖有胸襟,有气量,但到了壮年,才当上泗上亭长,他在观看秦始皇出行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慨。

    B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为奉承县令的贵客,都去送礼,高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却假称贺礼一万钱

    C吕公善于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很敬重他。酒宴结束送客的时候,吕公告诉高祖要保重自己,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高祖。

    D高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4分)

    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4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贾喜欢物理,但物理成绩中等水平;他的历史成绩拔尖,但兴趣不在历史。高一期末高考科目选课时,他和父母的意见不能统一。他想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物理,父母却认为历史比物理更易博取高分而要求他弃物理选历史。

    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议论文。

    任务一:请你选择一种身份(家长或者小贾),给对方写一封信,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任务二:你的班主任得知此事后,在班级里组织了一场以“理想和现实”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体验感受写一篇发言稿。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文体特征明显;⑧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