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苏淮安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词语俱乐部。(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饶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见惯

    卓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成疾

    1.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_______

    2.母亲因为常年劳苦,日夜工作,终于_______________,一病不起。

    3.对于他的无理取闹,我们早已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

    3)河汉清切浅,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 3、词语积累填空。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它们分别是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叠词展示了这首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含有叠词的四字词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形容路途遥远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形容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叠词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课文填空。

    1、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拜_________________为师,从中我们也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_,茂密的森林是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_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_______.......这里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接着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孔子说过的话,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孔子弟子三千,请列举他的两位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孔子的眼中,水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好像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有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由水的特性,我们还能联想到一些诗句!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这正如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穿山岩,凿石壁,正如刘禹锡所写: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簌自天涯。”“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会让我们想到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 5、区别下列汉字并组词语(6分)

    裙( )雅( )绎( )索(   )馨( )锈(   )

    群( )稚( )驿( )(   )( )绣(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

    白头搔(sāo  shāo)更短,浑(hūn  hún)欲不胜簪。

    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

    (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______

    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

    ___________

    4填一填,记一记。

    诗仙是指    朝诗人    ,写过《        》;诗圣是指  朝诗人    ,他写过《      》;诗鬼是指   朝诗人    ,他写过《   》。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

    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二则。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雨知时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当春乃发生。                                                  初闻涕泪满衣裳。

    随风潜入夜,                                                  却看妻子愁何在,

    润物细无声。                                                  漫卷诗书喜欲狂。

    野径云俱黑,                                                  白日放歌须纵酒,

    江船火独明。                                                  青春作伴好还乡。

    晓看红湿处,                                                  即从巴峡穿巫峡,

    花重锦官城。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注释: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②蓟北: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从。                  ③青春:指春天。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锦官城(zhòng     chóng )                 (juàn     juǎn )

    【2】理解词语意思。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阅读两首诗根据相关内容填表。

    诗题

    (内容、体裁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项目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春夜喜雨

    ____

    ____

    ____

    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____

    ____

    ____

    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南望王师又一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____

    A.长江  B.黄河 C.黄山  D.华山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字则突出了山的 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4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春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叫“万年”的青年,家里很穷,以打柴为生。但他十分聪慧, 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影响他人作息与出入,决心把节令摸透弄准。一天,他上山打柴,在树下休息时,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到家里,他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日晷仪”。可是,当天气出现阴天雾时,就无法观测,怎么办?后来他到泉边喝水,看见那崖上的泉水很有节奏地往下滴,引起了他的兴趣,便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就这样,他通过测日影,用漏水记时的方法慢慢发现,每隔 365 天,时间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最长的一天是夏至。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由于节令的失常影响农业生产,老百姓叫苦连天,为此他十分苦恼,一个叫阿衡的大臣为了讨好国君,奏称设天台敬祭天神,就可以解决时令失常现象,祖乙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便带领群臣祭天,结果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便带上日晷仪和五层漏壶去见祖乙,他给国君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万年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万年留下来,并在天坛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又派 12 个童子给万年听用。

    过了一些时候,国君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万年指着天象对祖说乙: “现在,申星已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 希望天子定个节吧。”

    天子祖乙说:“春为节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由来。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断叫苦,形容十分痛苦、烦恼。__________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__________

    2根据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万年虽然家里穷,但他很聪慧。

    B.万年发明了日晷仪和五层漏壶可以让节令正常起来。

    C.大臣阿衡的做法也可以解决节令失常的现象。

    D.“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指的是旧年已经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3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知道春节的由来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风筝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嘟哪,得嘟嘟!"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zhēng mào  yán   shù  qín   wēi wǔ

    (   ) (   )   (   )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

    霸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4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______ ( )

    5缩句。

    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为我们描写了哪些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______,最土的是______,最美的是______ ""的理想是什么?所以""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短文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读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经常( )精心( )安全(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同归于尽:————————--

    (2)音容笑貌:——————————-

    4“———”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5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作者借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12、根据课文内容先填空,再做题

    从远处看,(   ),(   ),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   ),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   ),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   ),别有( )。

    (1)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 )。

    (2)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离太阳最近的树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 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 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  滔滔不绝)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头重脚轻  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 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 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 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 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在文中的里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上面画“√”。

    3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关注——_______

    经常——______

    4离太阳最近的树意思是说( ),这种树叫( ),作者大量笔墨写了树根,目的是( )。

    5你认为第4自然段中司务长的话是正确还是错误?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最深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冰雪精灵——雾凇

    张敏

    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O℃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①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②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③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④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雰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増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1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第2自然段引用古诗词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的语言很讲究分寸。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 16、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快乐习作。(请另附纸)

    题目:第一次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第一次做某件事的经历,请选择其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