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知名酒厂积极尝试品牌联名,与某咖啡联合推出咖啡酱香拿铁,发售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由此可见,企业市场制胜的主要因素是( )
A.提升创新能力
B.降低生产成本
C.重视广告宣传
D.扩大企业规模
2、2023年7月1日零时起,此前申请已获批的香港私家车可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这一新规( )
①有利于方便香港市民往来内地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实施
④有利于加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和同世界共创发展机遇的愿望与行动吸引了全球华商的关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找到了中国答案: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与信心。说明我国( )
A.已经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B.已经成为主导世界事务的大国
C.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多年来,“110”这三个数字已刻入百姓的骨髓,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下面一组图片诠释了“110”的含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协助配合公安机关工作是公民的权利
③公安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④公安机关用忠诚担当守护百姓安宁幸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以下经典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友善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敬业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国
6、创新永无止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下面关于“激发创新活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B.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
C.保护知识产权与尊重创造、保护创新无关
D.科技创新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无需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
7、珍爱地球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此,公民应该( )
A.低碳生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B.追求美丽,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C.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讲究卫生,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8、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漫画《低碳生活》启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要( )
①降低经济发展需求②控制能源供给数量
③倡导绿色生活方式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全体社会成员都要树立法治观念。下列行为符合厉行法治要求的是( )
行为1:某监管人员为牟利泄露举报人个人信息
行为2:某人民法院拒绝采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行为3:王某拒不履行合约规定,并拒绝支付违约金
行为4:某交警将涉嫌无牌上路的执法车辆依法扣留
A.行为1和行为3
B.行为3和行为4
C.行为1和行为2
D.行为2和行为4
11、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民族团结( )
①各族人民需要齐心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需要在民族自治地方贯彻“一国两制”的重要制度
③需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繁荣的方针
④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基本义务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新的历史起点上,也要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来审视中国经济。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②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缩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③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矿开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
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②科技发展水平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高度自治
B.一个中国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依法治港治澳
15、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带着“开放”基因,始终保持外贸大省实力,进出口贸易规模连续37年位居全国第一。广州某校九年级学生举办《延续开放基因,续写春天故事》的手抄报活动,下列素材符合手抄报主题有( )
①广交会·对外开放再谱新乐章②深圳特区“先行示范”再出发
③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圆满闭幕④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展机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下面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正确的是( )
A.新型的民主、民主监督
B.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
D.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直接选举
17、中国诗歌传统文化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追求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经常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下面同学们搜集到的古诗词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一组是( )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2022年,新华社发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述评》。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画卷徐徐铺展……下列符合我国民主建设进程的是( )
①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②探索民主制度的足音③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9、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直到今天,这一警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通往国富民强的路上,必须坚持( )
A.基本经济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改革创新
D.依法治国
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这些要求( )
A.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B.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有利于公民依法行政、积极参与、主动监督、献计献策
D.有利于推动政府规范司法权,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1、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媒体共同举办了2019“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学生小凯借助这一平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判断:
理由:
22、国家和社会治理只要法律发挥作用就行了,有没有道德无所谓。
23、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针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某学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展开了讨论。张慧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刘江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够广泛,比如我们初中学生就依法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根据教材所学知识,请你判断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4、【法治中国 国家治理】
2019年8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题目为《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一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全方位展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1)法治的要求是怎样的?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3)这一基本方略的总目标是什么的?
(4)实施这一基本方略的方针?
2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6、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正像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一-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怎样才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7、【建设法治国家 共创美好环境】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鲜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张丽同学摘抄了《决定》的部分内容:
摘抄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摘抄2: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材料三: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保法正式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首次写入生态保护红线、设计按日计罚制度、增加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张丽同学的摘抄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4分)
摘抄1:
摘抄2:
(3)根据材料三,结合我国的国情,谈谈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意义。(12分)
(4)“修订后的环保法”将每年6月5日定为环境日。作为青少年,你打算怎么做?(8分)
2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的讲话
(1)学理论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__________ 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 ___________ 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2)悟思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