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追根求(_____) 司空见(_____) 见(_____)知著
无独有(_____) 鄙夷不(_____) (______)而不舍
有的年轻人总爱思考如何才能取得科学领域的重大发明,却往往对身边______的事物________。殊不知,他们忽略的_______的能力和 _________的精神同等重要。
2、补充词语。
________而入 怒气________ ________一息
____不转____ ____兵____政 三____两____
3、辨字组词。
稿(______) 磁(______) 沟(______) 购(______) 谋(______)
篙(______) 滋(______) 钩(______) 构(______) 媒(______)
努(______) 慕(______) 蓦(______) 稍(______) 挠(______)
怒(______) 幕(______) 募(______) 梢(______) 绕(______)
4、根据译文,填写诗句。
(1)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孤芳自(_________) 眼花(_______)乱 (_________)尽全力
(_________)打正着 (________)动不已 (_________)欲动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
(1)等闲:________________ (2)浑: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7、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类阅读。
记忆中的相思树
①又见相思树,在这个萧索的深秋里。每每遇见相思树,总会忆起外婆,忆起外婆家那片浓郁的相思树林。留在记忆深处的永远是最初的美丽。
②外婆家临溪而建,门前溪水潺瀑,清澈见底。一条溪岸左右延伸,岸的下边栽种着许多相思树,粗壮的枝干,刀形的叶子,葱郁成林。屋后,一条水渠依着墙脚,欢快地流淌着。水,明镜透彻,清晰可见底下的沙石。小鱼、小虾肆无忌惮,时不时轻咬你一口,软糯的小脚丫常常来不及感受这蜻蜓点水式的亲吻,便“倏地”一声,向前游去了。沙螺与沙石为伍,安静地养在闺中,只待抹去青涩,再准备出嫁。边上的相思树永远是这个舞台的观众。
③这些高大粗壮的相思树静静地挺立着,成了这条水渠忠实的守护者。其中一株醉卧在清清的渠上,仿佛为孩子们量身定做。闲暇时,这里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爬树、捉鱼、游泳、淘沙螺……天然的游乐场所,野趣十足。倦了,困了,便爬上醉卧树,看天空一抹湛蓝,听枝间鸟雀欢唱。阳光,透过细碎的树影筛落;树叶,跳起了窸窣的舞步。枕着相思树的粗枝,仿佛睡在母亲的臂弯里,温暖、踏实。
④童年时代,外婆家成了我牵挂的远方。小溪、水渠、相思树,还有广阔的天空,为我编织着五彩的梦。只记得那时候,特别喜欢上外婆家。
⑤多少次放学后,我和同龄的堂姐互相怂恿,而后,背着书包,踩着搭石,悄悄地来到溪岸底。两个小脑袋时不时偷偷地探出来,透过相思树的枝干,看看门前有没有晃动的身影,期盼有人及时发现我们,然后自然而然“请”我们到家做客,享受外婆给我们的额外福利——一碗长寿面。
⑥儿时的心思总是这样阴晴不定,总是在矛盾纠结中度过。一天,我又开始想念外婆,想念那片绿绿的相思树林,便吵着闹着要去外婆家。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并约法三章:今晚必须留宿外婆家。这次,我想也不想,竟爽然答应了。
⑦像每次一样,一到那儿,我便和表哥表姐表弟绕房前屋后玩个遍,那片相思树林也因为我们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玩疯了。从太阳初升到日落西山,时间如沙,滑落指缝,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吃过晚饭,看着薄冥的夜色,我的心又开始无从寄托了。于是,一个人悄悄地来到相思树下,偎着树干,开始拼命地想母亲,想着想着,眼泪就夺眶而出。当做完家务的外婆找到我时,我早已泪流满面。但我不敢出声,因为清晨许下的诺言。外婆看出我的心思,一声“阿狗,怎么啦?”勾起我多少委屈,终于转无声为抽泣,再转抽泣为嚎鸣,那哭声在暗夜里显得格外凄惨。相思树静立着,发出同情的声响,树梢上的月儿也显得薄凉。外婆惊慌失措,慈祥的脸上挂满了焦急。最后,连哄带骗把我带回屋里。
⑧我坐在煤油灯前,拨弄着火苗,想家,想母亲,脸上依旧挂着泪珠,不说一句话,也迟迟不肯去睡觉。外婆默默地陪着我,绞尽脑汁挽留我。时间一分一秒艰涩地流动着,犹如沙漏坠入我惶惶不安的心房。夜,出奇的静。这样僵持了很长时间,外婆又开始劝说。这一次,我声泪俱下,爆发力比上次更猛。我不顾形象地大哭起来,哭声让人听出了绝望。此时,外婆也陪着我,泪水滑然。最终,我的眼泪软化了外婆,她找来舅舅,苦口婆心地说服舅舅连夜送我回家。
⑨时过境迁,再次去外婆家,那片相思树林已经不见了,只留下几个寂寞的树桩。那天,我呆站在那片空地上,不知为何,心里空落落的,有点失魂落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回不到最初的样子。我怅然若失,因为埋葬了的相思树,因为逝去的快乐时光。从此,我把相思树的影子刻进我的骨血里。
⑩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相思树,想起那个与外婆泪雨湾沦的夜晚。不得不说,相思树是一首思念极致的诗词。它赋予我的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一段天真;烂漫无知的童年。
⑪外婆去了,相思树不在了,惟有美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1】童年时代,“我”特别喜欢上外婆家,是因为( )
A.欣赏乡下人家晚景美。
B.外婆会给我们的一碗长寿面。
C.能够与表哥表姐表弟相处玩耍。
D.能够给“我”编织着五彩的梦。
【2】时过境迁,再次去外婆家,我怅然若失的原因是( )
A.童年天真烂漫。
B.快乐时光逝去了。
C.相思树是孩子快乐的天堂。
D.那片相思树林充满勃勃生机。
【3】“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并约法三章”指的是( )
A.到外婆家不再贪玩。
B.晚上必须留宿外婆家。
C.在外婆家不准哭闹。
D.晚上陪伴母亲回家。
【4】文章第三自然段环境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孩子们欢乐的心情。
D.写出了乡下的美丽景色。
【5】“相思树是一首思念极致的诗词”中的“思念极致的诗词”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文章以《记忆中的相思树》为题目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尾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逮捕(dǎi dài) 处决(chù chǔ) 挨枪(āi ái)
【2】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
(1)(敌人)妄图吓唬他。( )( )
(2)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 )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 )
(3)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
【4】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坐在椅子上死了都倒不下去。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他宁可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11、阅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的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着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游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请在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出近义词。
聚集——(_____) 挺立——(________) 庄重——(________)
【3】填空。
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也可以用文中______这个四字词来概括。这一段是按照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4】用“﹏﹏﹏”画出体现船夫“操作自如”的语句。
【5】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方式来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6】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是那么密切,除了文章中写的,还会有哪些人也会乘坐小艇?他们会去干什么呢?请写三种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熊开店
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他请兔子当采购员。兔子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萝卜。”于是,食品店里堆满了各种萝卜。这样到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全是兔子。小熊很不满意,辞退了兔子。
小熊又请松鼠当采购员。松鼠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松子。”于是,它到处采购松子。来买东西的顾客,除了松鼠,都摇摇头走了。其他顾客纷纷给小熊提意见,小熊只好又辞退了松鼠。
后来,聪明的猴子当上了采购员。不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1】读一读,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其余——________ 夸赞——________
【2】小熊先后辞退了兔子和松鼠,原因是( )
A. 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 B. 他们很懒惰
【3】想一想,猴子的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找出相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鸟巢的风味
彭晓玲
①因为山青水秀,地处湘东的老家自然多鸟巢,不过,那还是在我年少时节。
②那时候,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大樟树。每望一眼郁郁葱葱的大樟树,我总有一种爬上去的欲望,只因在高高的树之顶端,有盘缠于树杈上的鸟巢,常有三三两两的喜鹊喳喳地来来往往。
③喜鹊黑亮灵巧的翅膀,如豆的眼睛流转不已,飞姿自是美妙,乃至给飞翔留下足够的温暖。在美丽的春天,鸟巢里常隐约飘来小鸟叽叽之声,过路的人便自然而然沉湎于梦一般的清纯。
④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喜鹊高高在上,还有一些鸟则干脆将巢藏得深深的,或在树叶浓密之处,或在树之尖端。总之,要么让人可望不可即,要么根本不让人看到。偶尔,常常是落叶时节,当孩子们玩得疯癫之时,一抬头,便发现不远处矮矮的树梢上,垂挂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巢。不过,当发现它时,其实已是空巢了。
⑤麻雀多得很。那褐色羽毛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小巧的鸟儿,一天到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墙洞里,洞口黑洞洞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可过一段时日,若是再去摸那个鸟洞,常常一无所获了。
⑥后来,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鸟巢,也远离了鸟。在繁华的家乡小城,自是难以见到鸟的踪影,内心空落了几许,好在,时有鸟巢淡薄苍灰的身影飘荡在我的梦里。不知为何,我执著地萌生了一种想法,真想成为一只美丽的鸟,翩飞在枯瘦的枝头上。变不了鸟的我,自是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⑦又是一个初春时节,我来到山东大平原。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多是光溜溜的树。很突然地,一棵高高瘦瘦的树傲然于眼前,那光光的树梢上,赫然苍黑一团。我张望再三,惊讶地发觉,那是一只鸟巢。谁知,从青岛至烟台,一直到济南,只只苍黑的鸟巢,竟绵绵不绝地撞击着我的视线。
⑧试想,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公路两旁,绵延着一排排光溜溜的树,隔不了多远,便有一只苍黑的鸟巢挂在树枝之上。可以说,所有的鸟巢,看上去都厚重,由一枝枝苍黑的树枝错落有致地搭成,爽朗,朴素。偶尔,自苍黑的鸟巢,也会飞出一两只黑羽毛的鸟。虽不知其为何鸟,我仍被一阵翅膀的扑棱棱拍击声所震颤。
⑨真想不到,在苍茫的平原上,鸟巢以一种全新的风味,令我无法回避无法平静,给了我异乎寻常的触动。而穿越时空的隧道,老家的鸟巢,以蒙太奇的手法,执著地闪烁。可我惊异地发现,南方老家的鸟巢,在森林茂密、山重水复的世界,莫名地迷失了飞翔的方向,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北方的鸟巢,则洋溢着关东大汉的坦荡,无遮无挡地走近世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
⑩其时,一棵又一棵树,一只又一只鸟巢,自我眼前掠过,传递着鸟的声音,我有了一种行走于大地的心情。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渴望闯荡的锐气,渐渐地漫溢而来。
(本文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精华本)
【1】“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一句中,“狡猾”一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赏析第⑤节中划线的句子。
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出了鸟巢的哪些“风味”?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北方的鸟巢时,没有对鸟作详细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水帘洞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去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古人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无事,去寻源头。”喊一声,众猴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头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称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不伤身体者,我们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猴群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纵身一跃,进入瀑布中,抬头观看,那里边无水,有一座桥梁。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遮闭了桥门。上了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看了好长时间,过了桥,左右观看,只见洞的正当中有一石碑。碑上有一行楷书大字,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跳出水外,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他把里面的情况告诉众猴,还说这里真是我们安身之处。里边宽阔,能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了,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儿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过了一会儿,也都进去了。到了洞内,他们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只搬得筋疲力尽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了,忙站好队,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改动)
【1】填空。
①《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三国演义》里有三________的故事,三_______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________的故事。
②这篇文章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主要写了________。从这个片断中,体会到________。
【2】概括第一,三,五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出自什么?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件事令人感动。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9、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台。
心中感到幸福或满意,称之为“快乐”。人们都向往快乐,但每个人的快乐却有所不同。有的人在成功中享受快乐,有的人在创造中追寻快乐;有的人在读书中感悟快乐,有的人在助人中体验快乐;有的人在顺境中品尝快乐,有的人在艰苦中收获快乐……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向大家介绍你生话中的快乐。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以“快乐”为题,也可以自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