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笔画填空。
“该”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
“围”共有______笔,第6笔是_______。
“雪”共有______笔,第9笔是_______。
2、组词。
牧________ 哀________ 醉________ 遮________
枚________ 蓑________ 碎________ 蔗________
3、多音字注音组词
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撒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给形近字组词。
俊________俏________榜________剪________拂________嫩________
骏________梢________膀________箭________佛________漱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寝食(______) 皓月(______) (______)马啸 (______)深涧
莞而(______) 一塌(______) (______)呼兄 (______)无故
风雪(______) 无所(______) (______)重演 (______)图强
高大(______) 五洲(______) (______)四射 (______)沓来
后不(______) 销声(______) (______)落后 (______)为夷
6、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7、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1】解释加点字。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
(2)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
(3)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
【2】用原句填空。
(1)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
(2)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______的《易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8、美文欣赏屋。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 书 有 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大型战船。 ②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 ③中流:水流的中央。
【1】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向来枉(wǎng wàng)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xíng háng)。
【2】根据注释提示,试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该为艨艟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宁死不屈
①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几个凶神恶煞的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押着一位儿童团员向松花江边走来。
②那个儿童团员是个小姑娘,只有13岁。她犯了什么“罪”呢?她的“罪名”就是组织村里的儿童团员学习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以后,敌人为了使东北三省的人民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永远当他们的奴隶,不准东北的少年儿童学习中国语文。
③今天,敌人在松花江边对这个小姑娘进行“审讯”。为了扩大影响,日本兵还用皮鞭赶来了村里的许多孩子。
④敌人问 你为什么要偷着组织大家学习中国语文
⑤ 因为我是中国人 小姑娘回答
⑥敌人恼怒了 大声吼道 难道你不知道 违抗命令就要枪毙吗
⑦ 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 小姑娘大声回答
⑧敌人没有办法了,换了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对小姑娘说:“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只要你当着大家的面,答应不再组织他们学习你们的语言文字,我们就送你到最好的学校上学。”
⑨敌人稍停一下,接着又恶狠狠地说:“( )你执迷不悟,那眼前的滚滚波涛( )是你的坟墓了。”
小姑娘听后,微微一笑。她毫不犹豫地跳入江心……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
________
【3】找出描写敌人神态、表情的词语。
________
【4】给④~⑦自然段加上标点。
【5】小姑娘犯了什么罪?在跳入江心前是什么表情?
________
【6】这篇文章赞颂了东北小姑娘的什么精神?
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糯米,经过淘洗,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米粉带回家,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地把包着馅料的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把双手洗净,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米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美味无比!
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用简洁的文字补全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饼→( )→捏雏形→( )→( )
【2】短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用心读下面的句子,分别从用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①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从用词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__________
②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__________
【3】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③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花灯(节选)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棕子了,前额还给用堆黄脑酒画个“王”字,说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喜、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唠!七月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是伤感,这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固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潮,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开始热闹,一直到十五。花汀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綁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古代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满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五月 中秋节 放莲花灯
七月 端午节 吃月饼、供兔儿爷
八月 上元佳节 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吃樱桃和粽子
正月 重阳节 观花灯
【2】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哪些花灯?请至少说出四种。你对其中的哪一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
B.过九月的节日时,漂泊在外的游子最伤感。
C.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热闹的。
D.上元佳节其实就是灯节。
12、课外阅读:
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
①当你去超市采购时,你是否注意到,茶叶、咖啡、果脯、饮料等的包装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就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绿色食品。
②你也许会感到奇怪,绿色食品不就是那些绿色的蔬菜、水果吗?怎么连奶粉、饮料之类也成了绿色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那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告诉我们,绿色食品出自纯净、无污染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命力。
③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呢?
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⑤绿色食品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包括地里种的,水中游的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如餐桌上的粮食、蔬菜、鱼肉、鸡蛋、水果以及油、茶、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作物要在没有污染的地方进行栽培,以保护作物不受污染;禽畜的饲料中,不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添加剂;制罐头、饮料的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必须无铅、锌等污染。
⑥绿色食品标志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出口创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食品带来“绿色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1】绿色食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是什么?这一图案蕴含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食品的生产有哪些严格的操作规程?请简要回答。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5】请为“绿色食品”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骑鹅旅行记》片段,完成练习。
男孩子觉得他来到了冰天雪地的荒原,他心情苦恼,真想号啕大哭一场。
他肚子咕噜咕噜饿得很,已经有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可是到哪儿去找吃的呢?
现在刚刚是三月,地上或者树上都还没有长出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来。
唉,他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呢?有谁会给他房子住呢?有谁会为他铺床叠被呢?有谁来让他在火炉旁边取暖呢?又有谁来保护他不受野兽伤害呢?
太阳早已隐没,湖面上吹来一股寒气,夜幕自天而降,恐惧和不安也随着黄昏悄悄地来到。大森林里开始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
男孩子在空中遨游时的那种兴高采烈的喜悦已经消失殆尽。他惶惶不安地环视他的那些旅伴,除了他们之外他是无依无靠的了。
这时候,他看到那只大雄鹅的境况比自己还要糟糕。他一直趴在原来降落的地方,样子像是马上就要断气一样,他的颈脖无力地瘫在地上,双眼紧闭着,他的呼吸只有一丝细如游丝的气息。
“亲爱的大雄鹅,”男孩子说道,“试试看去喝喝水吧!这里离湖边只有两步路。”
可是大雄鹅一动也不动。
男孩子过去对动物都很残忍,对这只雄鹅也是如此。此时此刻他却只觉得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他害怕得要命,弄不好会失掉雄鹅。他赶紧动手推他、拉他,设法把他弄到水边去。雄鹅又大又重,男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推到水边。
雄鹅把脑袋钻进了湖里,他在泥浆里一动不动地躺了半晌,不久之后就把嘴巴伸出来,抖掉眼睛上的水珠,呼哧呼哧地呼吸起来,后来元气恢复过来了,他昂然在芦苇和蒲草之间游戈起来。
大雁们比他先到了湖面上。他们降落到地面上后,既不照料雄鹅,也不管鹅背上驮的那个人,而是扎着猛子钻进水里。他们游了泳,刷洗了羽毛,现在正在吮啜那些半腐烂的水浮莲和水草。
那只白雄鹅交上好运气,一眼瞅见了水里有条小鲈鱼。他一下子把他啄住,游到岸边,把他放在男孩子面前。
“这是送给你的,谢谢你帮我下到水里。”他说道。
在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男孩子第一次听到亲切的话。他那么高兴,真想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雄鹅的颈脖,但是他没有敢这样冒失。他也很高兴能够吃到那个礼物来解解他的饥饿,开头他觉得他一定吃不下生鱼的,可是饥饿逼得他想尝尝鲜了。
他朝身上摸了摸,看看小刀带在身边没有。幸好小刀倒是随身带着,拴在裤子的纽扣上。不用说,那把小刀也变得很小、很小了,只有火柴杆那样长短。行呀,就凭着这把小刀把鱼鳞刮干净,把内脏挖出来。不消多少时间,他就把那条鱼吃光了。
男孩子吃饱之后却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他居然能够生吞活剥地吃东西了。“唉,看样子我已经不再是个人,而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妖精啦。”他暗自思忖道。
【1】从文中找出下面意思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冰雪漫天盖地。( )
(2)心中惊慌害怕,十分不安。( )
【2】读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你对尼尔斯的看法是否有了改变呢?请结合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写一写,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第二十到二十八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________________ 怒气冲冲—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一种伟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有有段对父亲外貌的描写,其中“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静而慈祥的脸”体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父亲“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王林的妹妹从电视上看到美国的植物人被拔插管的消息。(缩句)
(2)李老师对张兰说:“我让你帮我拿的书放到哪里去了?”(改为转述句)
(3)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双重否定句)
(4)以“流水”为话题写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想一想: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未来的人怎么出行?未来的食物有哪些……把自己的想象串联起来,写一个科幻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