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
编________ 斑________ 洒________ 泼________ 绽________ 错________
骗________ 班________ 晒________ 拨________ 淀________ 惜________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挪移(______) 原谅(______) 耽搁(______)
沉郁(______) 消逝(______) 惆怅(______)
3、我能按要求填空。
汉 字 | 音 节 | 部 首 | 第四笔 | 组 词 |
账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车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牺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囫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4、形近字组词。
域( ) 贯( ) 魏( ) 搜( ) 波( ) 脆( ) 援( )
或( ) 惯( ) 魅( ) 瘦( ) 玻( ) 跪( ) 缓( )
5、填空题。
(1)诗歌可写景:“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诗歌可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诗歌可传情:“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燕子去了,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问: 。
②无遗力: 。
③少壮: 。
④工夫: 。
⑤始: 。
⑥终: 。
⑦浅: 。
⑧绝知: 。
⑨躬行: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的意思,并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
8、诗歌鉴赏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与习作
一片小小的红叶,听了西风的劝告,私下离开母亲出来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A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地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溜溜地打转儿,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嬉嬉地把手一松,他才一溜烟地逃走了。
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但流到那成堆的大石头边时,她自己的魔难也来了。
水刚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地撒娇撒痴地要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也不理。
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过去;冲突激烈时,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臂。她呼吸急促,怒吼着,缕缕头发,四散飞起。噼噼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
B──她真的生气了,不是儿戏。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
于是水得以渡过难关。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异常疲倦,拖了浅碧的衣裳离开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苏雪林《溪水》
【1】请把短文中有过渡作用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你认为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作者对溪水是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
【1】上图是一个_________,图中的食品名称为___________。
【2】这袋食品的生产日期是2019年1月10日,它应该在____________(时间)之前食用。
【3】这袋食品买回家应该怎样贮存?
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整本书阅读
我现在开始考虑,我也许还可以从大船上拿来很多有用的东西,尤其是绳索、帆布这类东西,可以把它们搬上岸来。我决定只要可能,就再上一次大船。我清楚,如果再来一次风暴,它就会变成碎片,我决定把其他的事都放下,先将船上能拿的东西通通拿来。我在心里琢磨,是否要撑着木筏去,但看起来没有可行性,因此我就决定趁退潮时像上次那样上船。
【1】上面选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填人物名字)
【2】“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请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
小岛上没有生活物资 | 返回船上寻找,搬回到岸上 |
| 在住所空地上打上一圈木桩,并把羊分开养 |
分不清时间和日期 |
|
|
|
12、课外类文阅读。
北极光(节选)
是冬老人从遥远的北极带来的礼物吗?圣洁、晶莹、透明,当早晨第一线阳光缓缓地从窗棂上爬过来,透过一层薄明的光亮,它们变得清晰而富有立体感了……它会像南海(qīnɡ chè)________的海底世界,悠悠然游动着热带鱼,耸立着一丛丛精致的(shān hú)________,漂浮着水草和海星……它会像黄山顶峰翻腾的云海,影影绰绰地显现出秀丽的小岛似的山峰;它会像白云飘过天顶,(hào dànɡ)________、坦然;会像梨花怒放,纷繁、绚烂……啊,冰凌花,奇妙的冰凌花,雪女王华丽的首饰,再没有什么能与你媲美的了……你真像小时候玩耍过的万花筒,每天都在变幻着姿势,无穷无尽地变幻。你带给人多少美丽的想象啊,从夏天雨后草地上的白蘑菇,到秋天沼泽地上空飞过的一群群白天鹅……可你是严寒的女儿,是冰雪的姐妹。你在寒夜里(jiànɡ lín)________,只在早晨才吝啬地打开你的画卷,那么短暂的一会儿,不等人从那神奇的图案中找到他们所寻求的希望,就急急地隐没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文中省略的想象的内容。
B. 表示说话语意含蓄,话没说完。
C.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3】此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表达了作者对( )。
A. 北极光的美丽景象 B. 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C. 冰凌花的美丽 D. 美好生活的向往
E. 冬雪的美丽洁白 F. 人类纯洁心灵的赞美
1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①作者是 朝 ,“西江月”是 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
②这首诗表明的时间 ,地点是 。“别枝惊鹊”的意思是
③上阕描写了
④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⑤这首诗表现了作者
⑥“七八个”“两三点”在文中是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
14、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放 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 奇怪)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在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2分)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①画线句子中“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中的“这些”是指她金黄的长头发很美丽。她“没注意这些”是因为( )。
①她一向很美丽。 ②她闻到烤鹅的香味。 ③她又冷又饿,只想把火柴卖出去。
②女孩幻觉温暖的大火炉是因为( )。
①她过惯在温暖的大火炉旁的生活。 ②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
③她手里有火柴,可以点燃大火炉。
(3)根据“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的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4分)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① →② →③ →④
(4)用“﹏﹏﹏”画出描写小女孩幻觉的句子。(2分)
(5)文中“哎,怎么回事呢?”是指 。(2分)
15、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在飞翔。(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美的景色,难道不令人陶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外面的噪声太大,我只好关上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的习作我做主。
选择最近陪你度过的一本书写梗概。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