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例:火——灿(灿烂) 烧(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木——桃(桃花) 根(________) (____)(_________)
纟——织(织布) 绝(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tǐ xíng qí guài yì zhōu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shuǐ chí yùn dòng wèn t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照样子,按要求填空。
⑴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日 + 京=(景)(景色)
自 + 心=(_____)(_____) 门 + 市=(_____)(________)
⑵减一减,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甜-(舌)=(甘)(甘甜)
帽-(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
⑶换一换,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浅→(钱)(钱财)
披→(_____)(______) 伟→(_____)(_______)
4、照样子,给下列字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连—(莲)(莲花 )
胡—(____)(_______) 皮—(____)(_______) 令—(____)(_______)
圭—(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 占—(____)(_______)
5、填空。
“国”是_____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_____________。
“冈”是______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bì lǜ huà zhuānɡ jiǎn dāo wēn nuǎn mào chū
shén zhōu qián bì zhěnɡ qí tú huà yuàn yì
7、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下列说法对的打“√”,错误的打“×”。
【1】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______)
【2】说话的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_____)
【3】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_______)
【4】说话的时候,可以使用命令的语气。(______)
【5】说话的时候,语气委婉更容易被别人接受。(_______)
8、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在后面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______)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______)
3.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______)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______)
5.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______)
9、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意思相同吗?相同的打“√”,不相同的打“×”。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______)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______)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10、我能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2】“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四点底”,多与“火”有关。______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______
【4】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______
【5】“明亮”和“寻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______
【6】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看到杨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______
11、读短文,完成练习。
水乡多的是桥。大河上一座一座拱(ɡǒnɡ)形的水泥桥,远看仿佛雨后晴天飞架的一道道彩虹。偶尔还可以看到一座石桥,它是桥中的长者,目睹着我们水乡的变迁,装着一肚子新闻旧事。最有特色的是架在小河上的竹桥,桥身柔软,踏上去好像踩着弹簧(huánɡ)似的。初来乍到,一听见它哼着吱吱呀呀的歌,你保准立刻手舞足蹈起来。
【1】我能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并组词。
佛(fó)像,在文中读:______,组词:________。
长(chánɡ)江,在短文读:______,组词:________。
相似(sì),在文中读:______,组词:________。
【2】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水乡的桥很多,有________桥、______桥、______桥……
12、课外阅读。
猩猩砍树
炎热的夏天,猩猩找到了一棵浓阴如盖的大榕树,高兴极了。他把自己的家搬到树下。树下清风徐徐,很凉爽。“再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凉快了!”猩猩欢天喜地地自言自语。
到了冬天,北风刺骨,树底犹如冰窖。“都怪这棵树,如果没有它,温暖的阳光可以照到我的床前。”猩猩说着,抡起斧头就砍,决心把这棵树砍掉。
猩猩很有毅力,每天砍树不止,用了三个月又九十九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砍倒了大榕树。可那时又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
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顾前不顾后。
【1】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ABAC式):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赤日炎炎似火烧”指的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猩猩为什么把家搬到了大榕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的原话回答猩猩为什么要砍掉大榕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选文中那匹“出色的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得到这匹马时的动作是 ,心情 。这说明了 。
【3】联系下文想一想:爸爸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拓展
春天来了
温暖的东风吹走了冬天,带来了春天。我喜欢春天,因为它不像冬天那么寒冷,也不像夏天那么炎热。
春天里,柳树伸展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在空中跳舞。桃花绽开粉红色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像小孩子似的撒着欢儿拼命向上长……外面的世界那样美,屋内也别有意趣。我卷起窗帘,打开窗。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暖暖的;清风从窗外吹进来,酥酥的;还有小鸟的欢叫声从窗外钻进来,美美的……
春天的一切都使我身心舒畅。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飘荡—( ) 舒畅—( )
【2】“我”喜欢春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还有什么从窗外进来呢?大胆想象,补充句子。
___________从窗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窗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五颗甜葡萄
三只小猴在葡萄藤上发现夏天留下来的最后一串葡萄。这串葡萄上一共有二十颗葡萄。小猴子们围着它,做了一道算术:他们三个,再加上妈妈,一共四个,正好每人五颗。第一只小猴子上前取走了五颗还很青的葡萄,他说:“我吃了酸葡萄,妈妈就能吃上甜葡萄了!”第二只小猴子上前取走了五颗比较小的葡萄,他说:“我吃了小葡萄,妈妈就能吃上大葡萄了!”第三只小猴子上前拿走了五颗比较破的葡萄,他说:“ !”
这样,三只小猴子给他们的妈妈送上了五颗最熟、最大、最甜的葡萄。
【1】写反义词。
青—(_____) 小—(_____) 熟—(_____) 酸—(_____)
【2】第三只小猴又会怎样说?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3】吃葡萄的时候三只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只小猴子是 ___________的猴子,他们的妈妈会对他们说:“__________ 。”
16、照课文内容填空。
一群麻雀( )站立在树枝上,而一只小麻雀却与( )。麻雀们( )小麻雀。可当一只大花猫( )它们的时候,( )的麻雀们没有察觉,( )的小麻雀看见并大叫,救了大家的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
1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例: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吃草 草原上 羊儿 一望无际 在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做作业时,黄霏霏遇到了一道难题不会做,她打算向班长龙一鸣请教,可不知怎么说。她该怎样请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展示。
大年初一,到处是鞭炮声,图中的小朋友也放起了鞭炮。请你仔细看图,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