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闪电( ),雷声( )。
2、( )停了。( )出来了。一条( )挂在天空。( )叫了。( )又坐在网上。( )里水满了,( )也叫起来了。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雷雨》一文中,写了“(____)—(____)—(____)”的景象。
2.雷雨前,满天的______,_______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_______,蝉________。
3.雷雨中,雨______,往窗外望去,____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天然的指南针。
2.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他曾_________的孩子;小路说,他曾______的大娘。哪里需要_______,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从《画杨桃》一文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
4.《绝句》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这首诗中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每天都让我重复做同一件事,好无聊啊。(______)
2.好好想一想,其实这道题目很简单。(______)
3.天快要下雨了,我匆忙跑回了家。(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_________铅笔,是_________。我的_________梦境,有_________,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2.我看见喜鹊_________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_________唱歌,一会儿教他们_________,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_________……
3.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_________。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_________筑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_________,那就是我们的树。
4.失信_________。小信_________则大信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én zhōu wén nuăn shì jiè xìng yùn
mín zú hăi xiá xún zhăo yuàn yì
7、下面的说法或行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苹苹只看同学的书,却从来不主动分享自己的图书。 (__________)
2.龙一鸣很爱惜从图书角借来的书,每次看书前都要把桌子擦干净,把手洗干净,更不会在书上面乱画。(____)
3·淘淘看到图书上的图片很精美,就把它剪下来贴在家里,再把图书还到图书角。 (______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错的打“×”。
(1)“确”字的第六笔是“丿”。 (______)
(2)“闯”字的部首是“马”。 (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野鸭没有买泥塘,是觉得泥塘里的水太少了。( )
【2】小毛虫先织茧,然后破茧而出变成了蝴蝶。( )
【3】大象听了小兔子的话后,把耳朵竖了起来。( )
【4】蜘蛛开了一家专门卖口罩的商店。( )
10、判断题
【1】小布头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后,被两只老鹰当成食物抢夺,结果掉到土丘上摔昏了。(__________)
【2】苹苹的爸爸下乡开工厂,就住在二娃家旁边。(_________)
【3】小布头、小布猴、小黑熊和小老虎被四只老鼠打败了。(_________)
【4】小布头又被二娃送给了苹苹,苹苹一下子就认出了小布头。(________)
【5】小布头最后变得勇敢,也知道爱惜粮食了。(_______)
11、享受阅读的快乐。
猴子修路
山连着山,岭连着岭,连条路都没有,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
面对高耸入云的大山,猴子们总要慷慨(kāng kǎi)激昂地议论一番。
灰猴说:“什么时候能有一条路就好了。如果有谁带头,我愿意献出铺路的石料。”
黄猴说:“如果有了铺路石,我愿意无偿运输。”
黑猴说:“如果铺路石运来了,我愿意义务铺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古老的话题还在继续着,修路仍停留在猴子们的嘴上。每当他们想出山时,总是失望地叹息:“这路什么时候修呀?”
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辛勤地忙着筑巢、捕食。她看到猴子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嘲笑道:“猴子兄弟们,光动嘴不动手,这条路永远修不成!因为嘴说千遍,不如 !”
【1】猴子们为什么要修路?用“ ”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2】“议”和“论”意思相近,能组成词语“议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写一写。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燕子会怎么说?最合适的选项是( )
A.做百遍
B.手做一遍
C.认认真真做一遍
【4】你猜猜看,最终猴子能出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仿写词语。
蹦蹦跳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选文中“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
A. 因为这匹马跑得很快,妹妹没多久就回家了。
B. 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很快地回家了。
13、我会读一读,做一做。
奶奶的绒线帽
每到冬天,奶奶总要戴那顶灰色的线线帽去街上。
可今天,她却只围了一条长围巾。她说:“绒线帽破了个洞,补一补才能戴。”
我看看绒线帽,想了想,跑回屋里,从箱子里翻出了一副小时候的棉手套,拼下上面那朵小红花放在小洞上比了比,正合适!我用线仔细地补好,放在奶奶的床上。
晚上,我听到奶奶的喊声:“谁帮我补好了帽子,又漂亮,又暖和!”
我偷偷地笑了,这是我的小秘密,要藏在我心里。
【1】“绒”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査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査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査音节________。
【2】给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①我用线仔细地补好。________
②奶奶的帽子又漂亮又暖和。________
【3】请你用横线画出奶奶第二次说的话。
【4】文中说“我的小秘密”是指( )
A.奶奶的绒线帽破了个洞。
B.“我”帮奶奶补好了绒线帽。
C.奶奶总要戴绒线帽去街上。
【5】奶奶知道“我的小秘密"吗?你从第几自然段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水里一群( )( )的孩子,快乐得( )( )( )( )一样。
2.船夫高兴地喊:“起风啦!快挂帆吧!”只见风( )着帆,帆( )着船,像箭一样( )( )地前进。
3.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 )( )( )( ),( )( )了所有的对手:( )( )、( )( )、( )( )……捧走了冠军奖杯。
4.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 )( )( )( ),摇头摆尾;老虎( )( )( )( ),东张西望。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爸爸带我一起到海边玩。
我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浪花哗啦哗啦地打在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浪花一朵一朵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我还看到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有趣呀!
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我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小鱼 一(______)浪花 一(______)脚印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1)文中的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和______。
(2)“我”在沙滩上看到了_____和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和_____。
(3)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_______,“我”说大海是_______的家。这是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和______。
【3】大海是什么?仿照短文写一写。
大海是______________。 大海是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树上。(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请你连用两个动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吃过酸溜溜的___________,软绵绵的__________,香喷喷的________。
2.______很漂亮,很珍贵,而且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把它当作________。
3.我知道的中国美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情境,发挥想象写一写。
(1)喜鹊阿姨捉到了虫子,她站在窝边对喜鹊弟弟说:“鹊,鹊鹊,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____”
(2)喜鹊弟弟站在窝边不敢飞,喜鹊阿姨拍打着翅膀说:“鹊,鹊鹊鹊,鹊!”我懂得,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请你想象《春游湖》中所描绘的景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描写春景的现代文。你可以把自己当作诗人,以“我”的口吻写。相信你一定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