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3.8万条,收获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公民( )
①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②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不断丰富
③民主权利得到扩大 ④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法治思想,下列古语能体现法治思想的是( )
①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③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有利于缓解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图表中①-③进行填充。( )
A.①民主监督②民主协商③社会主义制度
B.①民主制度②协商民主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①民主管理②协商民主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①民主制度②民主监督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十年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举行这一仪式旨在( )
A.铭记英烈,学习英雄品格
B.勿忘历史,争做天下英雄
C.珍爱和平,争取民族解放
D.学习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6、2023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是党的奋斗目标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研学小组学生最近整理出两则新闻:
如果请你为这两则新闻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你会选择(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国外文明独具特色、独领风骚
C.文明因交流而统一
D.相互尊重,开放包容
8、《中国统计年鉴2023》公布了31个省份的人口相关数据。有11个省份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正增长;有20个省份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其中,有7个省份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由此可知,我国( )
A.人口过多的国情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B.人口相对过少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
C.要重视人口问题,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D.人口情况不断变化,人口出生率降低
9、下列图表总结的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年6月16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上万名两岸同胞参加主论坛和34场系列活动。自创办至今,海峡论坛已成为两岸民众畅叙乡情、畅谈合作、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
①两岸人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②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就能够实现祖国统一
③“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④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中学生小宇乘坐京张高铁,感受到它十足的科技感:刷脸就能进站,车内温度、灯光、车窗颜色自动调节,原来3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47分钟……这体现了( )
A.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C.创新让生活变得更便捷、舒适
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2、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充分体现了( )
A.联合国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力
B.联合国对中国经济的推动力
C.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D.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冲突性
1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形成了抗疫精神。抗疫精神( )
①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信心
②成为判断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
③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的具体体现
④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谈到“我眼中自信的中国人”时,小秦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鼓舞,我定会珍惜现在,紧跟党走,履行“强国有我”的诺言。小秦的话语表明自信的中国人( )
①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认同②不卑不亢、故步自封
③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信心④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8月30日,重庆市委副书记李明清前往中心城区调研教育强市建设时强调,要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加快提高区县高中办学水平,更好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③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习近平指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创新的作用体现在(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
③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命④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外在风景。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常常闪烁着社会温情。下列行为中折射出社会温情的有( )
①旅游高峰期间,市民自发组织接送游客
②外卖小哥在斑马线上挡住车流,护送老人过街
③妈妈为保持家中清洁,将杂物堆在楼道
④民警默默伸手托起路人背篓,帮他减轻负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带着“开放”基因,始终保持外贸大省实力,进出口贸易规模连续37年位居全国第一。广州某校九年级学生举办《延续开放基因,续写春天故事》的手抄报活动,下列素材符合手抄报主题有( )
①广交会·对外开放再谱新乐章②深圳特区“先行示范”再出发
③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圆满闭幕④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展机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学习了民主相关知识后,初三学生小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以下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是( )
A.举报同学考试作弊
B.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C.参与《乐队的夏天》综艺节目网络投票
D.参加重庆市发改委召开的居民分时电价听证会
20、截止2023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共收到99733条。从网上公开征集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到在家门口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立法,把立法过程变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②体现了政府立法的民主化,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③充分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好体现人民的意志,更好保障人民的权益
④有利于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实现了全民守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民主生活理性参与】
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小张的爸爸妈妈正在为参加选举和选谁产生争论。以下是小张的爸爸和妈妈的对话:
爸爸: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妈妈:我_①_________(赞同/不赞同)你的观点。因为_____②____)
爸爸:那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妈妈:民主选举要遵循③_________的原则。
爸爸:但候选人私下给了我好处,不投他,我会过意不去。
妈妈:你这是违法行为,我们要_④_________
请运用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将妈妈的话补充完整。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出行的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出门主要依靠步行,到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组建;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拥有第一辆自行车,到如今通过手机就能叫到网约车……人们感受着交通方式的巨大变化,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面对这一巨大变化,同学们议论纷纷。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甲:交通方式引巨变,创新之功不一般。
乙:改革开放谋发展,中国圆梦在眼前。
23、判断下列行为或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只有利无弊。
(2)小莆认为:我们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
24、当下,快手和抖音们正改变着网民的娱乐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刚刚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截至今年6月份,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然而,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短视频应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人工和技术审核跟不上内容发布的速度,部分低俗、虚假的视频内容层出不穷,影响网络生态,个性化的推荐算法也容易造成用户沉迷和信息茧房,青少年盲目模仿短视频内容造成的“抖音伤”,成年用户沉迷短视频低俗内容耽误工作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监管介入已势在必行。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短视频的流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2)就如何规范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25、(12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材料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以下经典名句
① | 不患寡而患不均 《论语》 |
② |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
③ |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 清﹒何启 |
④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 |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把经典名句序号填入对应的位置,每个序号只填一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平等 | 公正 | 爱国 | 诚信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 |
|
|
|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青少年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6、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7、 2019年9月27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此条例将于2019年12月1日实施。新条例中,对秦岭植被、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了秦岭对调节气候及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新条例规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均禁止房地产开发。违反该规定,由县级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拆除,恢复原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两百万元以下罚款。
同时,陕西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响“八个标志性战役”。呵护陕西的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正成为全民共识。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条例中,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重罚,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方略?
(2)为把陕西建设成中国最美丽省份,请你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
28、党的十八大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既不走封闭疆化的老路,也不是走改旗易帜的老路,而是走什么道路请你说出来?它的科学内涵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