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两人最后变成了( )
A.蜜蜂
B.蜻蜓
C.蝴蝶
2、张浩同学表演课本剧时,饰演的角色外貌是“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他饰演的角色是( )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3、用“√”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飘拂(fó fú) 拎着( līn līnɡ) 拟定( nǐ nì )
为难(wéi wèi) 首都(dōu dū) 乐(lè yuè)队
在行(xínɡ hánɡ) 拘束(sù shù) 殉职(xùn xūn)
4、知识回顾。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
(2)《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花生________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深受启发。
(3)“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这句话写出了松鼠________的特点。
(4)《父爱之舟》一文首尾呼应,作者以________的形式讲述了与父亲有关的往事,歌颂了________。
5、“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不是我要耽误你”说明( )
A.只要有一点办法,母亲也不会影响儿子读书,但是一个人毕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B.母亲怕让儿子埋怨自己,告诉他耽误上学另有原因
(2)“只好”让王冕到隔壁人家去放牛,我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表达: 或 。
6、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火箭 一( )飞机 一( )鸵鸟
一( )光柱 一( )猎豹 一( )游隼
7、读句子,猜猜下列划横线字词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1)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 ),几时( )见说有大虫( )!
(2)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 ),只搬得力倦神疲( )方止。
(3)探春笑道:“横竖( )是给你放晦气( )罢了!”
(4)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 )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8、朗读课文,我发现作者和外婆之间有(_____)次对话,其中第(_____)次对话中外婆说“我”留住了太阳。
9、阅读文学类作品《疼痛中的花开》,完成问题。
疼痛中的花开
梅寒
①1987年,我13岁,第一次离开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小镇中学规模不大,却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②在那里,我参加了“华北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奖赛。到如今记得清清楚楚,题目是《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在作文中写到:“当我三十而立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带着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花间树下做游戏嬉戏……”
③这篇言语稚拙的习作给我带来平生第一个荣誉。在那次比赛中,我获了三等奖,“小作家”的头衔也跟上了我。后来,我渐渐痴迷写作,有意向着“作家”这条路前行的时候,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
④投稿,退稿,退稿,投稿……如此反复,十几年过去,写下的废稿有上百万字,终于熬到有出版社来和我签约。那是一部图书合同,要求在那个冬天来临之前交稿。我的时间,除了吃饭,几乎全部交给了那些文字。
⑤从早上起床睁开眼睛,到深夜,我眯瞪着一双困得发红的眼睛关了电脑,把自己抛到床上。昏天暗地的一夏又一秋,我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数易其稿,二十几万字的书稿终告结束。
⑥交给出版方的那天,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瘫倒在沙发上。其后,是漫长而又曲折的等待。我期待那一朵花的绽放,出版日期却一拖再拖。六个月时间过去,毫无动静。
⑦我去问责任编辑,她回:申请书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麻烦,请再耐心等一等。我便耐心地等下去。半年又过去了,我再问。她回:对不起,社里换了领导,先前审批过的书稿要重新审批。
⑧于是,我的等待又回到起点,从报选题开始一直到社里最后的审批意见下来。那一折腾,大半年的时间又过去了……
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有些坐不住了,沮丧到了极点。我否定了自己的写作与梦想,甚至全盘否定我的生活。我不再坚持读书写字,也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快乐,日子一下子陷入一个黑色的漩涡……
⑩一位师长的话在瞬间照亮了我前面的路。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时机还未到,所以要自信,告诉自己再耐心等一等。这是他告诉我的,我从此铭刻在心,把眼眸盯在了前方的路上。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⑪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让自己沉潜下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尝试着更好地融入生活,让自己学会思考,写下大量的美文随笔、历史人物传记。
⑫冬去春又来,我的十几本新书如一朵又一朵娇艳的小花儿竞相绽开在书架上,有数本还颇受读者朋友的欢迎,稳居网上畅销榜前列。
⑬我曾经陪父亲一起到果园,父亲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把每一棵树的树干都切上口子,然后围着树干,把一小圈儿树皮切掉。看得我触目惊心,父亲却笑得很坦然:这是环剥,不这样子,来年树就疯长树条,就没力量去供花苞了。
⑭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抵达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漫长又寂寞的,都是由外到内美丽的次第绽放,一瓣一瓣,层层绽开,每一层绽开都是一次破裂,每一次破裂都是一种疼痛。
⑮然而,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与升华中不断走向最美的自己。
(摘自《意林》2019年21期,有改动)
【1】我“三十而立时”的梦想是( )
A.参加中学生作文大赛 B.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C.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D.在花间树下做游戏
【2】“我渐渐痴迷写作”的主要原因是( )
A.“我”想继续写作,从而获得更多荣誉。
B.“我”已经是一名作家了,享受到了快乐。
C.第一个荣誉激励“我”,“我”有意向成为作家。
D.“我”觉得写作很有趣,便想从中获得快乐。
【3】第③自然段中,“才知道当初那个昙花一现的小小成就,要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的意思是( )
A.因为要付出代价,所以“我”放弃了自己的成就。
B.“我”在作文大奖赛中获得的荣誉太小了,不足为奇。
C.“我”为那个小小成就而骄傲,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D.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
【4】“我”在等待出版方结果时,“我”态度变化是( )
A.满怀期待——耐心等待——坐立不安——潜心写作
B.满怀期待——耐心等待——潜心写作——坐立不安
C.耐心等待——满怀期待——潜心写作——坐立不安
D.耐心等待——满怀期待——坐立不安——潜心写作
【5】师长的话给“我”的启示是( )
A.有时候等待不来,不如选择放弃
B.每一次的破裂,都是一种疼痛
C.时机还未到,要自信且耐心等待
D.与其退而结网,不如临渊羡鱼
【6】“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抵达收获的喜悦。花也如此。”对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经过环剥的花和树都无法成长。
B.花和树都需要经历一定的疼痛和挫折,才能成长得更好。
C.花和树没有经历环剥,来年树就疯长树条,会吸收不好。
D.“我”为给树环剥而感到喜悦,因为“我”得到了锻炼,有所收获。
【7】作者围绕自己“在‘作家’这条路上前行”写了哪三件事情?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第⑫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改成“我的十几本新书立在书架上”,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最后一句话“然而,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与升华中不断走向最美的自己。”你怎么理解?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慈母情深》选段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
【1】给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作阅读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鼻子一酸”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有“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父亲的皮带
①那年,我考取了省城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九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衬衣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②从候车室到车厢门口,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招手说:“你快上去,我把包从窗户给你递进去。”见我随人流向车门拥去,他又大喊:“记住,是5号窗口!5号……”
③我随着人流挤上了火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扯开,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物一一捡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去捡落在铁轨边的两个鸭梨,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④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都觉得那是世界上最酷的动作。
【1】认真阅读文章,简要概括父亲去火车站送“我”上大学时的三个主要场景,以及不同场景下作者对父亲的情感。
场景一 | 父亲弯着腰背着旅行包,步履匆匆,在拥挤的人群中为“我”开道。 | 情感 | 埋怨 |
场景二 | ___ | 情感 | __ |
场景三 | ___ | 情感 | __ |
【2】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他又大喊:“记住,是5号窗口,5号……”父亲说了两个“5号”,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了父亲____。
②“巨大的惯性将拉链扯开,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包里滚出来的全是吃的东西,从这个描写中我体会到父亲____。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对错,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在错误的理解后面打“×”。
(1)年轻人的笑是嘲笑,父亲的笑则是不好意思地笑。( )
(2)年轻人的笑是嘲笑,父亲的笑则是因为解决了包带断裂的问题而高兴,是喜悦地笑。( )
(3)“我”觉得父亲抽皮带丢了我的面子,心中气恼,所以笑不出来。( )
(4)“我”为父亲的爱而感动,为父亲被人笑话感到难受,所以笑不出来。(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选段
①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③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④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⑤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1】选文第①段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母亲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与她挣钱的艰辛形成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反复出现,对其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个“立刻”,表示母亲丝毫不停地投入工作,显出母亲挣钱养家的不容易。
B.“立刻”重复出现,体现出一种紧张感,表现出母亲对待工作的认真。
C.母亲为养活儿女一刻也不想耽误,刻画出了母亲的辛苦,体现了慈母情深。
【3】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_):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消息
【3】按课文内容在( )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4】文中画“ ”的句子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作用。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想到如今成了一片废墟,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金奖章》选段,回答问题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颈儿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加横线字注音
脖颈儿________
15、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 ”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 的《水浒传》就不会看 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 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 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 ”。
【1】把短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用原文中的语句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一的消遣”说明( )
A.“我”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
B.“我”是因为没办法出去才读书的。
C.“我”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
D.读书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4】作者在第2自然段用俗语简单明晰地写出了读书时“________”的重要性。
16、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狗
狗毛的颜色五颜六色,品种更是多得不可计数。狗毛的颜色以黑、黄、白为主,还有的黑黄、黄白、黑白相间……据说,狗毛的颜色与其本性是有联系的:①黑的紧守家门,凶猛如虎;黄的貌似流浪,来去自如;白的纯真活泼,言听计从……②据统计,狗的品种约占世界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③其中,“沙皮狗”便是我们家乡的名牌狗种,大多数家庭都养有这种狗。
狗生性灵活。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只狗是痴痴呆呆、不爱吃也不爱玩的。当看到有老鼠、虫蚁的出现,狗便展示其自身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们的“五指山”。
狗的食量不大,但却很挑剔。④狗一天的食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只吃鱼、肉或是其他的骨头,蔬菜、水果大多数狗都不喜欢吃……
狗的智力在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大约是人类智力的四分之一。通过人工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能极其准确地接住从空中掉下来的微细物品;能小心地走过窄窄的钢丝绳;还可以单脚踮地,双爪握住人的手……
狗--人见人爱、聪明伶俐的好动物。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挑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狗的习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各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 __④_______ ___
(4) 文章介绍了狗的哪些特点?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对狗这种动物还有哪些了解?试着用一种或两种说明方法具体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唯一的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一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布满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1.解释词语。
怔住: 。
异样: 。
濡湿: 。
2.本段对乞丐进行了 描写和 描写,请用“ ”和“”分别画出有关的语句。
18、阅读短文,回答练习。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____不要采____妈妈制止我____花生的花____不像桃花____梨花____花生的花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开一朵花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你采掉一朵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
“是真的?”“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
【3】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没有标点的语段加上标点。
________不要采________妈妈制止我________花生的花________不像桃花________梨花________花生的花____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____开一朵花____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____你采掉一朵____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幅年画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送给我一幅年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送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观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块地凸起来,显得十分健壮有力。
紧挨着枣红马的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嘚嘚”的蹄声,看到了它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宽广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一笑,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您希望我像年画上的马一样,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吗?这是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也是妈妈的美好愿望,我决心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让这愿望变成现实。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琢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一画。
(1)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象声词。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将理解正确的句子用“√”标出来。
(1)本文反映了画家高超的画技。( )
(2)本文反映了“我”做千里马的决心。( )
(3)本文反映了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和“我”的决心。( )
20、缩句。
(1)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
(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3)微小的灰尘不断地向四周散射强烈的太阳光。
(4)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5)清光绪年间的学者王懿荣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21、句子工程师:(12分)
(1)难道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吗?
改成陈述句:
(2)树叶在飘动。
扩写句子:
(3)改成拟人句: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知识。
②明媚的春风出开了洁白的梨花。
(4)将下面的词语组成三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完全 大家 说服 没有 她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并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你观察过自己吗?请你说说自己吧。字数400左右。
题目:_______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