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空地 空闲 B.播种机 播种花生
C.矮小 倭瓜 D.价格便宜 便宜行事
2、汉字的五种典型字体中不包括( )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3、“有些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实传闻是捕风捉影,我们不必理会。”这句话中国“理会”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懂得,领会 B.注意,留心 C.理睬,过问 D.照料,处理
4、根据课文填空。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________,愈________。她是最有________、 最有________、最有________的!
5、比一比,组词语。
诵( )隔( )岂( )壁( )
通( )融( )凯( )璧( )
芜( )律( )慌( )侍( )
吾( )津( )谎( )恃( )
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呕心( )( ) ( )( )实感 ( )( )积虑
畏( )畏( ) ( )( )有味 ( )马( )花
(1)陈老师为了教育事业_____________,退休以后仍然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赵雨_____________地看着书,连时间都忘了。
(3)这次参观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 , 我们只是_____________看了一下。
7、读拼音,写词语:
qián lóng dì lǚ shì yàn biān jiāng chū tāi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8、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清澈的河面像长长的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其中。
清澈——
(2)和暖的阳光照在它身上,它觉得舒适极了。
舒适——
(3)河蚌既怪鹬打断了自己的美梦,更怪它侵害了自己的权利。
侵害——
9、阅读
从一个微笑开始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不妨对镜沉思,从现在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凝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事实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开认识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地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以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与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每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它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件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
“世事的云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第③段中的“开始”和“起点”,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请分别找出来。
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
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层感悟,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10、阅读理解。
父亲的信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是很随意与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写上几句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是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毛钱邮费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我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 。
【1】【想象补白】“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叙述性的语言在横线上补写后面的情节。(不得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细节】文章中的细节往往能传递很多信息,例如第3段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4段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与马虎”,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握情感】第6段作者翻看父亲的抽屉时,看到了一沓贴好邮票,写好我名字的信封后,不由泪流满面,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
A.她没有从父亲的信中读到家的温馨和对她的想念之意,感到特别失落,所以泪流满面。
B.她得知父亲居然给她写了这么多的家信,非常感动,所以泪流满面。
C.母亲告诉她真相后,作者感到非常震惊。没想到父亲对她如此牵挂,默默地思念着她,她对自己之前的冷漠感到懊悔,所以泪流满面。
D.作者认为自己以后或许再没有回归的那一天了,舍不得离开父母,所以泪流满面。
【4】【对比感知】文章通过家信表达了亲人之间的挂念。题目用《父亲的信》或者《父亲的爱》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迁移运用】日常生活中你父母的哪些举动也曾让你感动,请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即使是满身银装的冬天,仍是一封信:看它把雪白的信纸一页页地铺满了天地,满腹的话儿不知从哪儿下笔。只好把这篇无字的纯白,寄给了春天。
就连乌黑的煤,竟然也是一封信,是一封从遥远的过去发给今天的信:它把亿万年的精华,深深地埋藏,直到今天才在燃烧中迸发出炽热。听!它在向我们传唱,亿万亿万年前,太阳教给它的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雪白( ) 炽热( ) 遥远( )
【2】这两封信是谁写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贾德福是妇女工兵营炊事班班长,年龄二十七八岁,但由于她对年纪小的战士们特别爱护,日子久了,大家不知不觉中就把她的辈分抬上去了,都喊她“贾老婆”。
“贾老婆”是背着几十斤的食物和一口大铁锅,踏上漫漫长征路的。
渡过嘉陵江,走在剑阁古道,从石崖上凿出来的小路,上是望不到顶的峭壁,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又逢阴雨连绵,脚下路滑,稍不小心掉下去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加之头顶上敌机不断地轰炸、扫射,这时贾德福背着大锅真有点儿不堪重负了,一路上她总掉在队伍的最后。
为此,大家要抢她的锅背,她却打趣地说:“背这个锅好处可多着咧!像背了乌龟壳,又落不到雨,又落不到鸡(飞机)蛋!”
春天的党岭山,时而大雪纷纷,时而飞沙走石。爬山前,贾德福把火烧得旺旺的,在沸腾的锅里将珍藏的辣椒和生姜倒进去。她搅着锅里辣辣的汤,边盛边吆喝:“快爬雪山啦!大家多喝一点儿,驱赶驱赶风寒。”大家喝过辣椒汤,身上添了热量和信心。
两翻雪山,三过草地,走在最后的永远是贾德福。可是,一次惨烈的战斗过后,贾德福的那口大锅下,血殷殷地流着,她的生命悲壮地定格在这口铁锅下。
1.为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不堪重负”在文中指的是 。
3.当大家要抢贾德福的锅背时,她为什么要说那些打趣的话?( )
A.因为背着锅,落不到雨,飞机炸弹也炸不着,很安全。
B.因为锅加上锅里的东西太重了,她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意让其他同志受罪。
4.作者为什么说“她的生命悲壮地定格在这口铁锅下”?( )
A.看到这口铁锅,同志们就会想起贾德福,想起她关心同志、热爱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B.因为贾德福是死在这口铁锅下面的。
C.这口铁锅记录着贾德福的英雄事迹,闪耀着她思想的光辉,象征着她精神的不朽。
5.这篇短文赞扬了贾德福的什么精神?
13、课外阅读。
一张纸条
上初中那年,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一本( )不能吃,( )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一次几经犹豫之后,我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二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一切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又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昐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时,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永远是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一本______不能吃,______不能穿的书。
【2】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3】“几天过去了,一切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
【4】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如法炮制”在短文中指的_____________。
【5】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表示我知错就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你想对文中的父母和“我”说什么话,请写下来。
对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表达的中心是( )
A.写我为了买书而做错了事,但后来改正了错误。
B.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得到同意,是不能私自拿家长的钱的。
C.告诉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诚实的勇于改正错误的人。
14、阅读短文,回答练习。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____不要采____妈妈制止我____花生的花____不像桃花____梨花____花生的花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开一朵花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你采掉一朵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
“是真的?”“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
【3】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没有标点的语段加上标点。
________不要采________妈妈制止我________花生的花________不像桃花________梨花________花生的花____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____开一朵花____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____你采掉一朵____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迟到
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也忘不了……
上一年级时,我就有早晨赖床不起的毛病。每天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就发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我上学乘车,他不管你晚不晚。
一天早晨下起了大雨,我醒来就不早了,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在这夏天妈妈还要我穿着肥大的夹袄,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请求 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站到床前,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洋车里,一边哭,一边检查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原委 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 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 不尽)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 置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过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
爸爸点头示意我出去。我征得老师的同意,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从那以后我都是第一个就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门。由于这件事,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1】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或音节。
【2】下面三句话中的省略号各属于哪种用法?请将序号填到括里。
A.表示语气的断断续续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引文中的省略部分 D.表示列举的省略
(1)只听他在摇头晃脑地背着:“远上寒山石径斜……” ( )
(2)“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
(3)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 )
【3】文中说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打开”“拿”“递”“拿出”等一系列极为细腻的动作,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静默时,我为什么流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爸爸”的教育使“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可爱的小鸟
①没有一 A 绿叶,没有一 B 炊烟,没有一 C泥土,没有一 D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②一阵台风袭来,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洋里的木板上,顺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③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放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④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給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⑤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在文中空白处填人恰当的量词。
A. B. C. D.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撵它( ) 舷窗( ) 笃厚( )
悭吝( ) 哺育( ) 憔悴( )( )
【3】画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从中体现出了什么?
【4】第④段中小鸟的“憔悴”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 联想到___________, 它们都具有_____________的品质。
【6】用一词语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比阅读
(一)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二)故乡的冻梨(节选)
冻梨与鲜梨相比,会有少量维生素和蛋白质流失,但大部分的营养还是保留下来了,所以鲜梨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冻梨几乎都有,所以从营养上来讲,冻梨和鲜梨的差别并不大。冻梨营养丰富,还有很多保健功效,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促食欲、助消化的作用,可以清心润肺、清喉降火、醒酒解毒、消除肿痛。
多年前,我离开了故乡去南方生活,每到冬天我就愈发怀念故乡冻梨的美味。南方的冬天温暖而湿润,自然没有做冻梨的天然条件。我曾多次试着把大白梨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可这样做出来的冻梨不是在故乡风霜雨雪中完成蜕变的,吃在嘴里,虽说也绵软也甘甜,但味道就是没有故乡的冻梨地道。原来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黯淡,但是人的味蕾永远不会欺骗和背叛,因为味蕾深处是故乡。
【1】两篇选文中,作者都借助具体事物表达了对故乡的____________之情;不同的是,选文(一)借助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选文(二)借助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篇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出了事物的
A.用途
B.保健功效
C.味道
【3】两篇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与诗句“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情感相似。
【4】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_________
(2)但味道就是没有故乡的冻梨地道。 _________
【5】读选文,回答问题。
(1)对选文(一)结尾句中的“又”字,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选文(二)中结尾处“味蕾深处是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大观园。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_________ 立刻—_________ 爱慕—_________
【2】花生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这样的比较有何用意:____________
19、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英文或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学业。从不白白度过。
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都用黑红颜色的毛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各种符号,标明书的重要之处,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理解得多么深透。
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不但……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第四自然段分为两层。
【4】把具体介绍毛主席认真读书的句子用“ ”画出。
【5】概括毛主席认真读书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6】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仿写一个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我第一次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3、表达与交流
题目:二十年后的我
展开想象,想一想二十年后的你会是怎样的。以自己的变化反映社会和人民的喜人变化。先列好习作提纲,再分段叙述。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