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腻”的第9笔为( )
A.横
B.竖
C.横折
D.撇
2、死去元知万事空( )
A.开始。
B.同“原”,本来。
C.基本。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乃至(nǎi) 熏陶(xūn) 辛亥(hèi) 炊烟(qiàn)
B.抖擞(sǒu) 鱼鳞(lín) 惶恐(huánɡ) 履行(nǚ)
C.玲珑(lónɡ) 剔透(tī) 灰烬(jìn) 喉咙(hòu)
D.瞒着(mán) 矛盾(máo) 搅动(jiǎo) 倾泻(xiè)
4、经典阅读,请完成下画的填空,展示你的阅读收获。
(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都章回小说,“天下三分”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吴,首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只要看一下某一回的标题,就可以精出它的主要故事。从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知道它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吴学究”指______________,“宋公明”指______________。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红楼梦》里这首诗“阆苑仙葩“指的______________,“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 ) 金( )辉( ) 玲珑( )
诗( )画( ) 天( )海( ) 风( )名( )
6、快乐读书吧。
(1)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识破,请按顺序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四大名著塑造的人物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的开篇词。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山岩 ( )的果实 ( )地摇曳
( )的青光 ( )的光辉 ( )的岩石
8、读句子,看拼音写字,在括号里把字写规范、端正、美观。
小学六年,静静lù xù(________)读完了十几本名著。在书的海洋里,她băo lăn(_________)了中外fēng jĭng míng shèng(__________),了解了国家的xīng wàng shèng shuāi(______________),感受了战争中的shēng líng tú tàn(_____________),书中那丰富的知识,真诚的shù shuō(__________),带给了她宝贵的qĭ dí(_________)。
9、说说下面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10、阅读理解
①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他以打猎为主,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②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③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的心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④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它那跪拜的姿势,乞求的眼神,欲言又止……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⑤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形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埋掉了自己的猎枪。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如果给本文加上一个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
A. 可恶的老猎人
B. 美丽的藏羚羊
C. 藏羚羊的跪拜
D. 一件可怕的事
【2】第②节画线的句子主要表达藏羚羊跪下乞求猎人饶命的情形,文中有一句话明确说明它这么做的原因,这句话是( )。
A. 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饶命。
B. 它那跪拜的姿势,乞求的眼神,欲言又止。
C. 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
D. 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
【3】读第⑤节画线句:猎人埋掉自己的猎枪是因为( )。
A. 猎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打猎了。
B. 猎人常常想到藏羚羊向自己跪拜的情景,觉得难以置信。
C. 那只死去的藏羚羊的样子常常浮现在猎人眼前,让他觉得非常害怕。
D. 猎人非常后悔、自责杀了那只怀孕的藏羚羊,他不想再杀生了。
【4】“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它那跪拜的姿势,乞求的眼神,欲言又止……"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延长
B. 表示意思的转换
C. 表示补充说明
D. 表示加强重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告诉我们在捕杀藏羚羊时要辨别其是否怀孕,没怀孕的可酌情捕。
B. 文章想表达我们人类与动物间是平等的,动物也有感情,不能随意滥杀。
C. 文章警示我们不要滥杀动物,要保护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
D. 文章告诉我们不要滥杀藏羚羊,因为它们是国家保护动物。
11、阅读理解,根据课文《落花生》内容,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2】文章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_______。
12、悲哉,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末年,费时150年之久才建成。这是中国建园艺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园林建筑的一大奇迹,一度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 )以景色瑰丽而着称,( )藏有大量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图书和绘画,汇集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精华。
1860年,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北京,以咸丰皇帝为首的无能的清政府逃出了圆明园,逃往承德。英法联军兵临京城,却没有直接入城,而是跑到京郊的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世界的抢劫和焚烧,熊熊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了灰烬。
一场大火,圆明园沦为废墟。这不可避免地让人感到无尽的遗憾与叹息。英法联军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只知道要称霸国际,但不知道这是在毁灭人类自己的文明,只是他们的无知与狂妄掩盖了一切。英法联军,不,英法强盗固然可恨,但他们为何不去洗劫别的国家,而偏偏是中国?这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思考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国力衰弱,更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当强盗们掠夺圆明园时,清政府的人呢?即使是一兵一卒,哪怕是杯水车薪,至少也能表明他是一个华夏子孙,他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就算牺牲了,也会被载入史书,世代受人敬仰,不至于被世人唾骂。但是,这样的奇迹并没有发生。中华古代先贤“舍生而取义”的思想对他们没有丝毫影响。
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1】在第一自然段括号内补充合适的关联词。
圆明园(_______)以景色瑰丽而着称,(_______)藏有大量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图书和绘画,汇集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精华。
【2】第一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形成了(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的罪行。
【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中华古代先贤“舍生而取义”的思想对他们没有丝毫影响。
【4】圆明园的毁灭体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5】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6】你了解关于圆明园的情况吗?写一写。
13、课内阅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一袭破衫:________________
奋笔疾书: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完备—( ) 准确—( )
考察—( ) 寻访—( )
【3】(多选题)从谈迁在北京的行为中我们感受到了( )。
A. 谈迁喜欢旅游 B. 谈迁治学严谨 C. 《国榷》的可信度高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出谈迁编写《国榷》的________________,也体现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在读这两句话时,我们要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5】“名垂青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谈迁能够名垂青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4、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单选题。
(1)以下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是( )
A.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C.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2)以下没有具体表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C.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以下与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同样写法的句子是( )
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B.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C.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2】第③自然段加点部分的意思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这个词是:_______
【3】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读第①自然段,用关键词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与感悟。
荷塘月色(节选)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在第①段中用“_______”画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一句动态描写的句子。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来勾勒出月色下荷塘的美。
【3】第③段中的静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景虽美,但作者却说“我什么也没有”,表现了他___________(填序)的心情。
A.怒不可遏 B.孤寂失落 C.烦躁不安 D.悲痛欲绝
【4】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本文主要运用了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从不同角度对鲤鱼、大熊猫、荷花、莲藕等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16、延伸阅读
圆明园:魂兮归来
有一个人说,世界上有一个奇迹,堪以和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相提并论:“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这个人叫雨果。他所赞美的这个奇迹即圆明园。
他是以描写巴黎圣母院而出名的。可是他又认定:“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他以童话般的笔法(如同《一千零一夜》)讲述了关于奇迹消失的悲剧:“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阅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载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可惜这并非天方夜谭式的传说,而是真实的。即使让阿里巴巴反复念叨“芝麻开门”,也无法开启那曾经的宝库。黄金变成了泥土,美玉变成了瓦砾,霓裳变成了灰烬……圆明园那最后的美、最后的形象,居然是投射在强盗眼中的。(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
(2)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雨果是法国的作家,这篇短文摘录了雨果的语言,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______
(2)“世界上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圆明园。______
(3)“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就是欧洲的英国和德国。______
(4)《一千零一夜》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叫《天方夜谭》。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文中加点的两个“紧”字的意思______(一样 不一样)。“扎紧”中的“紧”的意思是__________;“钱很紧”中的“紧”的意思是__________。
【2】选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件事的描写,充分表现出___________。
【3】对“我”品尝到的“新滋味”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开亲人,独自一人去上学,舍不得离开家。
B.家里钱紧张,却把凑来的钱全花在“我”身上,供“我”上学,让“我”心酸。
C.父亲把“我”送到学校,替“我”把床铺好,让“我”感到父爱无私,父爱如山。
18、课外阅读。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曾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的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放置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为什么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名气很大。_________
(2)跟大家不一样。_________
(2)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_______
【2】用加点的词语造句。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解释说明
【5】认真阅读短文,想一想你能从比尔·盖茨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愿是做一棵昂首天穹的橡树,那你的志愿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松鼠》选段,完成训练。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写出小松鼠搭窝的具体的过程。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窝口有一个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B.松鼠身上的毛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C.松鼠属于胎生,身上的毛很光溜,很干净。
D.松鼠过了冬就换毛。
20、缩句。
(1)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
(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3)微小的灰尘不断地向四周散射强烈的太阳光。
(4)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5)清光绪年间的学者王懿荣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修改病句)
______
(2)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改为转述句)
______
(3)运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写一个“焦急等人”的情景,表现人物的内心。
______
23、快乐习作。
在我们周围,既有让人心动的自然风景,也有让人感动的生活情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写你印象中最深刻的风景。要求:语句通顺,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做到动静结合、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