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B.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C.参加中秋晚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青年、解放军等。
D.这座大楼的旁边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播种 懒惰 距绝
B.侵略 叮嘱 辉煌
C.勉强 辞职 萝筐
D.春蚕 启迪 闲瑕
3、《四季之美》中秋天最美是黄昏,作者主要描写了( )
A.点点归鸦和成群结队的大雁。
B.夕阳斜照西山的情景。
4、读拼音,写词语。
(1)从前有个放牛娃叫niú láng_____,他diē niáng_____死得早,哥哥sǎo zi_____待他非常刻薄,分家只分给他yí liàng_____破车和一头老牛,他也毫无怨言。
(2)我们不能对父母说huǎng huà____,也不能忘了他们的dīng zhǔ____,如果一个人偷偷去河边yóu yǒng___,出了事故将会hòu huǐ____一生。
5、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下列人物的特点。
嫦娥:________ 后羿:________ 逢蒙:________
6、写同音字。
(1)xiá _____窄 空_____ (2)jìng 毕_____ 环_____
(3)mù 羡_____ 屏_____ (4)yùn _____律 红_____
7、补充词语。
镇定自(_____) (_____)(____)有序
生死(_____)关 (_____)名遐迩
惊心动(_____) 如(_____)重负
(_____)不可挡 (_____)然一新
胆小如(_____) 落(____)而逃
大同小(_____) 化(____)为(____)
8、我是“地”,我的后面是动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____)地呼吸 (____)地走着 (_____)地数着 (____)地讨论 (_____)地刮过
9、语文实践。
阅读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3D 打印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多个领域。不少汽车制造商将 3D打印技术用于装置的制造,如发动机,电池外壳以及散热器等。在个性化医疗方面,外科医生可以切割患者的一些病变部位,利用该技术打印的代用器官进行移植,在环境改造上,专家发现通过该技术可以改善水产环境,从而拯救水生生物,建造新的生态系统。
备注:该材料根据 2018-11-10 企鹅号《在未来科技发晨中,3D 打印技术将会影响哪些领城》整理。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的第一句起到了总领文段的作用。
B. 材料从三个领域介绍了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
C. 介绍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外科医生可以切割患者的所有病变部位,利用 3D 技术打印代用器官,并进行移植。
【2】根据生活所需,你想建议技术人员利用 3D 技术打印什么?并写下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xī shì)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zhē zhé)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bō pō)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下列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漫游(1)满,遍 (2)水过满,漾出来(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计划 (3)希望得到,谋取
【2】我会在文中括号内划掉不正确的读音。
【3】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_____) 热闹——(__________) 柔和——(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5】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深秋书简
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①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印象派油画,再绕过一道山梁又是一幅印象派油画。色彩从四而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②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
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丫毕露,依然昂首向天。③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驶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
【1】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色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①②③句各自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动态描写 E.静态描写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什么第二自然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旁的白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内容分析,下面正确的两项是(_____)
A.本文描绘的是京郊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
B.第二自然段写白杨树,作者将它们人格化,表达了对杨树顽强生命的赞美。
C.第三自然段点明北京的秋天的特征是蓝天、白云、白杨。
D.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12、阅读。
庐山的云雾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
(1)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__________)
(2)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__________)
(3)形容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__________)
【2】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第二自然段,你眼前会显现出________、________、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四幅图画,其中“茫茫的大海”指________________,“巨大的天幕”指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黄山怪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远方。
在西海排云亭前的左高峰上,有巧石如人状,细看之下好像少女坐在琴旁,身体微俯,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故名“________”,俗称“仙女打琴”。
在丞相源后溪中,有一巨石如雄狮,有石级可登狮背,其西有一大圆石,仿佛一个石球。狮子凝视着前面的石球,似欲伸爪推动石球玩耍,故名“________”。有诗曰:“雄狮睡醒豁双眸,势欲登天志未酬。昂首常观峰上月,抢来一石恰如球。”
过白鹅岭,下“四百踏”,对面山峰上,有一巧石,似一只小狗伏在大石块上,昂头仰望长空,悠闲舒适,故取名“________”。
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像“飞来石”“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松鼠跳天都”“猪八戒照镜子”……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将下面的“怪石”名称填写在文中的“________”上。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2】 “雄狮睡醒豁双眸,势欲登天志未酬。昂首常观峰上月,抢来一石恰如球。”这首诗中隐藏着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的大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怪石“猪八戒照镜子”,让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省略掉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
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文章,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通过这一精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体会:“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春酒
①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零食回家。
②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这八宝酒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的酒席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得兴高采烈。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⑦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咪咪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⑧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喝。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⑨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pēi)呢?
【醅:没过滤的酒。】
(作者:琦君。选文时有改动。)
【1】本文回忆了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生活片段,分别是第①自然段我到别人家喝春酒,第②到④自然段______。第⑤到⑥自然段______。
【2】第⑤自然段“最最讲究的酒席”中“讲究”一词,与下面选项中“讲究”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哥哥是工程师。他经常告诉我,工程技术大有讲究。
B.爷爷是个有品位的人,客厅里的每一处摆设都非常讲究。
C.班主任经常说:“我们要讲究实事求是。”
【3】读到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__”的句子,联想起《桂花雨》中类似描写“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这两处语言,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琦君曾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其中就有母亲。作者眼中的母亲是怎样的,找文中第⑥或第⑦自然段画出一句对母亲的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写出你对文中第9自然段的理解。
阅读链接
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学时随父母迁居杭州。1949年去台湾工作。1977年,琦君随夫远赴美国,客居纽约。直到2004年才和丈夫重返台北养老。她一生在台湾与美国间多次辗转,始终远离故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不想发财的哲学家
泰勒斯的诞生地——米利斯,当时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那里的人们无不追求金钱。而淡于名利的泰勒斯却只追求学问,从无发财的念头,过着贫穷的生活。于是一些商贾之辈就嘲笑泰勒斯说:“先生,您的学问是无与伦比的,可是您的贫穷不正好说明您的学问是毫无用处吗?”泰勒斯微微一笑,答道:“哲学家是不想发财,但是如果他们想发财的话,是比你们更有生财之道的。——你们不信?那好吧,我明年一定发个大财让你们瞧瞧。”话音未落,商人们哄堂大笑起来。
泰勒斯为了回击商人们的奚落便暂时停下手头的哲学研究,只费了少许的心思就拟订了一个发财计划。时值隆冬,橄榄油生意几乎无人问津。而泰勒斯却竭其微薄财力,出人意料地租下米利斯城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由于是榨油淡季无人与他争价,所以他只付了极低的租金。尽管如此,他还是陷于濒临破产的困境。
他的这个近乎荒唐的举动更加激起了世人的嘲笑:这个自称大智大慧的哲学家原来是个傻瓜,要不就真是疯了。任凭世人奚落,泰勒斯不答一言。转过年来,橄榄获得空前的大丰收,加工橄榄油突然成为当务之急,而米利斯城的榨油器却全部为泰勒斯所垄断。人们只好高价到泰勒斯家加工橄榄油,泰勒斯因此而发了一大笔财,那些嘲笑过他的商人们瞠目结舌。
原来,精通天象的泰勒斯早就在冬季预料到来年的气候会使橄榄大丰收。于是,泰勒斯自豪地向世界宣称:只要哲学家们愿意,就会轻而易举地发财致富?但他们是不想发财的,他们的雄心向往着更为高尚的目标。
【1】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泰勒斯非常贫穷?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一些商贾之辈嘲笑泰勒斯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地概括泰勒斯是怎样回击商人们的嘲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短文,我们知道了泰勒斯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5】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 )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是多么的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两处写到“美好的东西”,第一处指的是 ____________,第二处指的是____________ 。
【3】在“‘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指 ____________ ,‘拿’指 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请结合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美文赏析。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师传统心甘情愿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志愿人员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项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项的平房,既表现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3分)
全封闭式的 ,俯视呈 ,整个大院显得 。
(2)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 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 。(4分)
(3)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4)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5)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院这座三晋句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文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4分)
19、阅读,完成习题。
一窠(kē)八哥的谜
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
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zhuì)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
【1】一窠八哥的谜主要指什么( )
A.被老鹰叼走
B.如何飞走的
C.生病死了
D.悄悄躲起来
【2】在本文中作者对八哥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
A.讨厌——喜欢
B.讨厌——难受
C.好奇——担忧
D.好奇——欣喜
【3】第1自然段作者对小八哥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
A.声音、外形
B.声音 动作
C.外形 颜色
D.外形 声音
【4】结合你的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闪电撕破了乌云。
(1)“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1)我们在河边的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____________
(2)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_________
2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①空中没有灰尘。
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②灰尘是个人人讨厌的东西。
生活离不开灰尘。
23、习作展示。
生活中,不少人都养了宠物,比如猫、狗、小鸟等等。你经历过或见过这方面的事吗?你对此怎么看?请以“宠物”为话题,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特别提醒:话题不能作为作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