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诗或名句与其它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母情深》——梁晓声
B.《题临安邸》——(宋)林升
C.《忆读书》——冰心
D.《少年中国说》——(宋)朱熹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允诺 讯期 称赞 赤道
B.俯冲 搭乘 崩塌 漫游
C.繁植 奉命 松鼠 飘浮
D.酷署 报考 闲逸 照耀
4、按原文内容填空
1.默写《示儿》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3.九州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劝天公__________,_______降人才。
4.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鳞爪飞扬。______________,百兽_______。
5._______________,风尘吸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6.天戴其苍,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7.___________,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
5、(1)把诗文补充完整。
走进经典: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梁启超用“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表达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和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由俭入奢易,______”提醒我们要自觉保持简朴;“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警示我们对待学习要实事求是。“______,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以动衬静写出了月夜的静谧。
(2)从加点的诗句中自选一句,想象景物的动静之美,用生动的语言把画面写具体:_________
6、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7、变一变。(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良 玄 弗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叟 申 丂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舀 詹 旁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zuì fàn zōng yǐng zào yīn fèi shu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______,写了鸟的形态:大的,小的;颜色:
花的,黑的;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
②“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_____)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10、【拓展运用】
(1)对“我”的诗,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而父亲说“糟糕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极端断言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小公筷,大文明
公筷,即“公用的筷子”,是出于健康卫生的考虑,放在菜盘上让大家用来夹菜,但不能放进口里的筷子。使用公筷就像使用口罩一样,既能防止别人把疾病传染给自己,也能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使用公筷是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真正体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用餐文明的新风尚。
在长期以来的传统习俗中,合餐制几乎是家家户户的餐桌礼仪。你给我夹口菜,我给你舀勺汤,热热闹闹、其乐融融之余更显情深谊厚、好客尚礼。更有甚者,用自己的筷子直接把盘子里最“硬核”的食物夹到客人的碗里,虽知不太卫生,偏坚持延续传统,不愿“伤了感情”“薄了面子”。
从之前公布的疫情案例可知,“围桌共食”“觥(gōng)筹(chóu)交错”恰恰为病毒传播制造了机会,不少病例均源于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疫情之下,改变餐桌陋习势在必行。科学文明的餐桌礼仪不仅可以防范新冠肺炎病毒,还可以防止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饮食,均衡营养。
公筷文明贵在践行。随着各地餐馆堂食逐渐放开,餐饮行业已经行动起来,他们甘当“公筷行动”的“旗手”,主动根据用餐人数、菜品数量配备相应的公筷公勺,并对公筷与个人的食筷实行“差异化”。公筷和个人筷在颜色、长短、形状或材质有明显区别时,人们就会更加注意,不至于在无意中混淆起来。有条件的餐厅还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温馨提醒食客文明用餐。
同时,家庭和个人也需要反思藏于细节之中的生活习惯。表面上看,使用公筷公勺是少了点“人情味”,但却更卫生、更健康、更文明,不仅保护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因此,要自觉践行家庭聚餐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小公筷照见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用公筷公勺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了社会责任。这不仅需要餐饮企业积极响应,我们每个人也都该把公筷公勺用起来,并使其成为普遍的文化认同。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势在必行: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的文字与图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公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公筷与个人的筷子混淆的问题,请在上面的图文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不用公筷,互相夹菜才显得关系亲密,感情好,所以使用公筷没有必要。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吧。
父亲的借口
齐总正坐在会议室开会,突然秘书慌慌张张地连门都顾不上敲,直接进来说:“齐总,小豫刚刚打来电话,说在106国道上出车祸了。你的手机一直关机,他急坏了。”
齐总的脸色变了:“人怎样了?受伤了吗?”
“人没事,他的车追尾,前保险杠断了,他叫您马上过去处理。”
齐总放下手中的文件,打开手机,正拨着号,小豫的电话打了进来:“爸爸,你快来吧!我的车都撞烂了,急死我了!”
“报警了吗?”“没有。”“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没有。”“你在干什么?”“我在等你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齐总沉默了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他转身对秘书说:“小豫再来电话就说我不在。”
秘书惊讶地看着他……
晚上七点钟,齐总回到家,小豫已经在客厅里,看上去失魂落魄,脸色阴沉。
“我等了你一天,整整一天!你还是我的父亲吗?”小豫站起身,眼睛红红的,气愤地大声喊道。
齐总笑笑,没有回答。
“你今天是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我是可有可无的吗?我是你的儿子,我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小豫见父亲不说话,情绪更激动了。
齐总并没有生气,他拍拍儿子的肩,坐下说:“儿子,我今天遇到了个难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所以,我只好在办公室里等,我在等你的爷爷,等他来告诉我怎么办。我等了整整一天。”
小豫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深深地低下头去——爷爷已经在十年前去世了。
(1)仿写词语。
失魂落魄: 、
(2)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文中儿子的思想变化。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借口”指什么?他为什么要找“借口”?
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结合你的理解说说。
13、课内阅读。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蓑毛(____) 长喙(____) 镜匣(____) 嗜好(____)
【2】第一自然段选取了白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方面来描写。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选段从三个场景来描写白鹭,这三个场景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 。
14、《读书莫放“拦路虎”》培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 [1] 我怎么祈祷,[1] 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2] 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 [2] 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为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
A. 垂头丧气 B. 兴奋不已 C. 忐忑不安
【2】给文中的括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1) (_____) (2) (______)
A、无论……都……
B、一旦……就……
C、不论……总是……
D、因为……所以……
【3】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 )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A. 第2和第3自然段之间 B. 第3和第4自然段之间 C. 第4和第5自然段之间
【4】联系上下文,为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选择一句合适的话填上。 ( )
A. “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B. “仁慈的上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C. “仁慈的上帝啊,这是怎么一回事?”
【5】上帝如了农夫所愿,但却没结出一粒麦子的原因是( )
A. 因为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没有经历风雨,没有了阳光的照射,就变得无能了,所以没结出一粒麦子。
B. 因为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这样反而就结不出麦子了。
C. 因为农夫过于欢喜,最后反而乐极生悲了,让事情进展不顺利了。
15、阅读
梅雨潭(节选)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急剧的撞击使水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吸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yì)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 )女儿绿( )好么( )
【1】请在第四自然段中的“( )”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请结合选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梅雨潭”这个名字因何而来?
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提到了哪几处绿?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用了九个“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的“你”都指梅雨潭的绿。
B.这样的称呼自然顺畅,有亲切感,体现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
C.作者用“你”来称呼梅雨潭,更能突出梅雨潭的美丽。
D.用第二人称来写,抒情更直接强烈,更能抒发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之情。
【5】作者为何称梅雨潭的绿为“女儿绿”?
____________
16、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间。
【1】这段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这句话说明( )
A.“我”是第一次看到这只小渔舟。
B.“我”对这只小渔舟有特殊的感情。
C.这只小渔舟是姑爹送给“我”家的交通工具。
【3】我们仅仅是因为生活困难才在船上吃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没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
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
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
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浩的河流,
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
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
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
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
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果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
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
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
木的千姿百态,更给人许多乐趣。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
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
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
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
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着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
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
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
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
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
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
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
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
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
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
奥秘,有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短文题目为“读不完的大书”,这里的“大书”指_________。
2.作者小时候虽没有新式玩具,但能够看出他依然快乐。你是从哪些句子
看出来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4分)
3.“我”最爱的是“我”家后面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大自然还是什么,把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
穷的奥秘。”大自然是一位大诗人,______________ __ __;大自然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生命的感动
①生日那天,妈妈郑重其事地拿出几件东西给我看。那是什么?是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哎呀,太难为情了,快收起来吧。
②一双小小的,用绒线一针针钩出来的小鞋子,一件粉红色的围兜,一个大眼睛娃娃,还有一本从我出生时一直到上幼儿园时的影集。
③妈妈说:“这些东西我一直保存着,就是想等你长大了给你看。现在你15岁,不小了,这些记录你成长的物品也许能让你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④爸爸则在一边笑,他似乎沉浸在回忆我小时候天真可爱的乐趣中。他闭着眼睛回忆到:“那天,我把你妈妈送进产房,就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第一眼见到你,我那个开心啊,没法说。你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样轻柔,小脸红扑扑的,像玫瑰花瓣一样美丽。你是爱与美的珍品,让我们无比欣喜,有女儿真好!”“寒冬腊月,你用的尿布都是先放在我怀里暖热了才给你用的。”爸爸又说。
⑤我听了心里也暖暖的,爸爸的爱更让我怦然心动。我仔细打量那双小小的鞋,简直无法相信我的脚曾是那么小。打开影集,哇,刚出生的我也这么一丁点儿,什么也不懂,只知道把自己的手往嘴里塞。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那是我吗?不可思议。
⑥爸爸、妈妈真有本事,要把这么一点儿大的小东西养育成现在的我,多不容易。
⑦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
⑧有一次保姆不慎将热水瓶放在我玩耍的一张小桌旁,被我一脚碰翻,滚烫的开水把我的双脚烫得像两只红萝卜。幸亏妈妈及时赶到把我送进医院,要不我早成了残疾人,现在我的脚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
⑨还有一次,我从木马上摔下来造成脑震荡,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在医院陪伴我度过漫长的治疗时间。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妈妈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凝聚在我的身上,她为我唱歌、为我朗读诗歌和童话,音乐和诗歌融入了我幼小的心灵。
⑩望着面前孩童时用过的物品,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十多年生命的每一个日子,我始终被爱包围,无论我用什么形式来回报我的爸爸妈妈,也只不过是滴水之于长河,那份感动将会伴随我的一生。我将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
【1】“我幼时娇小孱弱,听外婆说经常要送去医院吃药打针,还常常发生点意外。”这句话应该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
A.第④自然段前
B.第⑤自然段前
C.第⑥自然段前
D.第⑦自然段前
【2】妈妈拿“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给“我”看的目的是( )
A.让“我”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热爱。
B.回忆“我”小时候的天真可爱。
C.“我”长大了,“我”用过的东西该自己保管。
D.想证明他们是多么爱“我”。
【3】读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读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 ……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检阅 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 提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悠悠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每当她那满含笑意的目光注视着我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心 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恐惧——(________) 自讨苦吃——(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一句________。
照样子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收到白老师的嘉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自己只配坐在最后一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句
①我紧张。
②我敬仰父亲。
21、按要求写句子。
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两种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这座电视塔_______
23、写作园地。
题目:我战胜了
提示:你可以从“困难、恐惧、粗心、自己”中选择或者自己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不写错别字。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