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按照感情色彩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泰民安 政通人和 太平盛世
B.路不拾遗 生灵涂炭 夜不闭户
C.呕心沥血 诡计多端 足智多谋
D.心狠手辣 处心积虑 心慈手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榨油 俯冲
B.连接 爱暮
C.懒惰 播种
D.悠然 协调
3、与“司马迁——《史记》”关系一致的一项是( )
A.吴承恩——《西游记》
B.武松——《水浒传》
4、组词。
陷(______) 馅(______) 踉(______) 狼(______)
掂(______) 踮(______) 羞(______) 馐(______)
欺(____) 编(____) 莹(____) 萤(____) 暂(____) 惭(____) 谊(____) 宜(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爸爸lǚ xíng _____了他的诺言,暑假带我到北京旅游。我在故宫观赏了jīn bì huī huáng ______的jiàn zhù _____,在长城上感受着长城的hóng wěi_____气势,在国家bó wù guǎn______里见识了各种qí zhēn yì bǎo_______。
6、请把下面的字词语补充完整。
为_____欲_____ _____外之_____ 铁骨__________
_____不自_____ 大_____一_____ 吉_____祸_____
虚_____声_____ 不_____设_____ 残_____碎_____
7、《列那狐的故事》在欧洲流传甚广,读完这本书后,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原因。
______
8、歇后语、谚语家园(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千里送鹅毛, 。 台上三分钟, 。
不入虎穴,________ __ 。
良药苦口利于病, 。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 juàn juǎn)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xŭ yŭ)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shēn shén)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mŏu móu)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我还读过她写的《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边疆的兰花
①每当我看见兰花展台上那些身价无比的高档兰花时,看到花市上摆满了色彩令人眼花的进口洋兰时,常想起祖国南疆深山中的兰花。它没有高档兰花的身价,也没有洋兰的艳丽,唯在深山峻岭之中默默地散发着它那淡淡的清香。只要闻到它的花香,就如同饮上了一口边疆的清泉,沁人心脾!
②为什么我总对边疆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缘于自己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
③记忆中的兰花真的不起眼,在深山老林中,亚热带森林中有些植物高大挺拔、伟岸无比,有的植物婀娜多姿、花香蝶舞。兰花在那里几乎连光线也争不到半分,只能在其他植物的叶片缝隙中获得一丁点儿阳光和雨露,在林海中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它普通平凡,没有高贵的身价;它毫不起眼,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它依然年复一年,在深山中默默无闻地绽放着它那朴实的花朵,散发出使人心仪的、淡淡的清香……看到它,我就会无限遐思,一幕幕往事在我眼前(zhà)现。我仿佛又看见了边防线上飞扬的青春与那条橄榄绿色构成的风景线,还有那些曾和我并肩战斗,为祖国的南疆逝去青春乃至一生的逐一离我远去的、亲爱的战友们……
④边疆兰花的奉献是无私的。在边疆,我常常会被它们的顽强所感动,不管在没有泥土的绝壁、枯木之上,还是在黑暗的空间、密林深处,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边疆的兰花在艰苦的条件下蓄积能量——淡淡的花香,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边疆,直到默默地成为腐殖质①,为使来年鲜花依旧艳丽,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⑤我爱边疆的兰花,我赞美边疆的兰花。我始终觉得边疆的兰花伟大,它的伟大与它的艰难相随,它的伟大与边防儿女相伴!
①腐殖质:土壤中细小的无生命有机物,由动植物遗体被分解而形成。
【1】短文第③自然段写道:“看到它,我就会无限遐思,一幕幕往事在我眼前(zhà)现”,小明不知道这个“zhà”字怎么写,用《新华字典》查到下面几个“zhà”字,请你帮他选出来。这个字在词语里的意思是( ),用“√”表示。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设问承上启下
B.设问引出下文
C.反问引出下文
D.反问总结上文
【4】走近“边疆的兰花”,完成下面各题。
(1)浏览短文,摘录描写“边疆的兰花”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写眼前所见的兰花和第③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兰花都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来突出边疆兰花的特点。
(3)本文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抒发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1、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应当因人而异。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文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得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无论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 )能钻进去,( )能跳出来,( )这样,(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列举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法,对应正确的是( )
A.乐趣读书法 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鲁迅
B.跳跃法 爱因斯坦“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毛姆
C.跳跃法 鲁迅 乐趣读书法 毛姆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分别是( )
A.既……又…… 只有……才……
B.如果……就…… 只要……就……
C.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4】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文中指( )
A.全部相信书本上写的就不如没有书。
B.书只是一种工具,不要盲目迷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法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C.只有把书都读完了,才能相信书上的知识。
【5】请把你喜欢的读书方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清不过包公
①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发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借个名,便把他削职为民。就算这样,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最后,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②包公被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当日就动身离京回老家。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在后面盯梢。
③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来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的瓜藤上西瓜长得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和包兴大口地吃了起来。两个鬼鬼祟祟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④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吃瓜给钱,那还有啥说的。”
⑤傍晚,包公住到镇上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米饭里掺了不少未脱壳的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往外挑。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糟蹋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⑥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⑦走着走着就要到淮河边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抄小路,草行露宿,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边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玷污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⑧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只见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鼻子都气歪了,心想:就算跟他一万年,也找不到他的污点。
⑨两个太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京复命。
⑩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都说:毒不过皇上,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
(选自《田螺姑娘•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由黎邦农搜集整理,有改动)
【1】请选择恰当的成语表示短文中俗语的意思。
A.气急败坏 | B.面面相觑 | C.吹毛求疵 | D.窃窃私语 |
①耳朵咬耳朵 _____
②鸡蛋里挑骨头 _____
③大眼瞪小眼 _____
④鼻子都气歪了 _____
【2】先梳理这个民间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简要概括后再写下来。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路上,两个太监试图用三个罪名陷害包公,都因包公坚守原则而让太监找不到污点。
结果:________________
【3】阅读③﹣⑧自然段,借助表格梳理太监打算安给包公的三项罪名。
罪名 | 地点 | 包公的做法 | 太监的表现 |
偷西瓜吃 | _______ | 吃瓜给钱 | _______ |
_______ | 镇上客栈 | _______ | 大眼瞪小眼 |
_______ | _______ | 含水洗手 | 鼻子都气歪了 |
【4】单选题:体现包公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一项是( )
A.铡了陈世美
B.安步当车
C.吃瓜给钱
D.含水洗手
【5】单选题:故事开头中“事成大大有赏”中的“事成”指的是( )
A.奖励包公清廉
B.赶包公出京城
C.说包公的坏话
D.抓到包公把柄
【6】多选题:这个民间故事中的包公具有的美好品质有( )
A.铁面无私
B.诚实正直
C.爱惜粮食
D.爱护百姓
【7】问答题:两个太监回京之后会如何复命呢?请发挥想象把这个简略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启 示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那年,我9岁。
一日,我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打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落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着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儿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您,爸爸!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压抑——( ) 暴怒——( )
剧烈——( ) 责怪——( )
【2】父亲没有打“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的花香
①植物的花朵是有香味的,这花香有什么作用呢?
②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吸引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花粉黏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
③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
④多闻桂花的香味,可以使人疲劳顿消,多闻菊花的香味,可以使人思维清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神经,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保持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气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力增强。
⑤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疗效。
⑥不过,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对人有害。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头晕和瞬间迟钝。所以闻花香也要加以选择。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对于植物本身来讲,植物的花朵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 )
(2)所有的花香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 )
(3)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对人有害。( )
【2】第③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____段 ,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短文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说明顺序,正确的是第( )项。
A.先总述再分述
B.不同方面
C.先总述再分述后总结
D.方位顺序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假如水浒英雄也有朋友圈,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来源于网上的一张图片,虽是恶搞,但人物形象还是比较符合原著的。部分文字如下:
宋江:停在路边的宝马车被蹭了,据目击者说肇事者他爸是高俅。
①:管他什么高俅!我替哥哥找他算账去!
②回复①:哥平时都说要忍,但今天为弟弟点赞,此父子与哥有不共戴天之仇!
【1】结合相关情节和人物性格,猜一猜①和②分别是谁?
①是_____,绰号是_____,理由_____。
②是_____,绰号是_____,理由_____。
【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请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____)
A.杨志卖刀 B.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C.宋江怒杀阎婆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少年中国说(节选)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②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第①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用“﹏﹏﹏”画出该段的中心句。
【2】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运用________的手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上“√”。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
【4】在第一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英国一家报纸曾评选过“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20世纪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盒、塑料包装纸、塑料餐具以及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不容易分解),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其健康甚至导致死亡。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废弃塑料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的气体,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使用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其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的称号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一位记者对几家超市的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关于超市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表
人数 超市 | 使用塑料袋(人) | 未使用塑料袋(人) | 总人数(人) | ||
分类 |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 人数 |
好又多超市 | 65 | 65% | 35 | 35% | 100 |
百事达超市 | 45 | 90% | 5 | 10% | 50 |
校园超市 | 26 | 92.8% | 2 | 7.2% | 28 |
总计 | 136 | 76.4% | 42 | 23.6% | 178 |
【材料三】为了抵制“白色垃圾”,各国政府纷纷发力。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极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90%。在挪威,商店虽为顾客提供了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
【1】读材料一,完成下列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
B.焚烧处理塑料垃圾会释放出多种有毒的气体。( )
C.塑料垃圾不易处理,我们可以把它埋在地下,这样不会污染环境。( )
【2】读了材料二,你发现人们在超市买东西使用购物袋时有什么共同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材料三,说说国内外在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让人们少使用塑料袋,请你为市民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夏威夷风光
从小就听说过美国的夏威夷风光旖旎,不曾想今天真的来到了梦中思念的“伊甸园”。
坐在中型面包旅行车上,车窗外可见一层一层清晰叠加的火山灰(岩)经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山峦,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想象着各种千万年从海底喷发出的火山怎样造就了夏威夷岛屿的形态。
来到了恐龙湾,令我惊异的是,这里的海水与渤海湾全然不同,渤海湾的海水是蓝色的,这里的海水是绿色、奶色和绿黄色的交织,在阳光的照耀下实在令人神往。这种青翠色和玉色交织的色彩是夏威夷的海所特有的,听导游说这是火山喷发导致的——这里的海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我们来到了原始森林,面包车的两边树木丛生。在火山喷泉口,下起了细雨,我们下车前往海岸边观赏。岸边清晰可见的崖石是烧焦了的黑黑的岩石,顺着导游指向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深邃漆黑的火山黑洞。然后我们顶着风雨又来到了神秘的大风口,越往前走,风越大,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驱使我们非要承受大风的袭击的乐趣,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
我们顶着风雨,湿透了衣衫,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大风口——享受着夏威夷的热带飓风的袭击,感到又冷又湿,躯体越来越难以忍受,但心中的惬意却难以言说。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心情十分愉快、舒畅,带有一种满意的情绪。( )
(2)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了满足,指愿望实现了。( )
【2】文中画“ ”的句子写出了海水的____________美,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们”顶着风雨赶路的乐趣。(填“动态”或“静态”)
【3】夏威夷的海水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刻苦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按要求写句子。
(1)彩旗飘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书馆里的书吸引着我。(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反映人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写句子。
我放走了那只可爱的小鸟。
(1)改成“被”字句:
(2)改成“把”字句:
扩写句子。
(3)( )小姑娘( )跑过来。
23、习作园地。
题目:我能行
开头:“我能行!”这句话常常挂在我的嘴边,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总是对自己说:“我能行!”
要求:①根据开头确定中心,选择自己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两件事,续写作文。②先把开头抄下来再续写,叙事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③400字左右。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