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是出自《红楼梦》的故事是( )
A.《黛玉葬花》
B.《湘云醉卧芍药丛》
C.《晴雯撕扇》
D.《赵云扬名长坂坡》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义项。
地履其黄( )
A.鞋子
B.踩、踏
C.执行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印度被称为“佛教之都”,而北京则被称为“对称的古都”。
B.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这句话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 《早》一文的作者是鲁迅,他笔下的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D. 写参观记,要按照顺序把“所见所闻”一处不落地描述出来,并抒发“所感”。
4、看拼音写汉字。
chuī yān jiào huì láo dao bǎo lěi duàn l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gǔ lì biān cè jīn chán lǎo lao guǎi zh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带着问题来读书。
(1)“窃”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意见)。文题“窃读记”中的“窃”应选择第
________种解释。“________”是本文的线索。
(2)本文的作者为了读书想了很多“窃读”的办法:读一本书要到________书店;选择____________的书店;贴在__________________;最开心的是________天。
6、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陆游在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可以从《示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
2.民间经典故事,耳熟能详,口耳相传。梁山伯和何仙姑分别是我国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3.本学期我还积累了陆游写的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5.做任何事都要抓紧时间,正如葛洪所说:“________ , ________。”《尚书》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告诉我们勤俭是可贵的。
7、听录音《松树的风格》,完成练习。
1.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____________过它,把它作为____________品质的象征。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______
②我对松树怀有敬意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______
③要求人的甚多,给予人的甚少,这就是松树的风格。______
8、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机____算 ____不自____ 纹____不____
摩________掌 手____脚____ 养________优
(1)“草船借箭”让周瑜____地说道,诸葛亮真是____。
(2)面对同学们的____,他呆呆地坐着____。
9、阅读理解。
边疆的兰花
每当我看见兰花展台上那些身价无比的高档兰花时,看到花市上摆满了色彩令人眼花的进口洋兰时,常想起祖国南疆深山中的兰花。它没有高档兰花的身价,也没有洋兰的艳丽,唯在深山峻岭之中默默地散发着它那淡淡的清香。( )闻到它的花香,( )如同饮上了一口边疆的清泉,沁人心脾!
为什么我总对边疆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缘于自己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
记忆中的兰花真的不起眼,在深山老林中,亚热带森林中有些植物高大挺拔、伟岸无比,有的植物婀娜多姿、花香蝶舞。兰花在那里几乎连光线也争不到半分,只能在其他植物的叶片缝隙中获得一丁点儿阳光和雨露,在林海中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它普通平凡,没有高贵的身价;它毫不起眼,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它依然年复一年,在深山中默默无闻地绽放着它那朴实的花朵,散发出使人心仪的、淡淡的清香……看到它,我就会无限遐思,一幕幕往事在我眼前乍现。我仿佛又看见了边防线上飞扬的青春与那条橄榄绿色构成的风景线,还有那些曾和我并肩战斗,为祖国的南疆逝去青春乃至一生的逐一离我远去的、亲爱的战友们……
边疆兰花的奉献是无私的。在边疆,我常常会被它们的顽强所感动,( )在没有泥土的绝壁、枯木之上,还是在黑暗的空间、密林深处,( )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边疆的兰花在艰苦的条件下蓄积能量——淡淡的花香,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边疆,直到默默地成为腐殖质,为使来年鲜花依旧艳丽,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我爱边疆的兰花,我赞美边疆的兰花。我始终觉得边疆的兰花伟大,它的伟大与它的艰难相随,它的伟大与边防儿女相伴!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尽管……还……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婀娜多姿:__________________
(3)欣欣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边疆兰花时,先用眼前所见的高档兰花和进口洋兰与它进行对比,突出边疆兰花身价高贵、色彩艳丽﹔接着用深山老林中高大挺拔的植物和婀娜多姿的植物与之进行对比,突出了边疆兰花的伟岸香艳。
B.作者写边疆兰花时,分别用高档兰花和进口洋兰、高大挺拔的植物和婀娜多姿的植物与它进行对比,突出了边疆兰花普通平凡、毫不起眼、微不足道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4】文中有一个过渡段,请用波浪线划出来。
【5】为什么“我”总对边疆的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请用简洁的话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借赞美_____________,其实是赞扬了边防战士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军营、战友的怀念之情。
10、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
花开了,此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应该用( )的语气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A.悲伤、难过
B.生气、愤怒
C.喜悦、愉快
【2】选文画“ ”的句子是一组( )句
A.比喻
B.排比、拟人
C.比喻、排比
【3】选文写了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事物,描写的这些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 )
A.灵活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4】选文中多次用到了“愿意”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句子。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你能给这段话中划线的词语换个说法吗?如果把划线的词语改为“要”行吗?为什么?
12、三打白骨精(节选)
①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②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ɡū ɡūn)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③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④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hè hē)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⑤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lún lūn)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有改动)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三打白骨精》选自_____(作者)写的名著《____》。
【3】“端”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东西的)头;②事情开头;③原因;④项目、方案,“端”字在“云端”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白骨精诡计多端”中应选第( )种解释。
【4】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白骨精 | 孙悟空 |
村姑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
白发老公公 | ___________ |
【5】如果唐僧能退下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孙悟空会不会离开师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游记》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请你再列举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生命与水(节选)
①作为一种生物,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可是你知道吗?一般的细胞中至少含有70%的水。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我们人。
②有人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加工厂。人体这个工厂可以把食物中的营养加工提炼并储存起来。谁来完成“加工”的过程呢?是口、胃、肝、脾、肠等消化器官。这些器官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帮助它们搅碎食物、溶解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血液、淋巴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把营养和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又把肌体活动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相应器官。这些运送过来的废物和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汗液、尿液被排出了体外。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
③如果我们人体是一部灵活的机器,那么这部机器就不能缺少润滑剂。人体,内,泪水润滑眼球,唾液润滑口腔,还有些体液润滑人体的关节,这些“水”很好地润滑身体里的各种器官,使它们运转自如。
④机器运转时会变热、发烫,不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停转、受损,甚至会燃烧、熔化。人体也要散热:出汗、排泄、呼吸都能调节体温,使人体始终保持正常的温度。
⑤除此以外,水还时刻护卫着我们的肌体:眼泪冲刷飞进眼里的灰尘,消化液保护消化器官的黏膜,呕吐和腹泻能排泄不洁的食物……
⑥“泌、液、汗、泪、尿、泄、润、滑”这些字都带“水”,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水不但构成了生命,而且维持着生命。地震和矿难存活下来的人证明,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没有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1】文中哪个自然段说“水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大功臣”?请用“﹏﹏﹏”画出来。
【2】“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差不多占了35千克。血液中有大约90%的水,肌肉中水占70%左右,即使是骨骼也有20%以上的水。”这段话是为了说明( )
A.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B.水在人体中的含量不高。
C.水对人体来说极其重要。
D.人体是非常奇妙的东西。
【3】下列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血液中有90%的水,肌肉中有70%的水。
B.人体内所有的“水”都只能帮助运送营养。
C.出汗可以散发热量;有助于保持正常的体温。
D.水维持着人的生命,没有水人立刻就会死去。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
【5】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根据文章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多选)
A.护卫肌体
B.调节体温
C.滋润土地
D.润滑器官
14、看不见的爱(选自 沪教版语文,有改动)
①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到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弓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他还在不停地打。
④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⑤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⑥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停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⑦我怔住了。半晌,我才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⑧“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⑨“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⑩“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⑪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⑫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⑬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⑭他只知道大致方位啊!
⑮夜风轻轻袭来,蟋蟀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皮条发出的“啪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没有什么区别。
⑯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⑰“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我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
⑱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边读边想象短文中的场景,按要求填写表格,再连起来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 __________ |
地点 | _________ |
人物的活动 | 一个男孩:________ 他的母亲:________ “我”:_________ |
主要内容:__________
(2)这份“看不见的爱”藏在作者对母亲的细节描写中,读下面的句子连起来想象画面,写出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①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②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___________
(3)联系《父爱之舟》的学习经验,推断短文中“我”内心的情感或想法,理解短文为什么以“看不见的爱”为题?在合理的选项后打“√”,不合理的选项后打“×”。
①母爱是看不见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_____
②文中的孩子是一个盲孩子,无法看到母亲的爱。 _____
③母亲让盲孩子玩打弹弓的游戏,“我”对这样的行为不理解,感受不到母爱。 _____
④短文没有直接写母爱,而是透过母亲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母爱。 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和读过的有关爱的文章,说说你对第六单元的主题“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朝阳小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后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完成练习。
健康状况统计表
测试项目 | 升降趋势 | 测试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体能 | ↓ |
影响因素比例统计图
【1】分析“健康状况统计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影响因素比例统计图”,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的首要原因是场地不够。( )
(2)教师的科学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3)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学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参不参与无所谓。( )
【3】如何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请你结合图表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解除 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辛苦),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父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边耐心地侍候病人,一边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为 因此),他在三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三年过去了,师父说:“你已经(磨炼 锻炼)了三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阅读 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父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父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父的额头,又按按师父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父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埋怨 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父,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1】将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用“/”划去。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竟”字有三种解释:①完毕;②从头到尾;③到底。“有志者,事竟成”中的“竟”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3】联系上下文,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风餐露宿:①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 ②以风当饭,以露水解渴。( )
(2)如饥似渴:①又饿又渴。( ) ②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 )
【4】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华佗学医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华佗能够看出师父无病,说明他_______________。
(3)“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5】最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A.给师父治病
B.师父装病
C.华佗学医
D.神医华佗
【6】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
17、拓展阅读。
良心如枕
午后,倚(yǐ qí)于床头闲翻杂志,看到一个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就随手记在纸上,细细体味。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一些普通的人和事来。
这件事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夏天晚上,我们在院中纳凉,一只半大白兔跑进我家,赶之不去。母亲说:“天这么晚了,让兔子往哪儿去呢?弄不好会让什么给吃了。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谁吆喝,再还给谁。”我就找出一个笼子把兔子安置下来。
到了第二天,并没有人吆喝少了兔子,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人找。兔子在我家一天天过下来,母亲却日益感到________。
“瓜田不纳履(1ǚ fǔ),李下不正冠”的古训,母亲不懂得也没听说过,但却凭着做人莫坏良心的本能而奉行着,并教导我们一生也要这样严谨(jǐn qǐn)地做人。所以一只误闯我家的兔子成为母亲的心事也不足为怪了。
她的不安在一天晚饭后再次流露出来。那晚她( )给兔子喂青草,( )说:“我怎么老觉得眼皮跳,耳根发热?兔子,你说是喂你还是放了你?”兔子只顾埋头津津有味地吃草。
母亲叹了口气,从父亲的皮夹里抽出两块钱走了出去。
过一会儿,她回来了,________________地说:“我把两块钱丢在西边大路口了。随便谁捡了去,就当赎(shú dú)这只兔子了,省得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这件小事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带着迂腐的天真,但我相信另有一些人会表示理解并有同感。生而为人,总与一些事相连。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甜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
真的,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于我们的心入眠。
【1】在括号里给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横线上填上表示人物心理的词语。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说说你对“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甜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①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搬回来一棵紫色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儿,问我:“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摇摇头。
②他摸摸脑门,一本正经地说:“我看它与众不同。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呀。”说完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过了一会儿,他拍着小手叫道:“紫罗兰!”那兴奋的劲头就像植物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一样。
③“紫罗兰?”我犯起了疑惑。紫罗兰的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我知道他从小就喜欢植物,光购买的有关植物知识的书籍就不少。阳台上到处都是他种的花花草草。他时常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如果我说这不是紫罗兰,那么……
④小铁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爸,您不信?”我赶紧说:“不是不信,而是它和我以前见过的紫罗兰不大一样。”“我认为紫罗兰有很多品种,没准儿这就是其中一种。”看到他眼中的坚持,我装作妥协的样子说:“就叫它紫罗兰吧!”
⑤紫罗兰成了小铁的新伙伴。在他的想象中,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他特意查了《少年自然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会开紫色、紫红色或血青色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看他那专心的样子,我真为他高兴。看来,当初没有轻易否定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⑥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他每天早晨起床,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儿开花的意思。我故意对小铁说:“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他立刻反驳我:“为什么?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可它一点儿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您别着急呀,我再研究研究,它肯定能开花!”小小年纪能这样执着,我欣慰极了。
⑦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但我想,迟早有一天,小铁会知道这株植物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开花。不过此时,已经有一朵更美的花开在他的心里了。
【1】短文第2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短文第6段画线的句子描写了小铁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说明了小铁语言幽默 B.写出了小铁信心十足
C.表达了小铁的快乐心情 D.说明了小铁是个慢性子
【3】从短文第3-6段中摘录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高兴→(___________)
【4】想想这篇短文叙述事情的顺序,然后填空。
搬回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小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者对文中的爸爸有两种看法,你赞赏哪一种观点呢?表明观点后,再写出理由。
观点1: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究科学问题。
观点2:尊重孩子,不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赞赏: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 梅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润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梅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⑪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⑫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静心闻一闻从我们心中流露出来的梅香吧!
【1】面对盛开的梅花,富人在遇见乞丐前后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震惊→(______)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后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文章第⑪自然段,谈谈为什么说“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自然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不富有,也许被别人看不起,但我们却有“自己的人格梅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难道巴迪的诗写得不精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百花洲。
(1)改拟人句。(1分)
小鸟在枝头鸣叫。
(2)改陈述句。(1分)
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3)改感叹句。(1分)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扩句。(1分)
小朋友来到公园。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正是紧急的事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触动我心灵的一件事
提示与要求: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事情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选择其中一件事写下来。注意写清这件事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叙事要具体生动,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