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3、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7、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8、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10、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11、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2、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13、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4、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15、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6、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7、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18、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9、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2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22、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2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4、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25、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7、(4分)下图是几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物质B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该图体现了化合物F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我能依据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G__________
(2)物质E转变为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8、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升温使气体溶解度_____________。
②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有关。
③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__________。
④医疗急救时需要用纯氧,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_。
(2)小明一家与朋友们决定使用“共享汽车”出行。
①制造汽车使用了多种材料,“共享汽车”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镁铝合金 B玻璃钢 C塑料
②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_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③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好处有_____ (填标号)
a降低出行成本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节约能源
d降低交通压力
④汽车的铅蓄电池放电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车载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9、植物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水+二氧化碳→葡萄糖+氧气,据此可以判断:
(1)这一过程中叶绿素起到___作用.
(2)葡萄糖中一定含有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30、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氦原子___________;(2)小苏打______________;(3)铝离子_____________;
(4)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_;(5)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31、关注环境是一种生活态度。
(1)活性炭可用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一些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
(2)“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 用淘米水浇花
C 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D 推广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文稿
32、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2)图b中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4)如图2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3、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平均年输沙量 8460 万吨。某同学用烧杯接取了部分澜沧江水,向其中加入______后使泥沙和悬浮杂质沉淀下来,再通过操作______(填操作名称)将水和沉淀分离开。取少量经过处理的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产生泡沫少且有少量白色垢状物,说明此时的水是______;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处理水
(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防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_。
(3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其用途有______。
34、“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12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由第 11 号元素与第 17 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a.Be 和 He b.B 和 Al c.C 和 Si d.F 和 N
35、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 .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 .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6、2015年5月12日,海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最长跨海大桥——泉州湾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大桥施工过程中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乙炔燃烧时将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4)大桥的建成,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驱车跨跃泉州湾只需8分钟,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雾霾天气 ②温室效应 ③酸雨的形成
37、在实验室中常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该实验中还需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在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某同学想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38、某同学配制 50g 16%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2)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序号);
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3)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39、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Cu+O2+________+H2O===Cu2(OH)2CO3。
(3)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将25 g KNO3溶于100 g水里,所得溶液分为五等份。
(1)每一份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15 g水后,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3)向第二份溶液中加15 g KNO3并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4)若将第三份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5)若将第四份溶液变为40%的溶液,可加热蒸发____水。(无KNO3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