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4、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5、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6、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7、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0、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2、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3、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14、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1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16、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8、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9、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1、“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2、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23、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2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25、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26、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7、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
28、如图是普通干电池内部各部分结构图,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文字部分。
(1)干电池中的一种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 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___ ;
(2)氯化铵中所含阳离子_________;
(3)标出二氧化锰中锰显+4价_________。
29、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_______,该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0、生铁(含碳__________)和钢(含碳__________)是铁的两种合金。
3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出来。
32、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33、用化学符号表示:
(1)锌元素 ;(2)2个亚铁离子 ;
(3)五氧化二磷 ;(4)人体缺少 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
34、生活处处有化学,请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缺_____元素能导致儿章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年人会导致骨质疏松;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纯棉毛巾、塑料盆、不锈钢汤勺等日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35、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实验时药品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也可能影响实验效果。请将A与①______分为一类,分类标准是②______。
A.用硫黄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B.用铝片代替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 C.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 D.用食醋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2)相同的反应物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物质。
①碳与氧气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却生成一氧化碳,由此得出当反应物______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的结论。
②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物也可能不同,例如:,请写出与其反应条件不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6、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将铁锈投入稀硫酸中,看到铁锈________,溶液变成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编号);选用的药品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如用E装置收集O2,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氧气已满。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②用_______代替;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
(4)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9、在Cu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是________(填名称),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阅读下图的新闻报道。
快递包装垃圾污染何时休。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衍生出越来越严重的快递垃圾问题。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7亿件。据初步估算,这些快件总计消耗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缓冲物29.7亿个。产生的包装垃圾达到400多万吨,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绕地球赤道425圈之多。一件快递一般会有运单、封套、纸箱、塑料袋、编织袋、胶带和缓冲物等7大类包装。据了解,我国快递纸箱回收率不足20%;透明胶带、气泡膜、塑料袋等在内的包装物,主要原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现有处理方式多为焚烧、填埋,此类包装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填埋处理则需上百年才能降解;一些外包装更是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严重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但绿色包装成本较高,又不被商家接受。作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我们必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
根据报道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快递包装使用的透明胶带、塑料袋、编织袋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这些垃圾的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
(2)快递垃圾回收利用可以变废为宝,但目前回收难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公民垃圾分类回收意识缺乏 B回收成本高
C焚烧填埋更环保 D资源丰富不必回收
(3)作为公民的你,对回收快递垃圾、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的合理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一条建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