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省花莲县初三上学期一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随手拍,这一基于手机应用的互动式、开放式管理形式已悄然渗透到城市管理领域,路边的违法行为通过公民拍照反馈给管理部门,提升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这种指尖上的监督正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常态。这说明(     

    ①人民的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②公民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参与社会管理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2023年11月26日,团市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等单位在海门中专顺利举办第六届南通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举办此活动(     

    ①可以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②为建设法治中国描亮教育底色

    ③有利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④有利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_____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高风险

    B.高质量

    C.高效益

    D.高收益

  • 4、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实现了预期目标。这表明我国(     

    A.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已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

    C.企业承担责任越来越小

    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5、2021年5月,国家“放开三孩”政策正式公布,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措施。国家“放开三孩”政策说明(     

    A.国家彻底放开了人口计划

    B.国家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C.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再适应我国人口国情

    D.国家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6、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是中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以下是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这过程体现了(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

    2021年4月,水利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2022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执行。

    ①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行政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立法的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某校道德与法治社团的同学准备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作为短视频的素材。下列对素材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短视频素材

    方式

    A

    小泽发现学校附近有网吧允许未成年学生进入,拨打市长热线电话举报

    民主管理

    B

    居民参加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民主选举

    C

    市民代表参加关于燃气费涨价的听证会

    民主决策

    D

    乡镇干部与当地群众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一圈,谈诉求、话发展,召开“板凳会”

    民主协商

    A.A

    B.B

    C.C

    D.D

  • 8、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我们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建党精神

    ②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③民族精神是宝贵的物质财富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九曲黄河,奔腾东流。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律的实施(     

    ①是我国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②是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③说明我国开始运用法律来治理环境问题

    ④对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下面内容是九年级学生小华搜集的,据此判断,他搜集这些信息的意图是要告诉我们(     

    彝族人民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实现增收

    云南少数民族向其他受灾省份捐赠大米

    网友通过“网络助农”行动购买新疆水果

    山大附中西被班学生享受山西最优质教育

    A.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B.各民族平等无差异

    C.要尊重各民族信仰

    D.中华各民族大团结

  • 11、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法律保障。由此可见(     

    ①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严某参加某市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参与民主监督

    B.村民参与村委会成员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C.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D.市民参与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视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能解决国家发展的所有问题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机关加快法律的立改废释进程,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各级人大已建成22万多个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让“原汁原味的民声”直达最高立法机关。这(       

    ①是因为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是因为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唯一方式

    ③表明各级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表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施行。修订反间谍法是新形势下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加强反间谍斗争的需要,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这说明(     

    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国家不断夯实法治基础

    B.我们是未成年人,反间谍斗争与我们无关

    C.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D.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 16、观察“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 17、对下侧漫画中的梦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梦想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B.中国梦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C.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个人梦想

    D.这一梦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 18、同学们搜集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时事材料。

    亚运赛场内外,智能无处不在。全球首创“亚运数字火炬手”,让来自全球的亿万数字火炬手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参与盛会;“智能亚运一站通”,为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一站式服务;赛场上萌萌的机器狗,不仅能当啦啦队员,还能运送铁饼、花式比心……

    请为上述材料选择恰当的标题(       

    A.智能亚运,尽显科技魅力

    B.技术助力,建成体育强国

    C.数字赋能,激发竞赛潜能

    D.教育为本,实现数字亚运

  • 19、“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句话里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改革开放时代 振兴中华实现四化

    D.全面小康建设新时代 基本实现现代化

  • 20、2023102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自贸区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开展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在新疆你会看到的传统节目是(     

    A.筷子舞

    B.弦子舞

    C.十二木卡姆

    D.扇子舞

    【2】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疆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从中可以看到(     

    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有利于实现新疆地区共同繁荣

    ③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④保证了新疆地区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厉行法治关爱成长)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相较之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体例结构,本次修订增设“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突出家庭监护的第一监护责任,完善国家的兜底监护责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定义,并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看到报道,小明很高兴的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我们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保障了”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 22、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

    我国政府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请你对以下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重中重,宣布减排实属无奈之举。

    作为一个大国,这是我们应该担当的责任。

  • 2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事关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幸福小区计划开展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工作,请你运用国情国策相关知识,完成至少2份设计方案评审报告。

       

    要求:判断能否通过并阐明理由,如果认为该方案不能通过,除阐明理由外,需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完成下列图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补充相关问题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机制,大力培养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2)改革开放以来哪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就中国人民的幸福与追求,还得长期不懈地努力。

    (3)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25、简答题

    ①改革开放使中国焕然一新,中国经济步入大国行列,它催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之路,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中华民族腾飞华彩乐章中生动跳跃的音符,改革开放使中国焕然一新,说明改革开放有何重要性?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实践?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④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有哪些:

  • 26、在某校九年级(4)班的思想品德课上,

    老师组织同学们绘制了以下图表,请你参与并帮助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表一、图表二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材料一A、B、C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材料二中在坚定理论自信方面的最新成果是什么?并从基本路线角度分析经济建设要实现的目标。

    (3)坚定“制度自信”,请在图表二圆梦图①②处填写具体制度。

    (4)中国梦、我的梦。中华民族能不断圆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7、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从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提高个人素养?

  • 28、【百年大党,历史自信】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

    (1)为什么说“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

    (2)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我们中学生能够作出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