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綦江区政协媒体委员工作室筹建于2023年5月,充分发挥媒体委员作用和媒体平台优势,以“新闻+协商”等为引擎,以“有事好商量”为主轴,创新搭建“云端”学习、“云端”协商、“云端”展示和“云端”直播4个联系服务平台,精准服务媒体用户圈和朋友圈,打造具有媒体辨识度的綦江政协工作新品牌。这表明( )
①“有事好商量”为主轴,因其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云端”协商为求同存异、充分协商提供了新途径
③打造政协工作新品牌有利于人民更好地参与民主决策
④筹建政协媒体委员工作室有利于落实我国的政党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审时度势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放开三孩等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人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旨在( )
A.提高人口素质
B.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C.控制人口流动
D.表明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
3、以下是某校十月份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
推荐书目 | 推荐理由 |
《论语》 |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代表作。读者可透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
《与妻书》 | 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 |
《雷锋日记》 |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日记,平凡的文字难掩青春的激情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
十月份的阅读主题应该是( )
A.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B.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C.传承中华美德,提升道德品格和人生境界
D.践行扶危济困,塑造良好的个人道德形象
4、下图是我国一些重大航天工程的名称,它们生动形象,极具中国气派。这一命名( )
①体现了航天领域与传统文化的诗意结合
②增强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生动展现了我国古代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④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不断驻足询问改革的具体做法。他说:“我们非常想借鉴深圳的发展经验,而且希望借此机会在未来开启委内瑞拉和深圳的合作。”马杜罗总统的话表明( )
A.发展中国家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
C.改革开放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6、《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受到持续好评。下列名句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相一致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得众者则得国,失众者则失国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7、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这是因为( )
①道德对法治建设有支撑作用 ②法律和道德可以互相替代
③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 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社会氛围。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为了( )
①发挥其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②使其在技术创新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③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④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的是( )
A.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列举措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②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开馆
③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④我国的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法院发布一起涉金融服务犯罪典型案例,被告人张某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这表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全民守法
D.公正司法
12、“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是建设现代政府的宣言。有权不可任性,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______授权。( )
A.国家主席
B.宪法和法律
C.人大代表
D.国务院
1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因为( )
A.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D.教育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体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
A.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
B.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C.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D.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2023年9月21日下午,“ 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位“太空教师”在轨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等一系列炫酷又有趣的实验 ,点亮了孩子眼中的好奇之光。“天宫课堂”的开讲( )
A.科普了太空知识,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B.目的在于使广大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C.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青少年的创新热情
D.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将中小学生们都培养成航天员
16、2023年5月18日,澳门特区立法会全体大会细则性讨论及表决通过《修改第2/2009号法律<维护国家安全法〉》法案。特区政府表示,将在全面准确贯彻实施修改后的《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同时,凝聚各界力量坚定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所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务求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此举( )
①表明澳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②表明澳门依法享有完全自治权
③表明澳门享有最高立法权
④有利于保障澳门“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为履行好这一义务,中学生应该(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③精通各民族的传统技艺④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唯有植根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这句话说明( )
A.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
B.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C.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D.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19、某校九年级(1)的小智同学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中华一家亲》一课后,制作了一个“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图表。你认为完全正确的是( )
项目 | 民族自治地方 | 特别行政区 | 序号 | |
不同点 | 目的 | 解决民族问题 | 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 ① |
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 ② | |
范围 |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 香港、澳门、台湾 | ③ | |
相同点 |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 ④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之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行政( )
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③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请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
《以权谋私》 《特权车》
22、
2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向纵深发展,其代表的短视频、直播等业态的火爆使大量从业者获得收入。而随着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遍使用,“网红现象”越来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初中学生的理想和目标。
有学生认为 “学习不学习无所谓,反正我的梦想就是赚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我无关。”
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4、参与社会调查 收获心灵感动(16分)
小健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我心中充满了依恋,这三年的生活让我收获多多。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思想品德课老师指导我们参与社会调查的活动,这些调查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之外的无限风景……
你肯定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按照下列要求,把自己参与调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下来,作为我们初中生活的一段美好记忆吧。
(1)【我参与我发言】相信你参加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也一定有很多让你感触颇深的事情。请把你亲自参加过的一次调查活动的步骤写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8分)
(2)【我调查我收获】通过此次调查你肯定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请写出你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和针对这一结论你提出的建议。(8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部分国家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分值满分为7)
材料二:贵广、南广……伴随一批高铁新线的开通运营,短短10年间中国就建成了占世界总里程一半多的高铁线路。高铁开通后,人流、物流周转加快,带动沿线经济转型,激发人们更多地走出家门,仅2014年就有约8亿人次选择高铁出行。
材料三:中国高铁从2004年引进技术之初,就没有满足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不断地攻关研究,并始终坚持自我超越。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三,谈谈中国高铁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怎样的启示?(8分)
(2)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4分)
26、背景材料: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 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审理中,林某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但表示这是个巧合。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与同学一起做实验,当天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那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打游戏时说起愚人节快到了,他要想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他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然而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4分)
(2)从“复旦投毒案”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27、在培养民族精神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是重中之重,改革创新可有可无。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28、八旬离休教师赵明贤省吃俭用捐出毕生积蓄助学;“95后”英雄大学生吴宏宇用生命谱写见义勇为的赞歌;电力员工邵孜辉28载潜心钻研,工匠精神成就创新团队;好战友姚惠涛信守“生死约定”,31年寻得烈士双亲尽孝心;乡村教师李卫兵每天背着瘫痪妻子去上课……好人就在身边,善举就在眼前。他们以凡人善举,诠释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
你校正开展“传承中华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这些好人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列举两个历史故事,并概括故事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3)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