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繁殖能力强,卵产在土中不易灭杀。幼虫(跳蝻)个体较小,成虫个体较大,翅发达,可进行远距离迁移。下图为某地爆发蝗灾后调查到的幼虫和成虫数量变化曲线,期间分别采取了农药喷洒和生物防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数量
B.t2~t3时段蝗虫成虫可能发生了大量迁出,t4时刻进行了农药喷洒
C.两种防治方法均能使当地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D.导致t4~t5和t7~t8蝗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均为密度制约性因素
2、生长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是生长素作用于相应细胞会导致细胞膜上H+-ATP酶数量增多,从而促进细胞质中的H+分泌到细胞壁,造成细胞壁环境酸化,细胞壁的酸性环境可使某些蛋白质活化,导致多糖之间的氢键被破坏,细胞壁松弛,可塑性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聚合而成
B.生长素可以诱导H+-ATP酶基因的表达
C.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D.生长素可调节细胞代谢并为细胞提供能量
3、今年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7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生命之谜”被打开,据此,人们对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得以开启更深入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用实验证明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C.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D.DNA转录需要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4、稳态失衡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之一,下列恢复机体稳态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
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注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
C.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D.炎症患者可输注无菌的蒸馏水配制的水溶性药物
5、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 图中 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B.图乙中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过程有⑤⑥⑦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生物成分是 A、D
6、下列关于农业生产问题与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大棚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2.4-D可防止减产
B.刚采收的柿子硬而有涩味——用乙烯利处理加速果实成熟
C.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提高发芽率
D.运输过程中蔬菜叶片容易变黄——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以保持鲜绿
7、2023年上半年,新冠复阳后的症状相比首次感染要轻很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既可以引发体液免疫又可以引发细胞免疫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识别侵入的病原体
D.二次感染新冠症状较轻的原因是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8、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B.液泡体积变大
C.液泡紫色变浅
D.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9、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
10、图甲表示神经细胞间的某结构,图乙表示兴奋在神经细胞膜上的传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表示的结构是突触,兴奋经过这种结构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
B.图甲中①物质是神经递质,其在突触间隙中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C.图乙中的箭头表示的是局部电流的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D.若图乙中②分子所在部位处于静息状态,则②表示Na+通道
11、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故事将镜头对准陕西榆林缺水少雨的荒漠地带——毛乌素沙地。经过多年治理,该区域生态状况得到整体改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沙漠演替为森林阶段的过程中,物种组成越来越多
B.在沙漠演替为森林阶段的过程中,先出现初生演替,后出现次生演替
C.荒漠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呈现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人类活动改变了毛乌素荒漠生态系统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2、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全国石漠化治理重点区域。石漠化是指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持续退化乃至流失,导致裸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的土地退化过程,恢复植被是治理的核心关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漠化区域因生物量过少导致其生物群落不具有垂直结构
B.恢复的过程中,该地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
C.引入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可提高该区域的恢复力稳定性
D.生态修复不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但会达到与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13、2023年9月24日,杭州亚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17岁的黄雨婷夺得冠军,26日她也成为本次亚运会的首位“三冠王”。她10岁入选区少体校射击步枪队,启蒙教练林克寒回忆,“我们当时选黄雨婷,觉得她的协调性与稳定性都比较好”。人体运动的协调性主要与脑的( )有关。
A.大脑
B.小脑
C.下丘脑
D.脑干
14、二化螟、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啃食水稻茎秆纤维等,而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均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导致水稻减产。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是二化螟的天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对二化螟的虫卵密度进行调查
B.二化螟与褐飞虱均以水稻为食,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C.稻螟赤眼蜂与二化螟之间是寄生关系
D.在稻田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可有效控制稻田螟虫的危害
15、图中①②③④为体液的组成部分,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B.相对①来说,②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C.④中的液体可透过管壁直接进入②
D.在生物体中,体液大部分存在于③中
1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小生态足迹,也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7、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A点的膜两侧(图1),测得A点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内K+浓度降低,可引起图2中a点上移
B.图2的bd段Na+通道开放,Na+内流
C.当A点处于静息状态,电表指针处于零,不发生偏转
D.处于图2中c点的细胞,膜内Na+浓度仍低于膜外
18、人工节制生育是指人为取走巢中部分卵和幼鸟。为了对大山雀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科学家在大山雀产卵后进行人工节制生育操作,统计当年幼鸟和成鸟数量并计算存活率,下表为部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 繁殖亲鸟数量(对) | 巢中所含幼鸟初始数量(只) | 存活率(%) | |
幼鸟 | 成鸟 | |||
对照年 | 52 | 274 | 26 | 11 |
实验年(人工节制生育) | 55 | 140 | 54 | 20 |
A.与对照年相比,实验年大山雀成鸟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B.对照年幼鸟存活率比实验年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不足
C.人工节制生育不会改变大山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可以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大山雀成鸟的种群密度
19、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较多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净化作用过程可以体现出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A~B区域,细菌分解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C.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可被藻类吸收利用
D.A~B区域不仅产生较多的无机盐离子,还会产生较多的CO2
20、下图为某种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它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渗透作用
D.主动运输
21、正常成年人体内物质X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X是性激素,在b点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B.若X是抗利尿激素,在c点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
C.若X是血糖,在d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会增多
D.若X是醛固酮,在d点时机体失水较多或血钠含量较低
22、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植株中含有的有毒化学成分,阻止了动物对它的捕食;根部分泌物质抑制入侵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我国曾引入泽兰实蝇(专食性天敌)对其进行防治,泽兰实蝇将卵产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出的幼虫在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紫茎泽兰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入侵地植物占优势转变为紫茎泽兰占优势的过程没有发生群落演替
C.引入泽兰实蝇是利用了捕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D.生物入侵往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使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3、调查法是研究种群和群落特征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蝗虫卵的密度,可反映该农田中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
B.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都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应先盖盖玻片后加培养液
D.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与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都利用了动物的趋光性
24、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了一种信息素,它可使飞蝗种群由散聚型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而加重蝗灾。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结合下图信息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跳蝻(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
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雨有利于控制蝗虫数量
C.气温持续升高不利于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D.依据信息素结构可设计拮抗剂用于蝗灾治理
25、Ⅰ.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VI代表物质,1~5代表代谢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阶段表示___________阶段,图乙中④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缺镁导致叶绿体中_____________(色素名称)含量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___阶段。
(3)上图中I~VI代表同种物质的编号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各种外界因素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其中主要影响B阶段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周围的CO2由较低浓度快速升到较高且适宜浓度,短时间内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Ⅱ.将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甲图表示用O2浓度测定仪测得的该玻璃罩内O2浓度变化,乙图表示该密闭的玻璃罩内气体变化情况(CO2缓冲液在CO2浓度过高时能吸收CO2.在CO2浓度过低时可以释放CO2)。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光合作用强度位于甲图曲线上的D点,则此时在乙图中液滴___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则在乙图中液滴___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2)在一天内,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_______________h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减弱。
(3)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乙图装置中的液滴___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2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生物体中大约有_____种,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形成蛋白质时结合的方式为____________,形成的化学键叫_____________。
27、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思考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森林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取 法;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
(2)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兔子和老鼠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在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 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为 g。
(4)下图为兔子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根据甲图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将B、D标在纵坐标合适的位置上)。
28、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1)如图1所示将1粒种子绑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假设向心而速度=重力加速度),并创造其适合萌发的条件让其萌发,一段时间后将其停在如图所示位置,请问此时,该种子的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分别是________;若将该装置置于太空船的失重条件下, 该种子的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3所示的两曲线分别代表图2中根或茎的生长速度跟生长素浓度的关系,请问图3中的M 、N、P、Q四点分别代表图2中的哪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很广泛,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幼嫩叶片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结论的实验。
①实验材料:图中所示健康植物若干,不含(或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步骤:
第一步:
取几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用剪刀剪去甲组植物叶片某部位,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组不作处理。
第三步:甲、乙两组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某部位的情况。
应选用叶片__(填“A”或“C”)作为观察对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结束后该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组叶柄先脱落,丙组叶柄A不脱落,请根据该实验现象完善实验设计。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
29、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 mL量筒,50 W、100 W、200 W和400 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编号为1~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 mL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下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______。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是否是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现分别向正常人和甲亢病人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连续取血测定血淸中促甲状腺激素(TRH)的浓度,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采取抽取血样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的特点。
(2)临床上80%以上甲亢是由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患者体内存在TSH受体的抗体,所以Graves病属于________病。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___(填器官,有三种)功能下降。若给某甲减病人注射TRH,结果血淸中TSH无明显变化,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_________。
(4)请写出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样品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克隆出大量DNA分子。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PCR技术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回答:
(1)图中A过程表示___________。
(2)某样品DNA中共含有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A+T)∶(G+C)=1∶2,现在要得到1000个拷贝(即与样本相同的DNA),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由于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可以利用STR-PCR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其原理是:首先获取被测试者的DNA中的相关STR(短串联重复序列),并进行PCR扩增,取其中一样本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特定的DNA小片段,放进凝胶内,进行电泳使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有关的STR。相同的STR会聚集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黑色条带。每个人的条带一半与其母亲的条带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带吻合。
①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样品切割成特定的小片段,这主要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作用条件温和
②下图为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指纹图谱示意图,请推测该小孩的父亲是________
32、【一】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等有关的问题:
(1)某培养基的配方:KH2PO4、NaNO3、MgSO4•7H2O、KCl、葡萄糖、H2O。如果使用该培养基来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去除的成分是______,同时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_____。
(2)琼脂是从海藻中分离获得的多糖物质,在培养基中常常需要加入琼脂,其作用是______。
(3)如图表示的微生物分离方法称为______。图示接种需要对接种环采用______灭菌,先后灭菌______次。
(4)已知稀释倍数为106(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平板上分解尿素的细菌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3,则每毫升样品中菌落数是______。
【二】下图表示畜牧业生产上培育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5)过程①技术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程②常用__________激素处理,目的是使B牛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条件下,A牛的精子必须在B牛的生殖道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__。完成受精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
(8)方法Ⅰ和方法Ⅱ培育优良种牛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