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昭通中考一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是泰坦尼克号客轮,据说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报发出求救信号。依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2、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D.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民法典》

  • 4、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A.游牧民族内迁

    B.孝文帝改革

    C.佛教的传播

    D.淝水之战

  • 5、五四运动成为五四青年节的来源,主要是因为( )

    A.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B.运动的参加者都是青年学生

    C.五四运动席卷了全国 D.运动的主力由工人转向学生

  • 6、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事件标志着(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改革开放深入内地

  • 7、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8、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资治通鉴》   D. 《马可波罗行纪》

     

  • 9、东汉末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A.政治腐败

    B.宦官当政

    C.经济萧条

    D.徭役繁重

  • 10、"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美国内战

    C.十月革命

    D.俄国1861年改革

  • 11、河南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居民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陶器以彩陶为特色,房屋为半地穴式。下列与仰韶文化相类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1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地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C.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D.农村实行“大包干”

  • 13、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这一年是

    A.公元5世纪初

    B.公元5世纪末

    C.公元6世纪初

    D.公元6世纪末

  • 14、如下图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狱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说明

    A.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B.腐朽的封建统治是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 D.法国大革命是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 15、据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之一格罗夫斯将军回忆:为迫使日本投降,按计划美国准备投掷3颗原子弹……因天气原因投到长崎的有两颗,其中一颗没有爆炸,后神秘失踪。若从史学研究角度看,该材料

    A.揭露了原子弹投放的历史真相

    B.孤证不立,还需其他史料印证

    C.时间久远,历史是非模糊难辨

    D.是亲历者回忆,材料真实可信

  • 16、某同学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主题时,整理了如下几张资料卡:南湖红船八一枪响”“井冈星火。与这几张资料卡的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中共一大、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C.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会师、三湾改编、南昌起义

  • 17、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遵义

  • 18、日本《朝日新闻》1944年1月15日刊发的一则电报: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度(1943年)综合成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经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交战回数15000次,与中共军的作战占75%。这说明了

    A.国民党政府不抗战

    B.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C.日本侵略军的惨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

  • 19、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

  • 20、小华找来《明朝特务机构探秘》、《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康雍乾三朝“文字狱”钩沉》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浅议儒家学说的衰落

    B.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D.清代封建官僚制度的强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22、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是一部科技的巨著,作者_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4、朱元璋为监视官民,设立了特务机构__________;清朝大兴__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

  • 25、隋朝建立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词语填空

    1.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________制开始。

    2.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_________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________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3.铁农具和______是在春秋时使用,战国时得到推广

    4.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派大将蒙恬率军出击,夺取河套地区。还修筑了西起_______、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的万里长城,防止匈奴再次南下。秦还开凿了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__________

    5.儒家代表______建议汉武帝 _______,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斥其他学说,大兴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 27、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________意义。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28、考古学者在洛阳发掘出夏朝都城遗址______________,这里出土了______________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 29、北宋时,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____进行变法。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73年,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佛教创始人是_________

    (3)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委任________为大陆军总司令。

    (4)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新政?新政为什么不能使美国避免经济危机?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

     

  • 32、什么叫“慕尼黑阴谋”?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有何恶劣影响?

  • 33、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对国家关系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影响着中国时局和改变中国的命运。分别写出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2)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粉碎国民党剿灭红军企图的事件。

    (3)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写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的事变一例。介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此后国民党又在哪一战役中大溃败?

    (4)哪一事件使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5)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二十一年和开成三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百年留学》

    (1)请指出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并概括中日交往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至少四点)

    材料三: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