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3、以下对名著内容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批正面形象,如勤劳的长妈妈、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严谨的藤野先生、热情的衍太太、有情有义的无常鬼。
D.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4、下面语言运用情景中,敬辞与谦辞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
重庆某中学举行书法展示活动,书法李老师也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艾学习同学对李老师说:“李老师,感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活动中同学们邀请艾学习当场创作,他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有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他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大家见笑了!”李老师奖励给他一件礼物,艾学习对老师说:“谢谢李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A.莅临
B.献丑
C.见笑
D.笑纳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他的主要作品
有《烙印》《老马》。
B.《音乐巨人贝多芬》写的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他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代
表作品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包
法利夫人》等。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有莫泊桑、 契诃夫、 欧亨利 、马克· 吐温。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法国诗人普希金,代表作有《自由颂》。
6、名著考查:下面对法布尔的《昆虫记》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书描述了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B.作者揭开了昆虫世界很多鲜为人知的奥秘,主要运用的是野外观察法和查找文献法。
C.法布尔的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常常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轻松流畅。
D.这本书既是科学性的昆虫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既有理趣,也有情趣。
7、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从海面上“怪物”出没开始写起,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漩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西天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经历一番波折后,做了唐僧的大徒弟。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原以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一生最大的梦想——娶到小福子为妻,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
D.《朝花夕拾》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我”,既有《狗·猫·鼠》中充满童趣、顽皮好动的“我”,也有《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我”。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文人达士,多喜言游。游,未易言也: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①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乘性逍遥;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自非置身物外,弃绝百事,而孤行其意,虽游犹弗游也。
……
途穷不忧,行误不悔。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节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注释]①搜剔:搜寻。
【1】根据提示,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分类梳理 | 加点词语 | 推断方法 | 释义 |
一字多义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查阅字典法】 ①消失 ②超过 ③极、最 ④摒弃 | (1) |
弃绝百事 | (2) | ||
词类活用 | 客此 | 【同类迁移法】一狼洞(打洞)其中 | (3) |
通假字 | 无济胜之支体 | 【通假分析法】略无阙(同“缺”)处 | (4) |
【2】将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近 游 不 广 浅 游 不 奇 便 游 不 畅 群 游 不 久
【4】甲文中的张岱是否具备乙文中潘耒强调的三个出游条件?结合两文内容分析。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运用典故,用姜太公与伊尹终获机遇的故事,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坚信机会终将到来,自己的凌云壮志终将会实现的信心。
B.甲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表达了作者坚信远大抱负终会实现的豪迈气概。
C.乙诗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是以马写人。
D.乙诗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2】这两首诗都写到“路”,表达的含义和情感不同。甲诗中的“路”喻指人生之路,世路艰险,行路艰难,表达了诗人内心彷徨与苦闷之情。请简要分析乙诗中“路”的含义及其情感。
10、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黄河之旅”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成员,请你帮助完成宣传材料的整理。
(资料一)
黄河的告白
五千年很长吗?遇见你们——黄皮肤的华夏子孙之前,我已经在世界的东方流浪了上百万年。我跨越山河,向着天地的中央一路奔流。辽阔的中原,四季交替,万物生长。我放缓了脚步,看见你们从地平线走来。你们有智慧的眼睛,你们有充满力量的双手,你们从日月星辰的轨迹里发现春耕冬藏的秘密而我,我有水,我用我的全部滋养你们的每一颗种子。黄色的波涛,黄色的土壤,黄色的面孔,我们拥有相同的基因,你们叫我——母亲。你们在我流淌的土地上收获丰盈,努力生长。我延伸出龙的模样,与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那一夜,华夏的火种照亮了世界,又温暖了我。从此,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1】给加点字注音,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耕冬藏cánɡ 逗号
B.春耕冬藏zànɡ 逗号
C.春耕冬藏cánɡ 分号
D.春耕冬藏zànɡ 分号
【2】同学们就这段文字的朗读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文段开头用设问句“五千年很长吗”,引人思考,让人感受黄河的源远流长,应该用高亢的声音读出刚劲有力的感觉。
(乙)文段结尾用“我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表达出黄河与华夏儿女融为一体的欣喜,应用欢快柔和的声音读出活泼的感觉。
(丙)文段把黄河拟人化,让黄河穿越五千年,跨越时空,向人类告白,应该用深情的语调读出娓娓道来的感觉。
(资料二)
母亲河的历程
《母亲河的历程》短视频分镜头脚本
A.①积 ②州
B.①击 ②州
C.①击 ②洲
D.①积 ②洲
【5】请你补齐下面这副对联,作为短视频的结束语( )
历九曲而穿九省,① ,涌一腔豪气;② 千川以润千畴,万物萌生,听两岸歌飞。
A.①狂涛漫卷 ②纳
B.①漫卷狂涛 ②吐
C.①漫卷狂涛 ②纳
D.①狂涛漫卷 ②吐
(资料三)
黄河的气概
为体现黄河蕴含的文化价值,同学们想为黄河设计一个标志。下面是标志的设计要求,请阅读后完成任务。
作品应由图示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示部分用书法笔墨勾勒出奔流不息的黄河水, 的壶口瀑布, 的黄土高坡, 的黄河峡谷, 的九曲十八弯……文字部分用草书“黄河”二字,突显大气洒脱、张扬奔放的黄河气概。
【6】在文段横线处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势磅礴 壁立千仞 沟壑纵横 蜿蜒曲折
B.蜿蜒曲折 沟壑纵横 壁立千仞 气势磅礴
C.蜿蜒曲折 壁立千仞 沟壑纵横 气势磅礴
D.气势磅礴 沟壑纵横 壁立千仞 蜿蜒曲折
【7】下面是几位同学围绕要求设计的标志,请你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A
B.B
C.C
D.D
11、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 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子衿》)
(3)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的《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骆驼祥子》内容,简要写出祥子拼命拉车的原因。
13、阅读《皇帝的新装》(节选,有改动),完成下面小题。
①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②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是轻松愉快的,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象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③“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④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⑤“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⑥“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因此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去了。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儿,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这些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连一根线也没有放到织布机上去。不过他们还是照常在空机架上工作。
⑦过了不久,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看要多久布才可以织好。这位官员的运气并不比头一位钦差大臣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我并不愚蠢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⑧……
⑨“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⑩“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么?”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⑪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⑫“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⑬“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⑭“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⑮“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快速阅读选文,选文中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请你进行简要概括。
【2】这篇童话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围绕着一条主线进行,这条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是什么?
【3】这篇童话作者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请你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皇帝回到皇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不少于50字。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各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在暖暖的春光里,花儿已开放,草儿已生长,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②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负责疫情防控的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着,他们的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村干部笑着对我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
③正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④“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⑤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⑥“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⑦“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⑧见我没作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⑨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⑩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⑪原来,他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⑫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留了一张字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⑬“女儿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⑭“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字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自己就是附近的老菜农,并报了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⑮“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的说。
⑯“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⑰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⑱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满怀敬意,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1】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在暖暖的春光里,花儿已开放,草儿已生长,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2】文中的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3】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
A.第②段村干部对“我”说的话,体现了群众对干部的过分依赖,间接批评了群众。
B.第⑪段运用插叙,交代老人女儿的身份以及每天送菜的原因,使情节完整、清晰。
C.文章的高潮是“我”得知“老菜农”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赠送十一筐青菜的真相。
D.第⑰段“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是因为知道自己误解了老人一时无可说。
E.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来体现社会和时代精神。
【4】简要分析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小学进入中学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或许也多了一份烦恼,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 ”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一只蜗牛在慢慢地爬着。一个人说,它本来是短跑冠军,可是怕别人不知道,背着个大大的奖杯到处炫耀,于是连走路也极为困难了。一个人说,看呀,它本是一个弱小者,可总是不卑不亢,知难而上,给自己适当的压力,时刻鞭策自己,于是小小的生命绽放出动人的魅力。蜗牛听了笑笑说,蜗牛就是蜗牛。说完,它依然不紧不慢地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