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水球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2、液体温度计的示数变大时,其内部液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4、小明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乘坐的列车
D.身边走过的乘务员
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运动员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汽车、羚羊、运动员
D.汽车、运动员、羚羊
6、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是华夏文明传承的瑰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敲击同一编钟用⼒大小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
7、某人骑着一辆共享单车(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1000W
B.100W
C.5W
D.1W
8、下列四个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压缩点燃棉花
B. 蒸汽顶起壶盖
C. 冬天哈气取暖
D. 燃气推动活塞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小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10、关于摩擦起电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排斥,说明两个小球一定都带正电
B.图乙中,玻璃棒在丝绸上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
C.图丙中,可以用导线将电池正负极长时间直接连接
D.图丁中,小彩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11、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声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用水波引入声波
B.常用温度计中,通过细管中液柱的变化体现了温度的高低
C.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12、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玉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01dm
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4cm
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
13、将两个定值电阻连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以下对图中各物理量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是四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响度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空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慢慢地趣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则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 )
A.
B.
C.
D.
1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教材列出了很多物理参数,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通过技术革新,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B.家用40W灯泡的电阻约为100Ω
C.空调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5A
D.冰的比热容约为4.2×103J/(kg•℃)
17、罗庄区滨河景区有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一只白鹭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鹭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倒影越小
D.河水越深,水中的倒影离水面越远
18、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其密度仅有钢铁的四分之一,还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下列物体不适合用该材料制作的是( )
A.刻度尺
B.平板电脑外壳
C.自行车的车架
D.天平的配套砝码
19、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电荷
B.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使用试电笔时手须接触笔尾金属体
D.电流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21、在神舟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过程中,若说宇航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飞船
22、如图所示,电阻R的值为1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30Ω
C.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D.当滑片P移到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V
23、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R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替换灯L,正确的判断是( )
A.若灯L′亮,则可能是灯L断路
B.若灯L′亮,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
C.若灯L′不亮,则可能是灯L短路
D.若灯L′不亮,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
24、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哪一幅( )
A.
B.
C.
D.
25、某日执行巡逻任务的372潜艇正在数百米深的大洋潜航,却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失去浮力的潜艇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掉深”是潜艇水下航行最危险的状况之一,“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是因为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随着 的增加而增大.
26、如图所示,明明同学用20牛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200牛的超市购物车,购物车在20秒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米,松手后购物车继续滑行1米,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为______焦,重力做功为_____焦。
27、小刚家厨房里有一把多功能购刀,如图所示,图中标注了该剪刀的相关用途。做启瓶器使用时,它是一个____________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做挤压钳使用时,挤压齿做的尖锐,这样可以____________,容易把果壳挤开。
28、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瓶内剩余的氧气密度是______,一瓶煤油,瓶内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下煤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电阻R1=R2=4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 A,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 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 A。
30、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完全燃烧1kg的汽油能放出_____J的热量.
31、如图甲所受是灯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将它们按图乙所示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2W;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化________A.若将L与R串联后接到该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它们均工作时,L与R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_。
32、卡式炉是以灌装丁烷气为主要燃料的炉子,又叫便携式丁烷气炉。如果某品牌的卡式炉热效率为63%,用掉0.2m3的丁烷气可以将40kg初温为15℃的水加热到45℃,则丁烷气的热值为______J/m3【c水=4.2×103J/(kg·℃)】。
33、为了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准备了不同材料、长度和粗细的电阻丝进行实验,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的大小,来表示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选填一个)。
34、小明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三次正确测量,所得结果分别是17.82cm、17.83cm、17.82cm,则测量结果应该记作______,他这样处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避免误差。
35、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新鲜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为使天平横梁平衡,他应调节横梁右端的 ______ ;
(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 ___ g;
(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mL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 ___ kg/m3;
(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mL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你认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测出鲜杏的密度比真实值 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 _______ .
36、下表是小文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99 |
(1)小文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 。
37、小明同学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1)如图甲保持两个托盘里的钩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发现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
(2)小明同学又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他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
(3)小明还做了如图丙的实验,重5N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着重50N的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______N。(不计绳重和绳与轮的摩擦)
38、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 | 琴弦的横截面积 |
A | 钢 | 20 | |
B | 钢 | 20 | |
C | 尼龙丝 | 30 | |
D | 铜 | 40 | |
E | 尼龙丝 | 40 |
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的琴弦
只填字母代号
.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和______,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______的关系.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实验研究;
分析归纳;
提出问题
或猜想
;
得出结论等
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
只填写数字代号
.
39、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请你根据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情况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______
(2)连接电路前,开关应该处于 ______(“闭合”或“断开”)状态;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 ______(“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换片P,电流表示数变 ______(“大”或“小”),灯泡变 ______(“亮”或“暗”)。
4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碘锤内出现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叫做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填选“吸收”或“放出”)热量;停止加热,并给上方的顶部加几滴冷水,观察发现碘锤_______(选填“上”或“下”)端内壁出现碘颗粒较多;
(2)接着同学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_______(选填“水蒸气”、“小水滴”或“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选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1、小红想要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有三种规格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R1(60Ω,1A),R2(40Ω,1A),R3(100Ω,0.3A).用到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剐为25Ω、20Ω、10Ω、5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等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向左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
(2)小红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电流值为 A.
(3)当把电路中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时.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将电流表的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4)再将其它电阻分别接入电路,重复上述操作,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是
(5)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可以保护电路外,还有 的作用.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滑动变阻器 (选填“R1”、“R2”或“R3”).
(6)另一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发现20Ω的定值电阻坏了.他们发现实验室中有一种小灯泡标有“4V,0.2A”,于是用该灯泡替换20Ω的定值电阻,你认为这种做法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定值电阻阻值/Ω | 5 | 10 | 20 | 25 |
电流表示数/A |
| 0.2 | 0.1 | 0.08 |
42、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用到了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越大时,观察到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_________相同;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而保证小球质量和在斜面上滚下时的高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_________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得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________(选择下面的选项填空);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43、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当木块处于__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木块平衡时,小明将木块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木块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
(3)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边和右边同时挂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小明把右边的砝码换成一个稍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
44、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将易拉罐远离灯泡,塑料薄膜上灯丝的像将 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 _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45、某人将一木箱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5米,又将它匀速抬高放在离地面1米高的平台上,此人对木箱总共做了500焦的功。若木箱在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木箱重力的0.2倍,求木箱的重力。
4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重力大小为2N的薄玻璃杯,底面积为20cm2,向玻璃杯中倒入重力大小为4N的水,水的深度是10cm,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47、灯放在哪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照镜子,光线较暗时,我们要能看清自己在镜中的像,应把灯放在身前还是身后?为什么?
48、如图所示,画出力F1对支点O的力臂L1。
49、小明驾车在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M(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如图所示,其中A是车内小明的眼睛,B是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50、如图乙所示,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斜面所受的摩擦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