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重大贡献是建立分子学说,他提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且等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越大,摩尔质量越小。现有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体积:甲>乙
B.原子数目:甲<乙
C.分子数目:甲>乙
D.摩尔质量:甲>乙
2、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钙钛矿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显示、能量转换等领域,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的元素符号为Ti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3、素有“千里赣江第一镇”美誉的赣州七鲤古镇曾是江西宋代四大窑厂所在地。下列古窑工序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搓泥
B.制坯
C.施釉
D.烧窑
4、氨气与氧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C.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 3
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冰块
B.蔗糖
C.干冰
D.酒精
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原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8、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
B.18K黄金
C.黄铜
D.C60
9、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10、广州北部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D.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C.MnO2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1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
C.铜片
D.氯化钠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1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石墨制作铅笔芯
C.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15、通常用于制造防毒面具填料的是
A.炭黑
B.木炭
C.焦炭
D.活性炭
16、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化学式为
B.生锈时化合价升高
C.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B.t2°C时,甲和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18、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A.H2O一一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一表示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C.一一3个硫酸根离子
D.2H—2个氢元素
19、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D.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2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 比较锌和铁的活泼性 | 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21、下列关于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B.微粒观——海水中含有的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相同
D.能量观——金属与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2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
B.O3:1个氧分子
C.Fe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A1SO4:硫酸铝
24、古代“打火机”—火折子是将少量硫磺、土纸和棉花等混合物点燃后置于竹筒中,使火种不熄灭(仅剩火星)。使用时拔下竹帽,对着竹筒吹气,即刻出现火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竹筒和竹筒内的填充物均属于可燃物
B.吹气降低了“火折子”中可燃物的着火点
C.吹气增加了竹筒里的氧气的含量,火种才重新燃烧
D.盖上竹帽竹筒里仍有少量的空气,火种才没有熄灭
25、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氢氧化钙:CaOH
C.FeO的名称:氧化铁
D.2个氢分子:2H2
26、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指南
B.烧制瓷器
C.手工刺绣
D.活字印刷
27、国际上规定: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都为6)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请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已知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都为6)的质量为akg,则一个硫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8、(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 2个氧原子:___________; ②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③ 镁元素显+2价:________; ④ 1个氮分子:________;⑤ 氧化铝的化学式:_________。
(2)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①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②黄曲霉素B2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水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镁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
3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和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a.矿泉水 b.糖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2)生石灰是一种常见食品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与水发生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氢化钙固体(CaH2)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某温度时,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分别逐渐加入固体物质甲和乙(甲、乙均为无水固体物质且与水不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所加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b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下,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______g。
31、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
3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如图为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B的元素与D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从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来看,它们能形成这一化合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②图中ABC三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_____。
③Na能和X形成化合物NaX,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为如图中的 ___________。
(2)“长征四号”是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的运载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①甲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
②甲、乙、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33、“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跟据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高铁彰显中国成就,高铁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能。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这利用了石墨的______性。
(2)支撑“中国天眼”的角钢塔架中含有锰、铜等金属,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却不能和盐酸发生反应,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铜要______(填“强或“弱”)。
(3)“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中国航天砥砺奋进,“神州十四” 再探天河!飞船的很多部件用到了铝合金,如轨道舱壳体结构、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等,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飞船的重量,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的原因是因铝合金有______的优良性能等(写一点即可)。
34、如图是研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图,连接电源正极是______(填“a”或“b”),由实验得出“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5、《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1)下列不属于车用新能源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汽油
B.氢能
C.电能
(2)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3)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LiOH)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小数),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_______。
(4)部分环保电动汽车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使用过程中,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6、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如牙齿中含有羟基磷酸 钙[Ca10(PO4)6(OH)2]晶体。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7、金属、酸、碱、盐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内容。
(1)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小组成员将足量的蜡烛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并将集气瓶密封。仪器测出集气瓶内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示,写出实验数据呈现的一项结论_____。
(3)向100g含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Zn,充分反应后,Zn固体全部消失,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称得滤液的质量为100 g。
①请写出该反应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请分析滤液质量与原混合溶液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
(4)下图是制备气体的部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若要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图中的发生装置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又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若制取的气体用D收集时从a进入,则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
(5)钠着火不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炭黑。假若有9.2 g的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可生成炭黑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8、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B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AB试管中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________。
(设计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填名称) | __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39、小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至少写出两点。)
4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或B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写出一个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