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学生小江搜集了以下时事,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青岛出席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 |
A.科技创新
B.良法善治
C.改革开放
D.共同富裕
2、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启示刚升入初中的我们应该( )
A.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心无旁骛
B.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
C.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D.追求享乐生活,充分实现人生价值
3、2023年10月,某市交警大队在路面执勤时,发现一辆小轿车驾驶人疑似酒后驾驶,经检测,驾驶员酒精含量超过了法定限制,交警立即将驾驶员控制,并依法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理。案件中交警的行为体现了(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意思是你赠我一颗桃,我会回报你甜李。这说明友谊( )
A.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是平等的、双向的
C.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不是一成不变的
5、以下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够实现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互相矛盾
③人民利益只有依靠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④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面是某校“改革开放成就展”橱窗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空间站换班!神舟十七成功发射! | 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3万亿斤以上 | 脱贫攻坚标志性胜利 |
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科学技术新突破
B.中国腾飞谱新篇
C.经济发展创奇迹
D.脱贫攻坚传捷报
7、下面是某些中学生的行为,对此点评不正确的是( )
A.小君经常周末抽时间到网上浏览新闻,还经常和同桌谈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主动关心社会发展
B.周末的时候,小刘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从来不用父母操心——理性参与网络
C.小刚就公园乱扔垃圾的问题通过相关网站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积极利用网络为建设美好生活建言献策
D.小勇看到有人闯红灯,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8、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经常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够好,甚至产生自卑感。其实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自己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
①对别人的任何批评都听从 ②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③拿自己的不足比别人的长处 ④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几代航空人百折不挠、拼搏进取和不断创新,用智慧和汗水扛起了大国重器,终于使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成为现实。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
①源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
②表明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④说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只要付出劳动就能梦想成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1950年冬,朝鲜长津湖辟。一张被冻住的纸条上,留下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封信告诉我们( )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不能兼顾的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献出个人生命
④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今年国庆假期,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票难求,到博物馆“充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因为,参观博物馆( )
①可以欣赏精美的文物,聆听历史的回声 ②可以养护精神,充盈生命,追求真、善、美
③应该严格遵守场馆规定,保护文物安全 ④能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在2023年广州—波密少先队员手拉手研学交流夏令营活动上,粤藏两地33名小学生一起体验空中海洋之城,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感悟交流。如果为该活动拟定标题,最恰当的是( )
A.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3、近年来,我国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青少年应该( )
①学习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
②学会保护知识产权,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健全制度,建立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④加强执法,必须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下图漫画中司机的行为( )
①体现了其规则意识淡薄 ②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③违反交通法规,理应受罚 ④能够展现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3年9月1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联合发展示范区。两岸融合发展( )
①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③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④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落实”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话语,一个个行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也诠释了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基本内涵中的( )
A.社会稳定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17、犯罪嫌疑人刘某和龙某,合谋为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人员提供银行卡,进行“跑分”赚钱。经审查,两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二人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刘某和龙某的行为( )
①是犯罪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
②是违纪行为,要受到纪律处分
③是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和龙某二人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判处有期徒刑3年属于主刑 ②判处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下列精神与其产生的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征精神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雷锋精神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冬奥精神
19、经过长期努力,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A.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B.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C.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2023年7月,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开展了各项科技活动,活动( )
①有利于弘扬科学家精神②有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
③使学生都立志成为科学家④表明科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实施的暴力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虽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却因“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等原因,往往被从轻处理,甚至不予责罚。对未成年人的上述过错行为,是否应该严肃追责成为热议话题。
甲:未成年人需关爱,过错行为莫责怪。
乙:犯错担责理应该,自律他律助成才。
请辨析观点。
22、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很多同学由此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有同学认为:技能劳动者无特权,要多履行劳动义务、少谈劳动报酬。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3、 时下,起于防疫初衷的在线教育,不断刷新学习方式。对广大师生而言,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在线教育正以一种高效又略带粗糙的姿态闯入传统教育领域。这段时间,孩子们已经快被网课逼疯了。每天早起打卡、各科老师轮番上阵、写不完的家庭作业,还可能会被全家围观回答问题、点名批评……这是一个特珠的假期,对于是否应该认真上网课,绝大多数中学生积极自律的参与,但也有少部分中学生持有异议
甲:延长假期好主意,不听网课专打游戏。
乙:在线学习要珍惜,不辱使命应当努力。
24、2018年3月20日,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习近平继续担任国家主席并发表誓词。
(1)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简要谈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何重要意义?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明中学江平是班中的活跃同学,平时学习不是很认真,有时还会做个小动作.今天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同学们分析试卷.突然一声响,吓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跳.老师循声望去,发现江平的表情有异.于是,认定是江平故意捣乱,当堂严厉批评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挨批,江平觉得脸上挂不住,冲动的他和老师吵了起来.
材料二:老师就像园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满园芳华。在2018年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敬意与祝福,光明中学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
(1)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开展此次活动,主题是什么?
(2)请对江平同学的做法进行评析?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26、2022年8月13日下午3点,四川省彭州市局部强降雨,“网红打卡地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短短几十秒钟,沟内平缓的小溪就变成奔腾的洪水,裹挟着大量漂浮物倾泻而下。在河道里纳凉、戏水、打麻将的人瞬间惊慌失措,有的无助地观望,有的反身跑向上游,有的迅速逃离后又返回取物…
洪水瞬间把许多人卷倒吞噬。山洪来临前,安全巡逻员也曾架上喇叭多次劝离游客。
(1)请你结合上述山洪事件中人们的做法,为大家写三条保命秘笈。
(2)调查结束了,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给身边的人拟两条珍爱生命、呵护健康的生命提示。
27、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央号令,举国行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人民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经历抗“疫”,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认同!
材料二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病毒肆虐,全国上下英勇奋战,各行各业同心协力,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政者、医者、兵者、民者、志愿者……扛鼎逆行勇战矣!
(1)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务院高度重视。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认同”增强了我们的制度自信,请问还有哪三个自信?
(3)广大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信赖。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4)各行各业都在为国家做贡献,作为青少年你应该怎样做?
28、 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人啊!你真难做!我自己认为我是个聪明可爱的学生,可是英语真的不是我的‘莱’。上午第一节课英语老师在发试卷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懒惰,连几个单词都记不住,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上第二节语文课时语文老师却对我进行了表扬,因为我的作文被校报录用,还说我有文学天赋。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表明“我”在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我”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