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观察下图,图中的主人公(小学生)此时( )
①应该不顾一切,立即冲进去和小偷搏斗
②遭遇危险情境,要冷静、沉着、机智
③应该选择最佳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④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学生是老师笃定恒心、倾注一生心血所锤炼的“作品”,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老师交往,我们应该( )
①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
②坚信老师是真理的化身,维护老师的绝对权威
③尊重、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④关心和帮助老师,增进师生情感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七年级学生小敏最近很烦恼,因为她发现她妈妈总偷看她手机里的微信聊天。下列给她的建议中不妥当的是( )
A.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B.主动告知父母,他们的做法伤害了自己的情感
C.严正要求父母道歉,否则决不理会他们
D.主动向父母汇报与同学交往的情况,让他们放心
4、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的相关知识时,同学们进行了探讨。请你根据他们的表述选出对应的违法行为( )
它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都属于这种违法行为。 |
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5、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樊振东和王楚钦在乒乓球男单决赛上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巅峰对决。男单赛场上,他们全力以赴;男双赛场上,他们配合默契,又是很好的队友、朋友。可见,在对待竞争和友谊的关系上,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竞争就没有友谊
B.友谊并不排斥竞争
C.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D.竞争会激励我们共同进步
6、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爱好,虽然工作日理万机,但是他仍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读书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他独特的气质。他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下列对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②只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梦想
③学习是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能力
④学习点亮人生,为幸福生活奠基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7、2022年,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圆满保障完成了中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一站式”发射,首次近岸海上发射和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实现了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的历史性突破。东方航天港以发射带动制造应用,正崛起一座航天产业新城。如果给这则新闻拟一则标题,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A.人才是第一资源
B.教育是强国之基
C.创新是第一动力
D.企业是创新生力军
8、2023年8月,在某工地,一男子潜入仓库偷窃电线,另一男子则在外面接应,恰巧被在附近小区装修的一位工人发现。面对此情此景,这位工人并未大声喝止,而是用手机全程拍下二人的作案过程并报了警。民警根据视频很快锁定嫌疑人身份将二人抓获。这位工人的做法,启示我们( )
①要严格执法,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②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③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见义勇为,也要保护自身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一名旅客在动车上抽烟触发烟雾报警,致使列车降速。南京铁路警方对该乘客处以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据此判断,该名旅客是( )
A.违反行政法律
B.违反民事法律
C.违反刑事法律
D.受到刑罚处罚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观
D.党的基本路线
11、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 )
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
D.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12、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要( )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②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③尊重老师的“不同”④接纳表扬自己的老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两则新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新闻一 | 2023年2月,内蒙古包头一名少年在夜色中奔跑为消防车引路。在少年的指引下,消防员很快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完成火灾扑救。 |
新闻二 | 2023年3月,在甘肃兰州,陈某跳入黄河勇救落水者。上岸后,一位兰州好心人将他送到宾馆取暖并支付了房费。 |
A.树立梦想,不懈奋斗
B.换位思考,结交朋友
C.增强韧性,发掘力量
D.关爱他人,敬畏生命
14、小闽一天的角色变化:在学校上课他是学生,去文具店买笔他是颁客,回到家里他是父母的孩子。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相同的身份
③社会关系只能由地缘关系来确定
④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我已经长大了!可是他们还拿我当小孩子看。”步入初中,越来越多的同学有了这样的体会,有人拒绝和父母交流,有人与父母争吵不休。下列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①因年龄学识的差异,我们与父母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不能勉强父母接受我们的意见
②如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不必理会父母的意见
③尽量避免对父母使用过激的语言,把握语言行为底线
④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可以教他们认识新事物,实现文化反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这表明( )
A.改革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C.改革是引领发展的决定因素
D.改革开放可以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17、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与自己对话最好的方式,书山有路,诗和远方一定不远,让我们一起去读书吧!读书( )
①能为幸福生活奠基 ②就能正确认识自己
③能让生命充盈起来 ④能提升自我素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下列做法能直接体现当前国际竞争实质的是( )
A.日本不顾国际社会质疑与反对强排核污水
B.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C.中国实行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D.中国、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达成了进行跨境反恐的共识
19、经过百年奋斗,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中国人的自信主要表现在( )
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世界有作为④对发展有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____的统一。( )
①爱国②爱党③爱人民④爱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 小明学习特别刻苦,可是每回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由此,他总是垂头丧气地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太辛苦,想要放弃。
结合材料,就小明的想法进行辨析。
22、背景材料: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提出‘‘无形的手”的著名理论:经 济运行中,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自动调节,即 使每个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结果也会促进社会 的整体利益。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又提出“有形 的手”的理论,主张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
九年级的小明了解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的理论后,认为:因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应该确立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 位。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23、某校七(9)班级出现了一个“小帮派”,他们五六个人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与班干部对着干,甚至逼小同学给他们零花钱。
请辨析他们的行为。
24、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3)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什么?
25、 2018年6月,某省全面实行“民生项目代表表决制”。政府在广泛听取、吸收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候选项目,经人大代表投票决定,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民主建设的一次大步迈进。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来接孩子的家长和车辆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材料二 有关专家认为,让人们做到严守规则,不仅需要自我约束,还需要强化外在约束,要倡导形成“遵守规则光荣,不守规则可耻”的社会氛围,加强规则常识的宣传,让不守规则者受到必要的处罚。
(1)结合材料一,说说社会秩序的意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7、寒假里,你走在大街小巷,或是同亲朋好友、家中长辈聊天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或谈到社会的变化呢?你看到或听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过什么变化?你能列举一下吗?并请试着说一说是什么原因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这些变化?(试分析出两条原因)(16分)
28、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六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中包含了“批判质疑”的素养,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其意义和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