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
B.汽车司机
C.铁路工人
D.煤炭工人
2、下图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可知,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 )
A.推动亚欧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B.提高了印度国际市场的地位
C.加快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D.导致中国出现大量白银外流
3、下列的描述最符合以下哪座城市(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江南制造总局所在地
④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4、某地出土一些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图案,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字属于甲骨文,这些文物最有可能属于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5、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而“自强”,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汉阳铁厂
D. 安庆内军械所
6、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主办权。材料充分说明我国( )
A.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B.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C.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D.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7、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中写道: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否认中国对满蒙的主权,扩大日本在满蒙的权利。为此,日本首先( )
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入侵东北三省
C.策划华北“自治”
D.占领平津地区
8、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五卅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9、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是为了纪念( )
A.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0、甲午大海战中,以身殉国,名垂青史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牺牲于( )
A.旅顺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战役 D.平壤战役
11、晚清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对此解释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败仗”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2019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马首铜像历经159年终于回到圆明园的怀抱。与马首铜像被盗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3、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
A. 阿拉伯人 B. 波斯人 C. 罗马人 D. 印度人
14、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优惠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
D.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5、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时间 | 1894年前 | 1900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比较,是需要掌握的历史学习能力。下列以“变革”为主题的历史事件比较,不正确的是( )
历史事件 | 方式 | 改革的目的 | 产生的影响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革命 |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 建立共和政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B.美国独立战争 | 推翻殖民统治 |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
C.法国大革命 | 挽救民族危亡 | 建立三权分立共和政体 | |
D.戊戌变法 | 改革 | 维护清朝统治 | 建立君主立宪国家,推动思想解放 |
A.A
B.B
C.C
D.D
17、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制定了:( )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18、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
A. 自强 B. 求富 C. 驱除鞑虏 D. 创立合众政府
19、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下列作品中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0、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21、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1)1950年,我国开赴朝鲜战场的军队是________。
(2)1950--1953年,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________》。
(3)1956年,我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________阶段。
2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___________、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23、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________,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形成了__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5、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________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6、1905年,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地点是在_______。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7、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它标志着________;我国得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29、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0、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
(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3) 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
3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口号?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32、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以“2”结尾的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842年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写出1872年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写出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1例。
(4)1922年召开的哪一会议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5)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奴役侵略,写出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一位。
(6)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汇演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怎样的方针?
(7)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3、近代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新文化运动期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当时宣传新思想的阵地是?
(2)洋务运动期间,开启了中国新式教育的是哪所学校?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发展为今天北京大学的是哪所新式学堂?科举制正式废除是在哪一年?
(3)辛亥革命后,当时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写出图片所反映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4)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行驶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总特征。
3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利用班会和自习时间进行了历史研学活动,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为主题,设置了一系列探究项目,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问题
任务一【看电影——学历史】
(1)上面两幅图片均为电影《建国大业》剧照,图一剧照再现了大批民主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诚恳邀请下参加新政协的场面,图二场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指出这两个“新”的内涵。
任务二【唱红歌——悟精神】
(2)指出图三、图四两首歌曲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任务三【读史料得启示】
(3)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这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任务四【唯奋斗——筑梦想】
(4)结合下面材料,以“奋斗实现梦想”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远保持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