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务业离岸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的服务环节,如产品研发、商务流程、软件开发、广告宣传等发包给国外的服务提供者来完成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不少美国企业将在中国和其他地区深耕多年的产业链转移至墨西哥,美墨制造业“近岸外包”现象逐渐兴起,这使类似中国这样的“离岸大国”的地位未来或面临挑战。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制造业实施服务业离岸外包,是为了( )
A.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B.帮扶落后地区经济
C.寻求全球最佳区位
D.缩减生产部分环节
【2】与“离岸大国”相比,美墨制造业“近岸外包”优势在于( )
A.基础设施完善
B.消费市场广阔
C.廉价劳动力多
D.沟通交流方便
【3】美墨制造业“近岸外包”的形成,可使墨西哥( )
A.促进经济发展
B.缓解用地紧张
C.能源消耗过大
D.社会治安紊乱
2、读“世界某区域图”,如果左图所示河流和湖泊均以雨水补给为主,且P地所在水文站测得流量的季节变化比Q地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R地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S城常年受西风控制
D.S城附近海域可能有寒流流经
【2】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等温线为七月份等温线②图中等温线为一月份等温线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③A地位于河谷西岸④B地位于河谷西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生代三叠纪(距今约2.45~2.08亿年前)时,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原在南半球的印度次大陆,一路向北“漂移”,最终与亚欧大陆拼合碰撞,衔接处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该过程被学界称为“特提斯单程列车”。下图为“联合古陆和‘特提斯单程列车’运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特提斯单程列车“发车”时( )
A.恐龙出现
B.海生藻类繁盛
C.蕨类繁荣
D.两栖动物出现
【2】特提斯单程列车“运行”的物质及能量来源于(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3】特提斯单程列车的“运行轨道”主要分布在现在的(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4、北冰洋海水盐度的变化与海冰覆盖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下图示意1978-2012年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冰洋海水平均盐度最低的年份可能是( )
A.1983年
B.1998年
C.2008年
D.2012年
【2】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减小,带来的影响是( )
A.北冰洋反射率升高
B.北冰洋海-气水分交换增多
C.北冰洋水温下降
D.北冰洋大气辐射减弱
5、土壤的冻结和融化过程受气温、积雪、地形、太阳辐射、地表覆盖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某地区冬春固态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某研究所对该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冻土层的研究发现,土壤冻结日数和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海拔土壤的平均冻结日数和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海拔大于1200米时,影响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与海拔相关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积雪厚度
C.年降水量
D.大气温度
【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减小
B.低海拔地区增大、高海拔地区减小
C.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增大
D.低海拔地区减小、高海拔地区增大
6、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也是人类的聚居地。2022年11月22日,太平洋西南部所罗门群岛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5km范围内平均海拔约2904m。下图示意地球的图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系中地球的特殊性表现为( )
A.拥有生命
B.日地距离适中
C.自西向东公转
D.光照条件稳定
【2】关于此次地震,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中区先感觉左右摇晃,再感觉上下颠簸
B.甲为横波,乙为纵波,甲波波速较快
C.地震震源位于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
D.本次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位于内核
7、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下图),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理由不正确的是( )
A.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B.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C.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
D.城镇体系完善
8、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东祁连山某区域海拔2800-4000米范围内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当地阳坡、阴坡土壤容重随海拔升高发生较大变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阳坡、阴坡土壤容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坡度
B.土壤厚度
C.土壤水分
D.成土母质
【2】据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祁连山阴坡2800m处,土壤水分条件最好
B.祁连山阴坡32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
C.祁连山阳坡4000m处,单位体积土壤干重最轻
D.图示区域随海拔升高植被覆盖率先升高后降低
9、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吸收的程度不同。据此完成问题。
下列下垫面中,对①辐射吸收率最低的是( )
A.冰川积雪
B.沙漠戈壁
C.湖泊河流
D.森林草地
10、读下列一组海峡示意图,关于图中各海峡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峡表层洋流自东向西流
B.②海峡是亚欧分界线
C.③海峡附近热带草原面积广
D.④海峡附近国家利用交通优势进口能源
11、人民网报道,2023年11月29日,太阳出现M9.8级太阳耀斑爆发,期间伴随着一次日冕抛射,12月1日晚,我国黑龙江漠河、大庆等地不少网友拍到震撼的极光画面。据预测,2024年前后是太阳活动的极大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23年12月1日到2日前后,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①信鸽迷失方向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③电离层受到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④太阳风暴加剧地面风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根据太阳活动周期推测,下列年份可能是太阳活动极大年的是( )
A.2020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40年
12、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高压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 )
A.夏威夷高压势力最强盛
B.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
【2】此时我国东部盛行( )
A.干冷的偏北风
B.干冷的偏南风
C.暖湿的偏北风
D.暖湿的偏南风
13、金沙江自攀枝花三堆子转向南流后,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处又折向东流。研究人员对金沙江龙街乡附近的河流阶地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发现该段河谷中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该河流阶地形成于数万年前,其中,T3以灰岩为基座,T4—T1均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下图为龙街乡附近金沙江的河谷横断面及阶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阶地之上普遍覆盖的一层黄土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搬运堆积
B.枯枝落叶腐化
C.风力挟带堆积
D.岩石冻融风化
【2】该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构造运动②人类活动③气候变化④岩浆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阶地T1—T3基座为湖泊沉积物,最可能是因为该处曾经经历过( )
A.河流被袭夺,流向改道
B.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
C.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
D.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
14、下图为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甲、乙两城市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城镇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
D.乙城市所在国,代表发展中国家
15、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互相转化,协同发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复杂的黄土地质灾害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黄土地质灾害演化的先后顺序一般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的内在原因是( )
A.地形坡度较大
B.季风气候明显
C.地表植被稀少
D.黄土直立性强
17、2023年3月中旬以来,我国北方多地沙尘天气“刷屏”,让人感觉沙尘“持续在线”3月15日至16日,近十年来影响我国北方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来袭,多地出现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影响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千米。此次沙尘的主要来源是蒙古国沙漠和戈璧。下图为2023年3月15日20时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今年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多次“刷屏”、“持续在线”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低层大气稳定 ②距离沙源地近 ③春季气温回暖较早 ④蒙古草原火灾频发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推测与往年同期相比,2月至3月中旬蒙古的天气( )
A.气温较高,降水偏少
B.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C.气温较低,降水偏少
D.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3】3月15~16日沙尘影响甲地,期间甲地经历的天气变化是( )
A.阴雨绵绵
B.气温升高
C.气压升高
D.温差变大
18、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
B.
C.
D.
19、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图示意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坡发育,主要由于( )
A.流水搬运和流水堆积
B.风力侵蚀和风力搬运
C.风力侵蚀和重力坍塌
D.流水侵蚀和重力坍塌
【2】随着塬坡的发育( )
A.塬面扩大
B.沟沿线收缩
C.沟谷变长
D.流域面积缩小
20、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
①“春洼”—大风 ②“夏岗”—洪水
③“冬阳”—低温 ④“秋平”—大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新疆罗布泊东北部,是一片盐碱地土台群。该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第二名。白龙堆的土台以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颜色呈灰白色,有阳光时还会反射点点银光,似鳞甲般,被古人将这片广衰的雅丹群称为“白龙”。图示意白龙堆雅丹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龙堆雅丹地貌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
A.位于地势低注处
B.分布深厚岩层和沉积物
C.全年降水量少
D.地壳长期处于平静期
【2】白龙堆成为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
A.季节性洪水冲刷严重
B.降水少,物理风化强
C.暂时性水流流量较大
D.风速大,大风日数多
22、“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左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城市洪涝灾害多发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海绵城市地面材料的特点是( )
A.多孔隙、易渗水
B.质地软、不耐磨
C.密闭好、不透水
D.易获得、成本低
【3】建设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使得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
D.利于城、郊间的温差减小
23、2023年暑假期间,某旅行社推出环新疆旅行线路,引起新疆旅游热。下图为新疆部分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景观塑造的能量来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图乙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降水、植被
B.光照、岩石
C.岩石、气候
D.生物、土壤
24、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通透性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地区的肥沃黑土相比,此地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是( )
A.落叶阔叶林,枯枝落叶多
B.气温高造成有机质分解慢
C.树木常绿,全年不落叶
D.降水多造成淋溶作用强烈
【2】为了改良此次的土壤可以采用的措施有( )
①增施有机化肥②秸秆还田③向土壤中掺沙④增施熟石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我国老龄人口将快速增长,到2010年,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7亿,约占总人口的12.5%。读我国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11个省市(其中上海居首)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11个省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是____。
(2)图上11个省市(除直辖市外)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
(3)A和B分别为老龄化水平全国最高和最低的省级行政区,下图两点分别表示A市和B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请将字母A和B标注在下图中相应的点旁。
(4)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现已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26、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 条件。
(2) ⑦自然带名称是 ,气候类型是 。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 ,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 气候,在大陆东岸是 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和 。
(4)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在这个过程中,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 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在 半球 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27、读下图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看到的a地貌A坡为____(迎风坡/背风坡),从坡脚到坡顶地表颗粒物粒径逐渐变____(粗/细)。
(2)丁河段中E岸是____岸,流水速度较____(快/慢)。
(3)丙处形成的c地貌类型是____,与乙处相比,丙处地表堆积的颗粒物粒径较____(粗/细);乙、丙两处地貌形成的过程相似,都是____作用形成,其共同的地貌景观特征是____。
(4)秦岭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其南坡是____(阳坡/阴坡),北坡山麓的自然植被是____林。
28、选填题:
①地球几乎全被海洋覆盖②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③地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泛大陆④地表逐渐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⑤出现鱼类,后期鱼类演化为两栖类⑥海生藻类繁盛
⑦蕨类植物发展⑧被子植物发展
⑨裸子植物发展⑩爬行动物盛行
⑪哺乳动物大发展
| 三叶虫化石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 恐龙化石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
海陆轮廓特点 | ____ | ____ |
生物演化特点 | ____ | ____ |
29、影响人口的地域文化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E、F表示风带,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
(3)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气候,此气候 类型特点为终年_______________。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_气候,
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_______________气候。
31、读下面的“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图”
我国人口还存在的问题____。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现象已有显著改善。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
32、主要影响
(1)对________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2)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对双方的________均造成影响。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一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二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___________部。
(2)图中甲地的降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风(填风向)带来的__________洋水汽。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3)属于防备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_________(多项选择)。
A.修筑拦水坝B.建设排流、导流设施
C.构筑护坡工程D.发展种植业,保持水土
34、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本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请分析其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3)该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区之一,简述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5、【课题探究性试题】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这些诗篇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理解地理规律、激发学习地理知识兴趣、提高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意义。
课题名称:中国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课题材料一:“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事更悠悠。”(唐)胡玢《庐山桑落洲》
课题材料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课题材料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
(1)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①诗文中“数家新住处”应为_________(填地貌名称),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②诗文中“古岸崩欲尽”是由_________作用形成,一般形成于河流的____________(凸/凹)岸。
(2)阅读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①诗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__________因素对气温影响,这种现象体现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__。②诗文中的“巴山夜雨”其实是巴山____________(山地/谷地)多夜雨,此地理现象体现了自然界常见的大气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从水循环主要环节理解,诗文“黄河之水天上来”应为____________环节;____________环节可使“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实现“西归”。
36、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名为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海蚀崖”)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填“流水沉积”或“冰川堆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则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夏季比冬季____(填“高”或“低”)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拿大奥肯那根山谷里的斑点湖区是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斑点湖是一个天然的盐碱湖,湖水富集多种矿物质,包括镁、钙、钠的硫酸盐。每年6月至9月,湖面形成诸多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小水坑,这些小水坑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白、绿、蓝等颜色,是难得一见的自然奇景。左图示意斑点湖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斑点湖的景观。
(1)从地形角度,分析斑点湖周边地区气温高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简述斑点湖盐度高的原因。
(3)每年6~9月,斑点湖的小水坑呈现出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奇特景观。分析其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