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澳发展实现新飞跃 | |
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营商环境世界一流,包括普通法在内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发展,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第一位,长期位居世界竞争力排名前列。 | 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会展、中医药、特色金融、文创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效初显,“小而富”“小而劲”“小而康”“小而美”成为魅力名片。 |
以上材料说明( )
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②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香港、澳门保持良好局面,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④“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 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②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
③加强法制宣传,强化道德的强制性
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意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决不放弃为乌克兰危机寻找和平解决方案的决心,同时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回到外交解决危机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致力于用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B.谋求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恐怖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D.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通过武力解决
4、▲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目前陕西省已创建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5个、省级试点城市1个,试点城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小秦在新闻播报中和同学们分享了以上内容,最适合做这一新闻标题的是( )
A.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B.民生温度,情暖民心
C.民族复兴,美梦已圆
D.健康中国,提挡加速
5、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以下是初三李想同学对民主与法治相关时政新闻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庆法院探索推出车载便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等司法服务——有利于促进法治宣传,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
B.重庆市因强降雨积水严重,交巡警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救援被困车辆——交巡警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民服务
C.近日,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校外培训立规定则——此举促进法治国家建设,彰显出我国建立起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D.重庆市政协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该平台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6、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这启示我们要( )
A.对文化有认同
B.坚定制度自信
C.凝聚中国力量
D.坚持中国道路
7、下图漫画《权力清单》,政府公开权力清单,有利于( )
①推进依法行政
②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③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体现政府的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下面两幅图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A.民主、法治
B.爱国、公正
C.文明、和谐
D.友善、敬业
9、无线支付、空无一人的全球最大自动化智能码头、自动驾驶汽车、无人超市等新事物;共享经济、“红色物业”“精准扶贫”等新机制不断涌现……对此,你的认识是(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③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④创新离不开实践,要重视实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最近,AI(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I翻唱是否侵权?AI翻唱的作品有著作权吗?等等。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
A.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B.强调严格执法,制裁侵权行为
C.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
D.践行公序良俗,做到公正司法
11、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老板拖欠小张的工薪拒绝支付 | 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
② | 小林发现政府某局长收受贿赂行为及时举报 |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
③ | 小吉和台湾友人深入交流妈祖文化和关公文化 |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
④ | 餐馆老板不给顾客开发票改送饮料 | 逃避依法纳税的义务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当前,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厉行法治,需要( )
①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21日开课。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太空授课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国家的技术实力。“天宫课堂”开讲( )
A.能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B.有利于传播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C.目的是使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D.表明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全面走在世界前列
14、2022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噪音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护航人们舌尖上的安全。这体现出( )
A.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B.良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C.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法治中国就能建成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形成,建设法治国家任重道远
15、随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之下实现历史性的握手言和,中东地区多国关系回暖。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全球安全协议,为动荡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正能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
C.战争与冲突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D.共建与共享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6、“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中方欢迎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文明倡议合作”……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致辞表达的这些主张,说明我国( )
①领导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 ③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 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始终遵循的方针是( )
A.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采用武力解决的方式
18、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了解“三北”工程建设情况。“三北”工程,是指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是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习近平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三北”工程建设( )
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②重视生态安全,贯彻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③弘扬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该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反间谍法完善了对间谍行为的定义、安全防范规定、反间谍调查处置措施等。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获表决通过( )
A.体现科学立法,有效促进了公正司法
B.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C.有利于以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D.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理念
20、漫画《我要举报》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是( )
A.民主决策
B.民主选举
C.民主监督
D.协商民主
21、有人认为: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登顶榜单之首靠的是自主创新,“中国制造”现在已遍及世界靠的是自主创新。所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全要靠自主创新。
请辩析观点。
2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革新,我国政府在公众平台上为人们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对此有两位学生有以下观点,请用所学知识进行辨析。
女生:网络谣言猛如虎,经常上网会惹祸
男生:微博问政意义大,建议监督全靠它
23、多年来,无数寒门学子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但欠贷不还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不还助学贷款的人中有不少曾是名校“学霸”。对此,上海信用研究会将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唤起社会对个人信用的重视,包括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信用知识。但有人认为学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开展信用教育为时过早。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12分)
24、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有52.2%提高到57.5%。数据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中国人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大飞机翱翔天际、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深海探测利器频现、量子通信技术全面领先……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令中国人自豪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着经济增长格局。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认真研读材料从个不同的角度描述自己的见解)
25、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我国应该怎样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26、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材料二:《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强调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向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建设法治国家为什么离不开党的领导?(至少两方面,4分)
(2)请你说说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3)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青少年应怎样树立法治信仰?(2分)
27、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宪法的了解,并不令人乐观。其中33.2℅的受访者从未读过宪法,51.1℅的受访者读过宪法但未读完,完整读完宪法的受访者仅占15.7℅.
材料二: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写到:“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2018年3月17日至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之后,分别举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
(1)材料一中的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对此,国家应该怎样做?
(2)材料二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哪些职权?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28、观察漫画《“流芳”不成反“遗臭”》
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4月6日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
依据法律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何影响?(4分)
(2)请你就解决漫画中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