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青海果洛州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口号是历史时期的精炼概括。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扶清灭洋 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 2、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

    A延安 B.大别山地区

    C.南京     D.沂蒙山地区

     

  • 3、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中日战争后

  • 4、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

    B.

    C.

    D.

  • 5、下图是小史同学学习中国历史上某次会议的笔记。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6、“(1931年9月18日)晚上十点,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事实上炸弹的损害微乎其微,并没有中断正常的铁路运营,但日本巡逻队声称爆炸过后中国士兵从野地里开火,所以别无选择,只得还击‘自卫’。”以上材料旨在说明(     

    A.日军的炸弹威力很小

    B.东北地区的铁路运营被日本人控制

    C.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九一八事变

    D.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7、下图所示民国著名刊物发表于( )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 8、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9、下图为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写给宋庆龄的一封信,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来之绝唱。此信邀请宋庆龄北上

    A.参加开国大典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讨论、确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成成员

    D.讨论、确定了新政权的国旗、国歌、国徽

  • 10、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的老一辈革命家是(  )

    A. 周恩来   B. 张春桥   C. 林彪   D. 刘少奇

  • 12、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下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爆发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②曾经定都天京

    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④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消息传来,同盟会会员阎锡山、温寿泉等人紧急会商,认为‘南方起义已经发动,我等应积极响应’。……10月29日,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起义军占领太原,山西军政府成立。军政府发表《山西讨满洲檄文》,以示推翻清朝、顺应共和的决心。”材料中太原起义是为了响应(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4、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 15、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完辛亥革命的知识后,发如表下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16、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 丁汝昌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林则徐

  • 17、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在发展本国工商业中,他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

    A.教育救国道路 B.实业救国道路 C.农业救国道路 D.曲线救国道路

  • 18、“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 五四运动

    D. 黄埔军校创办

  • 19、与下列言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②“探源之策,在于自强。”③“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④“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④①

  • 20、下图所反映的我国重要的外交成就是(   

    乔的笑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是_____出逃所乘飞机残骸。

  • 22、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23、兴中会:________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________”。

  •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会议。

    (1)会议召开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5、五四运动前期主要是学生罢课,后期主要是_______罢工,运动中心也由_______转移到上海。

  • 26、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严重,清政府派________督办边疆军务,赶走侵略者,1884年,清政府在此地区建立________

  • 27、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___;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窃取。

  • 28、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__________,震动全国。

  • 29、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     )。

  • 30、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 32、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转折性历史事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请谈谈你对此观点 的认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3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分反抗外来侵略、球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时间轴。

    材料二: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摘自《人民日报》

    问题:

    (1)材料一中记述了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哪些阶层(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并进行了反抗斗争?简述其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的?“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怎样的成果?

    (3)材料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政治主体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何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材料一中发生在“1949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功绩?

    (2)材料二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